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通判學士歸南國
旆擁帆開照德星,
天風高興國風清。
武夷仙仗知回也,
各下祥云到地迎。
旆擁帆開照德星,
天風高興國風清。
武夷仙仗知回也,
各下祥云到地迎。
旗幟簇擁,船帆開啟,照耀著德星,天風浩蕩,讓國風顯得清新。武夷山上的仙人儀仗知道要返回了,各自降下祥云到地面迎接。
旆(pèi):旗幟。
德星:古以景星、歲星等為德星,認為國有道有福或有賢人出現,則德星現,這里可能指被送的通判學士。
天風:天空的風。
國風:《詩經》的一部分,這里可理解為國家的風氣。
武夷仙仗:武夷山的仙人儀仗,可能寓意通判學士如仙人般。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可能是通判學士要回到南方家鄉,詩人為其送行而作,當時社會可能處于相對穩定、祥和的時期,詩人以詩表達對友人的祝福。
這首詩主旨是送別通判學士歸南國,以宏大、祥瑞的場景表達美好祝愿。其特點是意象豐富、意境優美,體現了較高的藝術水準,在送別詩中別具一格。
美食無使饜,饜則不能受。善人無使倦,倦則不能久。官小拜人喜,官高拜人恥。官職自外來,中心何若此。
沙柳陰濃岸草深,老犍回首認桃林。手提死雉驚烏啄,賴有田夫報苦心。芳草平原水滿陂,夕陽牛背影差池。青童黃犢相呼處,記取前朝賣劍時。
北斗闌干,猜是銀河,三更四更。記涼瓜食候,蘭期空誤,巧針穿處,弦月將生。里數山塘,賢留竹塢,若個才華展步成。無聊賴、學盧仝茶癖,風味偏清。畫樓十二春晴。算五處、閑扃懶未登。愛寶釵徐整,閑情脈脈,琴弦低撥,幽韻冷冷。扶下香車,織殘襄錦,六一爐縈碧篆輕。于中意,賦詞人秦柳,寫倚新聲。
秦聲未覺朱弦潤,楚夢先知菹葉涼。
公看魚躍與鳶飛,鶴脛雖長斷則悲。世事不容人苦較,秋風自有葉先知。青奴難免交新絕,素扇寧須手自持。宋玉賦篇終未達,不如老子笑成詩。
天涯為客負芳晨,五嶺南來幾度春。適越豈容章甫士,登臺空吊老夫臣。夢回黃屋無真帝,淚灑朱崖有棄民。君是故游吾故國,東風愁說海揚塵。廿載沈冥雞失晨,九州求友鳥鳴春。過江人物誰傖父,度嶺文章幾逐臣。縞颎纻逢吳季子,琴樽休負葛天民。韶光未老須行樂,明日飛花化陌塵。
中山湯沐仍遺廟,數頃湖光凈可娛。開國元勛隨逝水,行人徒說莫愁湖。
山靈設險合崢嶸,行客何須向此行。羸馬不前人雨汗,此身安得諱勞生。
朔飆凍摧百卉枯,有客危坐夜讀書。幢幢一編寒鐙影,混茫遙接淳古初。蠶僵猬縮蠖蜷曲,矮檐冰柱戛冷玉。抗聲金石歌黃農,春意盎盎煦破屋。足裂手皸不知寒,寸抱炯然千載看。誰歟夷齊誰蹠蹻,戰胸龍螭莽屈蟠。丈夫生當撐瘦骨,彌天事業輕于發。夜深鐙灺萬籟寂,狂喝倒回天邊月。
腐史微詞托渺冥,冤含碧血化燐青。當時太息庭中語,曾有何人側耳聽。
玉笛凄清隔院聞,楓林霜葉落紛紛。人間月色此時好,天上秋期今夜分。幾處遠山凝暮靄,一聲孤雁起寒云。相思迢遞天南北,坐對清光長憶君。
瑤章四句寄深思,月缺還知月滿時。百歲光陰人不老,爛柯山上一盤棋。
策馬頻催薄笨車,夕陽隱隱半天霞。依人我亦堂前燕,見小誰非井底蛙。牽惹馀情惟岸柳,勾留客子剩山花。知心獨有中宵夢,夜夜催予速到家。
紫袖蔫陳白發稀,逢人羞說宦情微。羊腸過盡依然險,馬角生來可不歸。谷口行廚薇蕨飯,江頭初服芰荷衣。東山司馬如相問,南北風塵有是非。飛章萬里叩天閽,乞得閑身是主恩。已荷圣朝寬毀骨,可煩詞客為招魂。行逢車馬心先折,語到漁樵道便尊。依約十年棲隱處,軟莎新竹護柴門。
徵書暫起陶園主,祖道榮歸仆寺卿。京洛風塵從此出,哲人心跡到頭清。鷗迎釣艇添新伴,客闖詩壇續舊盟。樂事剩于諼背取,傍花啼作小兒聲。早從京兆聞佳政,晚向留都近德鄰。杯酒未交心已醉,篇章難和諷能頻。腰間合有黃金帶,頭上終須細葛巾。文敏家聲渾未墜,百年林木盡含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