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九與堅大師登墳庵新閣因憶癸巳歲此日同在益昌道中行役之勞遂成一絕
茱萸笑把登高閣,
菊蕊才堪薦一觴。
卻憶當年關表路,
無花無酒更凄涼。
茱萸笑把登高閣,
菊蕊才堪薦一觴。
卻憶當年關表路,
無花無酒更凄涼。
笑著手持茱萸登上高高的樓閣,剛剛盛開的菊花只夠敬上一杯酒。卻回憶起當年在邊關之外的道路上,沒有鮮花也沒有美酒,那情景更加凄涼。
重九:即重陽節,農歷九月初九。
茱萸:一種植物,古人重陽節有佩戴茱萸的習俗。
菊蕊:菊花。
薦一觴:敬一杯酒。
關表:邊關之外。
推測詩人在重陽節與堅大師登上新閣,觸景生情,回憶起癸巳年重陽節在益昌道上奔波服役的經歷,從而創作此詩。當時社會可能存在一定的動蕩或詩人個人仕途不順等情況,導致有行役之苦。
這首詩主旨是借今昔對比,抒發對過去行役生活的感慨。其特點是對比鮮明,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真實的生活感受和情感變化。
夢里君王近,
宮中河漢高。
秋風能再熱,
團扇不辭勞。
楚國巫山秀,清猿日夜啼。
萬重春樹合,十二碧峰齊。
峽出朝云下,江來暮雨西。
陽臺歸路直,不畏向家迷。
夕殿別君王,宮深月似霜。
人幽在長信,螢出向昭陽。
露浥紅蘭濕,秋凋碧樹傷。
惟當合歡扇,從此篋中藏。
新歲芳梅樹,繁花四面同。
春風吹漸落,一夜幾枝空。
少婦今如此,長城恨不窮。
莫將遼海雪,來比后庭中。
朝日殘鶯伴妾啼,
開簾只見草萋萋。
庭前時有東風入,
楊柳千條盡向西。
星參差,明月二八燈五枝。
黃鶴瑤琴將別去,曉將近,黃姑織女銀河盡。
九華錦衾無復情,
南陌春風早,東鄰曙色斜。
一花開楚國,雙燕入盧家。
眠罷梳云髻,妝成上錦車。
誰知如昔日,更浣越溪紗。
新作蛾眉樣,誰將月里同。
有來凡幾日,相效滿城中。
佳人成古石,蘚駁覆花黃。
猶有春山杏,枝枝似薄妝。
旅夢何時盡,征途望每賒。
晚秋淮上水,新月楚人家。
猿嘯空山近,鴻飛極浦斜。
明朝南岸去,言折桂枝花。
神女藏難識,巫山秀莫群。
今宵為大雨,昨日作孤云。
散漫愁巴峽,徘徊戀楚君。
先王為立廟,春樹幾氛氳。
遺令奉君王,嚬蛾強一妝。
歲移陵樹色,恩在舞衣香。
玉座生秋氣,銅臺下夕陽。
淚痕沾井干,舞袖為誰長。
蛾眉曼臉傾城國,鳴環動佩新相識。
銀漢斜臨白玉堂,芙蓉行障掩燈光。
畫舸雙艚錦為纜,芙蓉花發蓮葉暗。
門前月色映橫塘,感郎中夜度瀟湘。
副相西征重,蒼生屬望晨。還同周薄伐,不取漢和親。
虜陣摧枯易,王師決勝頻。高旗臨鼓角,太白靜風塵。
赤狄爭歸化,青羌已請臣。遙傳閫外美,盛選幕中賓。
玉劍光初發,冰壺色自真。忠貞期報主,章服豈榮身。
邊草含風綠,征鴻過月新。胡笳長出塞,隴水半歸秦。
絕漠多來往,連年厭苦辛。路經西漢雪,家擲后園春。
誰念煙云里,深居汝潁濱。一叢黃菊地,九日白衣人。
松葉疏開嶺,桃花密映津。縑書若有寄,為訪許由鄰。
洛陽清夜白云歸,城里長河列宿稀。
秋后見飛千里雁,借問客書何所寄,用心不啻兩鄉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