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塘三首次子輝韻 其二
秋水清明鏡不如,
含羞照影獨紅蕖。
莫因風冷嫌衣破,
容我傍邊看戲魚。
秋水清明鏡不如,
含羞照影獨紅蕖。
莫因風冷嫌衣破,
容我傍邊看戲魚。
秋天的湖水清澈明亮,連鏡子也比不上它。一朵紅荷獨自含羞映照在水中。不要因為冷風就嫌棄衣服破舊,讓我在旁邊觀賞戲游的魚兒。
清明:清澈明亮。
紅蕖(qú):紅荷。
傍邊:旁邊。
具體創作背景不詳,推測可能是詩人在秋日湖邊游玩,看到眼前的景象有感而發,寫下此詩與友人唱和。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豁達閑適的心境。其特點是借景抒情,以自然之景展現內心世界。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體現了傳統詩歌借景寄情的特色。
月中桂樹三千尺,吳剛斫之不能得。桂林樵者今如何,萬頃秋山白云白。樵者早年才力高,論詩自許詩中豪。前輩衣冠識文獻,中年詞賦含風騷。詞林藝圃渺無極,擷秀采奇隨所擇。袖中玉斧光芒寒,眼前不用生荊棘。舊來種桂高成林,團團十畝懸清陰。明月流輝夜如水,西風吹夢香浮襟。客來有酒林下酌,酒酣共說歸樵樂。江上漁翁尋舊約,一聲長嘯山花落。君不見南山捷徑芳草迷,東山別墅寒鴉飛。明朝若遇圍棋客,斧柯爛盡君無歸。
聞道田竇酒,變態不待醉。何如釋慧遠,杖錫凈土里。東林白蓮宗,結社匪多事。草廬十年書,不嗟肉生髀。山水涵清暉,慮淡名利止。嶺上憶古賢,一一若在此。俯首對彭蠡,白浪拍遠翠。敢有破浪心,臨風譜角征。北望五老峰,一登損幾屐。五老疏世緣,談笑顧八鄙。漢陽豈自尊,東向稟元氣。可望不可及,摩天隱古秘。幽幽一園西,嘉樹詫形詭。萬木大世界,攜筇不暇視。胡秦陳先生,遺范足敬畏。我今披霧來,無雞亦舞起。自古崇廬山,至今情不弛。我家在白門,我心在栗里。此時秋未深,春腳已山底。剩欲湖口去,力挽東逝水。我壽若滿百,已屆五之四。生涯如文章,喜得豹之尾。
山風蕭蕭晝寂歷,長松落落倚絕壁。紫煙乍留青巘中,瀑布迸落蒼厓石。山中之人形骨清,幅巾藜杖時獨行。溪回陡絕去無路,坐撫瑤琴摸劍聲。我亦平生慕真賞,十年誤落江湖上。故山蕭條久不歸,夜雨秋衾夢常往。人生適意無是非,云林久與幽人期。九節預裁青竹杖,明朝試拂薜蘿衣。
大行途上一穹廬,迎得王來暫駐輿。王去好教收拾起,明朝過客尚堪居。
襄毅元樞記昔年,后行梧竹上風煙。縣家赤子心應副,吾道滄洲業許傳。己屬典刑酬仕學,未煩枘鑿計方圓。纘戎好亦孫支事,先續循良第一篇。
叉指膝間,目視霄漢。意象軒舉,邈無畔岸。剛大之氣,塞于天淵。俯仰無怍,縱心浩然。
萬里鄉園地,音書望不來。桃花三月暮,客思轉悠哉。江動盧龍樹,春深鳳鳥臺。時時一舟楫,遙向夢中回。
綠水奔車底,青山帶客襟。此行千里外,相憶一何深。酒濯清愁目,波澄素月心。蔣山猶寓望,秋樹已蕭森。
六翮何飛揚,含苞翳深樹。朝來覓羽人,共跨青鸞去。
出門多炎埃,舉步不可觸。野人嗜蕭散,所志謝流俗。高齋寂無人,當午眠正熟。神游羲皇上,夢繞滄江曲。翳翳境初晴,勻勻息還續。忽覺聞馀聲,清風動林竹。
詩客秋來款竹扃,清談時得共高僧。云軒題畫朝揮筆,石幾看書夜對燈。香篆繞盤煙細細,粥魚敲木響登登。寺樓高處宜長望,水滿蟾溪綠似繩。
不材因得返園廬,窮巷猶存四壁余。生計十年思種樹,病身終歲強移書。山僧白社容相往,長者高車日與疏。疇昔虛蒙國士待,于今樗散更無如。
自嘆元非搏擊才,海南歸棹趁風回。一杯湯餅逢今日,獨有河神獻壽來。
與君俱失意,一別隔清秋。落日竹窗下,懷人天際頭。焚香猶覺懶,操筆已含愁。欲采芙蓉去,寒江不自由。
昔歲有壯氣,恥事一室中。獨愿埽萬里,指麾走群雄。少壯意更衰,棄書學老農。羈旅無田園,飄如野間蓬。徘徊陳蔡間,呰窳見楚風。托足不期廣,所存一畝宮。秋草日蕪沒,荷鋤事兒童。嘆息念變化,古人頗固窮。中庭不踰畝,百草何荒蕪。綠葉間紫莖,薰蕕互相渝。所憐薄筋力,豈愛不埽除。賢者曾蒿萊,吾徒亦何如。公侵藩垣出,蔓也自難圖。下床值蛇蟒,依隱行郁紆。至使蚊蚋多,不堪匝肌膚。古人遺我言,芳蘭戒必鋤。努力蔑小惠,作詩感躊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