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酬
萬卷無書道用歸,
閑文公也未須知。
倚天長劍如重戰,
更有龍頭復是誰。
萬卷無書道用歸,
閑文公也未須知。
倚天長劍如重戰,
更有龍頭復是誰。
讀了萬卷書卻沒有可用之道而歸隱,閑居的您或許也未必知曉。若如持著倚天的長劍再次投入戰斗,那領軍的人物又會是誰呢?
萬卷無書道用歸:讀了很多書卻沒有找到可以運用的道理而回歸。
閑文公:指閑適的人,這里可能是友人。
倚天長劍:形容寶劍很長,可倚天,象征著強大的力量或能力。
龍頭:指領軍人物、首領。
由于缺乏具體信息,推測詩人可能在經歷了一段學習或求知過程后,未達到預期效果,處于一種事業發展的瓶頸期。面對未來,有再次拼搏的想法,但又不確定形勢和領軍人物,故而創作此詩表達心境。
這首詩主旨在于抒發詩人在求知與事業上的困惑和進取之心。其特點是情感真摯,直抒胸臆。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力有限,但能反映當時文人在追求理想過程中的普遍心態。
亭際夭妍日日看,每朝顏色一般般。
滿枝猶待春風力,久長年少應難得,忍不叢邊到夜觀。
壽盡天年命不通,釣溪吟月便成翁。
雖云掛劍來墳上,南華至理須齊物,生死即應無異同。
行處避松兼礙石,即須門徑落斜開。
愛邀舊友看漁釣,睡時分得江淹夢,五色毫端弄逸才。
檇李轉聞風教好,重門夜不上重關。
腰懸墨綬三年外,升沈路別情猶在,不忘鄉中舊往還。
幾年調弄七條絲,元化分功十指知。
泉迸幽音離石底,
唯有此時心更靜,聲聲可作后人師。
郭里人家如掌上,
簷前樹木映窗欞。
煙霞若接天臺地,
彩衣才子多吟嘯,
公退時時見畫屏。
自古主司看薦士,明年應是不參差。
須憑吉夢為先兆,郤詵可要真消息,只向春前便得知。
何事忽來還忽去,孤云不定鶴情高。
真經與術添年壽,遍尋巖洞求仙者,即恐無人似爾曹。
指畫便分元化力,周回秀絕自清機。
孤云戀石尋常住,
明年秩滿難將去,何似先教畫取歸。
傍窺盛德與高節,緬想應無前后人。
講論參同深到骨,
朱紫侯門猶不見,可知岐路有風塵。
八月蕭條九月時,
沙蟬海燕各分飛。
杯盂未稱嘗生酒,
無過縱有家山思,
印綬留連爭得歸。
或雨或云常不定,地靈云雨自無時。
世人莫識神方字,此中唯有師知我,未得尋師即夢師。
甸外山川無越國,依稀只似劍門西。
鏡中疊浪搖星斗,此中曾是同游處,
迢遞尋君夢不迷。
紛紜宛轉更堪看,壓竹摧巢井徑漫。
風柳細條黏不得,
謝守來吟才更逸,郢詞先至彩毫端。
用心精至自無疑,千萬人中似汝稀。
上國才將五字去,
想見明年榜前事,當時分散著來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