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東林蕭志三見贈用韻賦答
煙波回首人微茫,歸路何如歸興長。
兩地云山無主客,半年風日各炎涼。
方池舊聞花添影,圓牖重開月借光。
莫笑別來貧更甚,榆錢將?遍齋堂。
何事行藏偏落后,卻緣筋力不如前。
虛堂久別從生草,舊社重開又種蓮。
愛石譜將云里岫,引泉流出水中天。
老來識得榮公樂,只買青山不買田。
煙波回首人微茫,歸路何如歸興長。
兩地云山無主客,半年風日各炎涼。
方池舊聞花添影,圓牖重開月借光。
莫笑別來貧更甚,榆錢將?遍齋堂。
何事行藏偏落后,卻緣筋力不如前。
虛堂久別從生草,舊社重開又種蓮。
愛石譜將云里岫,引泉流出水中天。
老來識得榮公樂,只買青山不買田。
回首那煙波浩渺之處,人影已模糊難辨,回家的路途哪有歸家的興致悠長。兩地的云山不分主客,半年來不同地方的風光各有冷暖。曾聽聞方形池塘中鮮花增添了倒影,如今重新推開圓形窗戶,月光也來借光。莫要笑話我別后更加貧困,榆錢般的小錢快要鋪滿齋堂。為何我的行蹤總是落后,只因為體力不如從前。空蕩蕩的廳堂久未歸來已長滿荒草,舊日的詩社重新開啟又種上了蓮花。喜愛石頭,為云里的山峰編撰圖譜,引來泉水,仿佛流出了水中的天空。年老后才懂得榮啟期的快樂,只買青山而不買田地。
微茫:隱約模糊。
歸興:歸家的興致。
無主客:不分主客,指兩地的云山都一樣親切。
炎涼:指冷暖、寒暑,也喻人情世故。
方池:方形的池塘。
圓牖(yǒu):圓形的窗戶。
榆錢:榆樹的果實,因形狀像銅錢而得名。
行藏:指出處或行止。
筋力:體力。
虛堂:空蕩的廳堂。
舊社:舊日的詩社等團體。
榮公:指榮啟期,春秋時期隱士,以安貧樂道著稱。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從詩中可推測詩人可能經歷了一段漂泊或與友人分別的時光,回到東林后有感而發。當時或許社會環境較為平淡,詩人在生活中經歷了一些起伏,從而有了對人生和生活的思考。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生活的感悟和對寧靜自然生活的追求。其特點是情感真摯,借景抒情,將個人的感慨融入到自然景色和生活瑣事中。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未產生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獨特的心境和文學才華。
舊人夢已斷南柯,檢點尊前感喟多。如此重陽非往昔,除君東道更誰何。傷高幾見塵揚海,湔涕寧希帝賜河。叢菊未開酒無分,九華聊復借顏酡。園中老木帶寒煙,階下秋花尚斗妍。違世閒居人幾在,后時獨立菊差賢。逢辰致客輕千里,托興行吟曠一廛。好與墨巢添故事,編詩記取鼠兒年。
遙看山水有云處,便是人心無事鄉。
繞澗新添數百竿,故人書為報平安。似聞謖謖山風響,正想陰陰夏簟寒。老大不能窮蠹簡,歸來便擬掛塵冠。一杯且覓林間約,莫枉山王廢舊歡。
亂山排闥將愁入。愁心更比山重疊。燕子帶書來。紅箋花下開。書詞多婉折。暫解眉頭結。風送落花飛。可能還故枝。
鰲背樓臺拂白榆,此中槎客亦踟躕。牢山道士無仙骨,卻向人間作酒徒。
憶昨初傾蓋,同登巴岳樓。江淮重邂逅,幕府屢綢繆。夢絕秋城柝,人隨夜壑舟。潛山歸路杳,草木亦凄愁。
玉仙曾此駐云車,日薄窗紗映雪膚。七字天書人不辨,定知玄女手中符。
擾擾爭窠蜂世界,勞勞旋磨蟻生涯。憑誰更問山中事,玉樹無心幾度花。夜檻憑江萬象冥,崩雷忽遣睡龍驚。飆輪馳過久無影,才有潮回浪打聲。江天漠漠化空煙,半榻容身真自閒。咫尺不知帆在水,百年安得雨藏山。背負明霞葉葉舟,靴文萬頃夕風柔。閒看落日平生事,不待山僧更苦留。駴耳滔滔萬派東,百年驚浪壓孤蓬。何時棲息焦山去,臥看斜陽自打鐘。
太學何蕃譽,當時藹帝鄉。五聯棣華萼,三折桂枝香。司社騰聲望,題輿迓寵光。奇才今已矣,流慶在虹梁。
一鋤漫把。癡絕情難寫。花圃成墟花事謝。我欲薶憂地下。花魂飄泊堪哀。不如喚取歸來。重返枝頭無術,也應留點蒼菭。
十八羽林郎,戎衣侍漢王。臂鷹金殿側,挾彈玉輿傍。馳道春風起,陪游出建章。
孕玉懷金不待媒,蓊然佳氣罩崔嵬。天教秀拔諸峰上,未信狂飆解折摧。
文筆堂堂一世豪,養親滿意屈閒僚。秋來瘦菊燈前影,深巷誰過慰寂寥。壽酒年年泛菊花,依依嘉會憶君家。眼中舊夢都相似,只少劉郎手畫叉。叔氏醰醰醉濁醪,仲兄落落愛題糕。遙知眉白思予季,一握秦云雁字高。佳節從來憶兄弟,中年恨事更相參。何生重倚斜街月,酒后論詩說木庵。
月在碧虛中住。人向亂荷中去。花氣雜風涼。滿船香。云被歌聲搖動。酒被詩情掇送。醉里臥花心。擁紅衾。
奮髯欲何為,戢翼應有待。畫工妙丹青,物狀從變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