滿江紅·丁卯夏
咄咄孫郎,曾幾日、稱雄江左。寧自料、一朝蹉跌,容身無所。收燼已貽三敗辱,乞援又卷重來土。五萬人、偷疲到棲霞,乘朝霧。
大河口,耀烽火。小河口,震鼙鼓。奈人心厭亂,天心悔禍。隔陣李陵先戰歿,沖鋒段業幾俘虜。支身歸、羞對舊同袍,難為伍。
咄咄孫郎,曾幾日、稱雄江左。寧自料、一朝蹉跌,容身無所。收燼已貽三敗辱,乞援又卷重來土。五萬人、偷疲到棲霞,乘朝霧。
大河口,耀烽火。小河口,震鼙鼓。奈人心厭亂,天心悔禍。隔陣李陵先戰歿,沖鋒段業幾俘虜。支身歸、羞對舊同袍,難為伍。
可嘆那孫郎,才過幾日,曾在江東稱雄。怎料到,一朝失敗,竟無處容身。收拾殘兵敗將已留下三次戰敗的恥辱,乞求援兵又卷土重來。五萬疲憊之師偷偷到了棲霞,趁著早晨的霧氣行動。大河口,烽火閃耀。小河口,戰鼓震天。無奈人心厭戰,上天也后悔降下災禍。像李陵一樣的將領還沒交戰就先戰死,像段業一樣沖鋒的人幾乎被俘。孤身歸來,羞于面對舊日戰友,難以與他們為伍。
咄咄:表示感嘆、惋惜。
孫郎:此處指代某一稱雄之人,具體所指需結合創作背景確定。
江左:江東。
蹉跌:失足跌倒,比喻失敗。
收燼:收拾殘兵敗將。
貽:留下。
乞援:請求援兵。
鼙鼓:戰鼓。
李陵:西漢將領,此處借指軍中將領。
段業:十六國時期北涼建立者,此處借指沖鋒之人。
“丁卯”為干支紀年,由于不清楚具體朝代,難以確切判斷創作時間。但從詞中內容可知,是描述一場戰爭失敗的情景,可能當時社會處于動蕩不安、戰亂頻繁的時期,作者目睹或聽聞了某一軍事將領的失敗經歷,有感而發創作此詞。
這首詞主旨是感慨戰爭失敗和英雄的落魄。其突出特點是運用典故和生動的場景描寫,增強了感染力。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為研究當時的戰爭狀況和人們的情感提供了素材。
故壇何肅肅,中野自無喧。
烈火見陳信,飏言聞永存。
房星隱曙色,朔風動寒原。
今日歌天馬,非關征大宛。
璧池忝門子,俄頃變炎涼。
綠竹深虛館,清流響洞房。
園林在建業,新友去咸陽。
中夜鼓鐘靜,初秋漏刻長。
浮云開太室,華蓋上明堂。
空此遠相望,勞歌還自傷。
門生故來往,知欲命浮觴。
忽奉朝青閣,回車入上陽。
落花滿春水,疏柳映新塘。
是日歸來暮,勞君奏雅章。
郊外亭皋遠,野中岐路分。
苑門臨渭水,山翠雜春云。
秦閣多遺典,吳臺訪闕文。
君王思校理,莫滯清江??。
泊舟伊川右,正見野人歸。
日暮春山綠,我心清且微。
巖聲風雨度,水氣云霞飛。
復有金門客,來參蘿薜衣。
青闕朝初退,白云遙在天。
非關取雷雨,故欲伴神仙。
泛滟鹓池曲,飄飖瑣闥前。
猶多遠山意,幸入侍臣篇。
一雁過連營,
繁霜覆古城。
胡笳在何處,
半夜起邊聲。
綠江深見底,高浪直翻空。慣是湖邊住,舟輕不畏風。
逐流牽荇葉,緣岸摘蘆苗。為惜鴛鴦鳥,輕輕動畫橈。
日暮長江里,相邀歸渡頭。落花如有意,來去逐船流。
隔江看樹色,沿月聽歌聲。不是長干住,那從此路行。
皇州月初曉,處處鼓鐘喧。
樹出蓬萊殿,城開閶闔門。
近臣朝瑣闥,詞客向文園。
獨有三川路,空傷游子魂。
河橋送客舟,河水正安流。
遠見輕橈動,遙憐故國游。
海禽逢早雁,江月值新秋。
一聽南津曲,分明散別愁。
蒼蒼竹林暮,吾亦知所投。
靜坐山齋月,清溪聞遠流。
西峰下微雨,向曉白云收。
遂解塵中組,終南春可游。
獨飲灞上亭,寒山青門外。長云驟落日,桑棗寂已晦。
古人驅馳者,宿此凡幾代。佐邑由東南,豈不知進退。
吾宗秉全璞,楚得璆琳最。茅山就一征,柏署起三載。
道契非物理,神交無留礙。知我滄溟心,脫略腐儒輩。
孟冬鑾輿出,陽谷群臣會。半夜馳道喧,五侯擁軒蓋。
是時燕齊客,獻術蓬瀛內。甚悅我皇心,得與王母對。
賤臣欲干謁,稽首期殞碎。哲弟感我情,問易窮否泰。
良馬足尚踠,寶刀光未淬。昨聞羽書飛,兵氣連朔塞。
諸將多失律,廟堂始追悔。安能召書生,愿得論要害。
戎夷非草木,侵逐使狼狽。雖有屠城功,亦有降虜輩。
兵糧如山積,恩澤如雨霈。羸卒不可興,磧地無足愛。
若用匹夫策,坐令軍圍潰。不費黃金資,寧求白璧賚。
明主憂既遠,邊事亦可大。荷寵務推誠,離言深慷慨。
霜搖直指草,燭引明光佩。公論日夕阻,朝廷蹉跎會。
孤城海門月,萬里流光帶。不應百尺松,空老鐘山靄。
桃花四面發,桃葉一枝開。
欲暮黃鸝囀,傷心玉鏡臺。
清箏向明月,半夜春風來。
西陵俠少年,送客短長亭。青槐夾兩道,白馬如流星。聞道羽書急,單于寇井陘。氣高輕赴難,誰顧燕山銘。
走馬遠相尋,西樓下夕陰。結交期一劍,留意贈千金。高閣歌聲遠,重門柳色深。夜闌須盡飲,莫負百年心。
江城建業樓,山盡滄海頭。副職守茲縣,東南棹孤舟。
長安故人宅,秣馬經前秋。便以風雪暮,還為縱飲留。
貂蟬七葉貴,鴻鵠萬里游。何必念鐘鼎,所在烹肥牛。
為君嘯一曲,且莫彈箜篌。徒見枯者艷,誰言直如鉤。
岑家雙瓊樹,騰光難為儔。誰言青門悲,俯期吳山幽。
日西石門嶠,月吐金陵洲。追隨探靈怪,豈不驕王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