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規·余力學文
不力行,但學文,長浮華,成何人。
但力行,不學文,任己見,昧理真。
讀書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
方讀此,勿慕彼,此未終,彼勿起。
寬為限,緊用功,工夫到,滯塞通。
心有疑,隨劄記,就人問,求確義。
房室清,墻壁凈,幾案潔,筆硯正。
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
列典籍,有定處,讀看畢,還原處。
雖有急,卷束齊,有缺壞,就補之。
非圣書,屏勿視,蔽聰明,壞心志。
勿自暴,勿自棄,圣與賢,可馴致。
不力行,但學文,長浮華,成何人。
但力行,不學文,任己見,昧理真。
讀書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
方讀此,勿慕彼,此未終,彼勿起。
寬為限,緊用功,工夫到,滯塞通。
心有疑,隨劄記,就人問,求確義。
房室清,墻壁凈,幾案潔,筆硯正。
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
列典籍,有定處,讀看畢,還原處。
雖有急,卷束齊,有缺壞,就補之。
非圣書,屏勿視,蔽聰明,壞心志。
勿自暴,勿自棄,圣與賢,可馴致。
如果只知道學習書本知識,卻不親身去實踐,就會養成華而不實的習性,最終成不了什么有用的人。如果只知道埋頭苦干,卻不學習書本知識,就會固執己見,不能明白真理。讀書的方法要注重三到,即心到、眼到、口到,三者確實都很重要。正在讀這本書時,不要心里又想讀那本書,這本書還沒讀完,就不要去讀另一本書。不妨把學習的期限安排得寬松一些,但在學習時要抓緊時間用功,只要功夫到了,不懂的地方自然就通達了。心里有疑問,應隨時用筆記下來,向別人請教,以求得準確的意義。房間要保持清潔,墻壁要保持干凈,書桌要保持整潔,筆墨紙硯等文具要擺放端正。如果把墨磨偏了,說明心不端正;如果字寫得潦草不工整,說明心思已經散漫了。書籍要分類擺放,放在固定的地方,讀完后要放回原處。即使有急事,也要把書本整理整齊;如果書本有缺損,要及時修補好。不是圣賢的著作,應該摒棄不看,因為它會蒙蔽人的智慧,敗壞人心志。不要自甘墮落,也不要自我放棄,圣賢的境界,是可以通過循序漸進的努力達到的。
力行:努力實踐。
長:助長。
浮華:華而不實。
任己見:固執自己的見解。
昧理真:不明白真理。
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信:確實。
慕:羨慕,這里指分心。
滯塞:不通暢,指不懂的地方。
劄記:即札記,隨時記錄。
確義:確切的意義。
幾案:書桌。
正:端正。
端:端正。
敬:恭敬,這里指工整。
病:毛病,問題。
列:陳列,擺放。
定處:固定的地方。
屏:摒棄。
蔽:蒙蔽。
自暴:自己糟蹋自己。
自棄:自己放棄自己。
馴致:逐漸達到。
《弟子規》是清朝李毓秀所作的蒙學經典。當時社會重視兒童啟蒙教育,希望通過系統規范教導,培養孩子良好品德和行為習慣。“余力學文”部分強調學習與實踐結合,在知識學習和品德修養上給予指導。
主旨是教導人們知行合一,在學習知識和道德修養上全面發展。它以規范的語言和具體的要求,為人們提供行為準則。在蒙學史上地位重要,對后世兒童教育影響深遠。
會稽文獻邦,人杰乃地靈。土俗無澆漓,山水有馀清。先民樂遁藏,于焉解其纓。棲遲族寓間,百世流芳馨。名郎邁時流,髫齔若老成。卜鄰西莊上,跡晦心則寧。黍稷被東阡,桑麻藹前榮。詩酒足自娛,勢利鴻毛輕。弱冠嗜經術,詩禮聞過庭。詞華發天藻,俊造蜚英聲。薦鶚萬里秋,曝鰓千丈泠。漆雕不我欺,閭丘徒自盈。虞庠重琢磨,益友歡送迎。翻思凊溫日,不覺喜懼并。明發乞歸省,愧我非陽城。翩翩孤征鴻,搖搖雙旆旌。路若過山陰,為我觀蘭亭。剡溪雖懷賢,興盡宜宵征。升堂問起居,拜舞還自驚。去時尚朱顏,今朝鬢星星。咄唶山澤癯,亦能奮翹英。況爾瑚璉器,豈不圖騫騰。鼎茵有其期,菽水何足矜。男兒志四方,莫作兒女情。
余生愛林壑,夢想云水間。倏然外塵囂,俗類每相關。一行墮世網,著腳多阻艱。回望故山云,逋客幾汗顏。逖矣古肥城,岱麓空翠環。有山名郁蔥,秀色青云端。中藏古招提,檐戶擅林巒。我來脫塵鞅,幽境窮躋攀。層岡列屏嶂,曲徑穿荊菅。壞橋擁流水,激石聲潺潺。山門勝雄視,殿宇凌高寒。旅檀矗青瑤,文風馀朱顏。斗栱鏤珍木,金碧紛斕斑。老柏數十圍,枝柯駁蒼頑。石泉湛清泠,古洞秘神筌。境與心跡清,恍若遺人寰。同游二三子,欲去還為言。迫春初暖日,未足稱奇觀。首夏山櫻熟,紅珠瑩堪餐。佳樹影清密,好鳥聲綿蠻。松露墜青滴,巖云擁髻鬟。煙蘿罩虬枝,靈草封法壇。晴嵐新云馀,飛湍瀉埼灣。聞之灑然笑,襟懷豁幽閒。更愛讀書堂,當年萃衣冠。中有擢桂仙,聲名藹朝班。健氣壯精舍,盛事留茲山。便欲謝簪紱,眠云弄潺湲。午風鳴素琴,春醪灑清歡。題詩約山靈,莫云迂夫孱。
杏花煙,梨花月,誰與暈開春色。坊巷曉愔愔,東風斷、舊火銷處近寒食。少年蹤跡。愁暗隔、水南山北。還是寶絡雕鞍,被鶯聲、喚來香陌。記飛蓋西園,寒猶凝結。驚醉耳、誰家夜笛。燈前重簾不掛,殢華裾、粉淚曾拭。如今故里信息。賴海燕、年時相識。奈芳草、正鎖江南,夢春衫怨碧。
南園滿地堆輕絮,愁聞一霎清明雨。雨后卻斜陽,杏花零落香。無言勻睡臉,枕上屏山掩。時節欲黃昏,無憀獨倚門。
沙彌嗜乳,作乳中蟲。三篾高道,一缽孤風。
雨滴樓頭,燈昏街尾,斷魂何處。汽笛依稀,胡笳隱約,雜幾聲蛩語。椰煙凝碧,隨風澹蕩,漸覺夜涼如許。何須待,云窗水閣,銷得一襟殘暑。狂歌痛飲,豪情未減,猶是少年張緒。燭短香殘,曲終人散,倚枕尋舊句。層層曲檻,珠簾不卷,好把夢魂留住。任窗外沙鷗淺渚,自來自去。
萬瑯玕里一枝春,向客無言又似顰。彷佛武陵溪上路,放舟何處覓秦人。
歲暮寒氣冽,今晨頗和緩。登高眺原陸,陟覺生意滿。日色照地黃,墻影看漸短。草抽識土膏,魚出知泉暖。吾生亦天物,安得不樂衎。且復擷其蔬,獨酌慰衰晚。
孤月高高照朔荒,戍樓吹笛滿天霜。三秋楊柳飄零盡,此夜征夫總斷腸。
前村瀟灑。雪徑人回駕。一檻誰移春造化。郁郁香浮月下。青綾半護冰姿。宛然臨水開時。說與綠毛幺鳳,不妨倒掛虬枝。
容顏若飛電,時景如飄風。草綠霜已白,日西月復東。華鬢不耐秋,颯然成衰蓬。古來賢圣人,一一誰成功。君子變猿鶴,小人為沙蟲。不及廣成子,乘云駕輕鴻。
簾外群山當畫屏,白云如水度中庭。松花落徑無人掃,失卻莓苔一半青。
漢水巴山樂有馀,一麾從此首歸途。北園草木憑君問,許我他年作主無?
治平時。暫垂簾,佑圣子、解危疑。坐安天下逾歲。厭避萬機。退處宸闈。殿開慶養,志入希夷。扶皓日,浴咸池。看神孫、撫御千載,重雍累熙。四方欽仰洪慈。陰德遠,仁功積,歡養罄九域,禮無違。事難期。乘霞去,乍睹升仙,誥下九圍。泣血漣如,更鸞車、動春晚、霧暗翠旗。路指嵩伊。薤歌鳳吹。悠揚逐風悲。珠殿悄,網塵垂。空坐濕,罔極吾皇孝思。鏤玉寫音徽。彤管煒,青編紀,寧更羨周雅,播聲詩。
無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