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公定兄滴翠亭
數岫翠嵐濃欲滴,
一軒靜境闃無塵。
暑風滿枕日高起,
誰識羲皇傲世人。
數岫翠嵐濃欲滴,
一軒靜境闃無塵。
暑風滿枕日高起,
誰識羲皇傲世人。
幾座山峰上翠綠的霧氣濃郁得仿佛要滴下來,一座軒亭處在安靜的環境中,寂靜得沒有一點塵埃。帶著暑氣的風吹滿枕頭,太陽高高升起才起身,誰能理解像羲皇時代那樣自在傲世的人呢。
岫:山峰。
翠嵐:山林中的霧氣。
軒:有窗的長廊或小屋。
闃:寂靜。
羲皇:指伏羲氏。古人想象伏羲時代的人生活閑適自在,這里指像羲皇時代人一樣的生活狀態。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推測可能是詩人在游覽或居住在清幽山林之地,看到公定兄的滴翠亭周邊景色,被這種寧靜閑適的氛圍所感染,從而創作此詩,表達自己對這種生活的向往。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寧靜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傲世情懷。其突出特點是景中含情,以清幽之景襯托閑適心境。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獨特的情感和審美。
春陰正愁絕,夜雨復淋漓。
楚客南冠日,湘累去國時。
千山花盡落,萬壑水東之。
脈脈燈前意,夫君知不知。
陰云不見日,何處有秋天。
今夕復何夕,青山滿檐前。
況是中秋夜,玩月不知眠。
杯盤同勝友,此事記年年。
物理情不齊,人生各有好。
所好儻不獲,亦各騁奇巧。
淺者不及門,深者入堂奧。
名利工欺人,市朝徒膠膠。
所得無幾何,舌焦唇亦燥。
其間狹劣者,不售輒復躁。
亦有操金珠,侯門致私禱。
葡萄得涼州,所求輒復効。
舐痔或嘗糞,車服夸新好。
吾唯戒妻奴,酒熟宜予告。
憶別老君洞,今逾二十年。
重來持漢節,又復冒蠻煙。
風物總仍舊,霜髯徒自憐。
不如歸去好,趣辦五湖船。
去意浮長汴,離懷詠曉燈。
明時非不遇,幽黜坐無能。
歲月驚雙鬢,林泉許曲肱。
從今藏羽翼,敢復覬飛騰。
虬須英武喧天淵,當時功臣畫凌煙。漢家驍騎才三萬,北攻稽落書燕然。勛名鼎鼎磨星斗,百年衰落歸黃泉。
人間萬事都如夢,不如掛冠神武尋山川。我昔曾登會稽頂,逍遙疑在羲皇前。下觀濤江卷飛雪,旁看秦望森摩天。
祖龍定是同鮑臭,鴟夷卻得攜妖妍。悠然會意不復出,倚鋤便欲耕春田。
君不見淵明歸去傳圖畫,伯時妙手垂千年。我藏東絹今拂拭,正欲寫此春江浩渺山連娟。
更要元龍湖海士,百尺樓中相對眠。玉京蓬島置勿問,人間今是地行仙。
岷江寥寥三峽遠,此心欲往知何緣。煩君斷取來方丈,徑入東坡疊嶂篇。
憶昔叨從班,入朝大明宮。
五更催上馬,夢里過萬松。
想見天竺山,九重吟清風。
頭垢不暇梳,爬搔常靡通。
今來幸閑放,櫛比肯匆匆。
清晨解絳辮,千梳復重重。
不羨列御寇,散發搖風鬉。
氣舒兩目明,頓與離朱同。
此樂豈易得,快意適相逢。
再拜復再拜,深恩荷天公。
群芳落盡只青青,獨有柑花照眼明。
已許江梅來結友,未容巖桂擅清名。
芬芬蘭麝三春底,濯濯冰霜一座傾。
更待秋風資爽氣,垂黃籬落伴金橙。
清香不復聞,雪英驚滿地。
尚余青青葉,濃陰猶可庇。
我欲營茅屋,示此惜花意。
茲謀未易言,俗士寡清致。
西嶺雌雄鳥,雙雙覽德輝。
陽臺遲雨散,滄海會塵飛。
夜月參差玉,春云窈窕衣。
君王宴阿母,卻寄碧桃歸。
子美學古胸,萬卷鬰含蓄。
遇事時一麾,百怪森動目。
淵明淡無事,空洞撫便腹。
物色入眼來,指點詩句足。
彼直發其藏,義但隨所矚。
二老詩中雄,同人不同曲。
風流李東山,磊落孔北海。
身逐煙云飛,名與日月在。
彼哉世上兒,平生抱慚悔。
雖云官爵高,當以羊豕待。
歲華物意兩俱遲,開到前村第幾枝。
抱影自憐春有信,沖寒長指雪為期。
音傳隴首人相憶,恨入樓頭角正悲。
最是一年難忘處,小橋流水夕陽時。
塞雁南飛度戍樓,一聲天地有余秋。
家連滄海難窮目,人在蠻荒欲盡頭。
莫效涓埃裨國計,況無毛發為身謀。
所須菽水能多少,蹤跡飄然不系舟。
吾生前輩后,不及識諸公。每讀諸公集,想見其音容。
圣俞仁廟時,歐公最相知。春風一杯酒,夜坐數章詩。
雍容長者風,忠厚君子辭。格律從正始,句法自爐錘。
袞袞鳴山泉,款款語親闈。試一涉其流,超然忘百憂。
后輩亦有作,豈曰不冥搜。雕琢傷正氣,磔裂無全牛。
堙鬰暗大理,矜夸墮輕浮。所以圣俞詩,把玩不能休。
死者如可作,吾其與之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