黍珠庵
一庵深鎖鐵橋西,
庵里明珠似火齊。
若向仙靈論仙事,
鮑家丹女葛家妻。
一庵深鎖鐵橋西,
庵里明珠似火齊。
若向仙靈論仙事,
鮑家丹女葛家妻。
一座庵院深深鎖在鐵橋西邊,庵里的明珠就像火齊珠般珍貴。要是和仙人談論仙家之事,這里就如同鮑靚之女鮑姑、葛洪之妻鮑潛光的仙蹤之地。
鐵橋:可能是當地一座橋的名稱。
火齊:一種寶珠名,這里形容明珠珍貴。
鮑家丹女:指晉代鮑靚之女鮑姑,擅長艾灸之術。
葛家妻:指鮑潛光,她是葛洪之妻,與鮑姑一樣有道家仙緣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推測詩人在游覽鐵橋西邊的黍珠庵時,被庵內的神秘氛圍和傳說所吸引,聯想到道家仙人故事,從而創作此詩。當時社會可能道教文化較為盛行,人們對仙家之事充滿好奇和向往。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黍珠庵的神秘,突出其與仙家的關聯。特點是意象運用巧妙,用典自然。在文學上豐富了描寫庵院及仙家題材的詩詞內容。
白馬金珂上苑東,六街歌舞散香風。豪游已作三年夢,愁對春燈此夜紅。
斂得粗心細若絲,晴窗砥墨麝香吹。近來愛仿簪花格,親錄金荃集內詞。合勢分鋒要適宜,眠時畫腹尚沉思。只愁禿筆埋成冢,終遜閨中衛茂猗。花映紗窗白日遲,紙光玉版硯紅絲。墨豬筆虎關名譽,珍重濡毫欲寫時。信筆涂鴉識者嗤,何須伏案苦無師。籠鵝去換羲之帖,駐馬來觀索靖碑。書苑千秋筆數枝,真行草隸各爭奇。成名恐落鐘王后,遠仿周秦以上碑。姜芽斂手人非拙,珠玉揮毫我太癡。便恐求書穿戶限,何須遠過永禪師。
一喪移天三十春,心驚家難止清貧。囊中自幸無珠玉,膝下真憐有鳳麟。長憶萱庭稱壽斝,重看楓陛予恩綸。白頭已遂同歸愿,十里湖山隴樹新。
爆竹聲中一歲捐,干戈流恨入新年;自關門戶逃賓刺,偷整衣冠拜祖先。故里沐猿堪一笑,空山拾橡又三遷。焚香且把蒼生祝,早掃妖氛慰倒懸。
峨峨冰港僅通舟,策策霜風透重裘。良為予來真好事,小留君住得銷憂。可無譚笑傳觴處,剩有煙云灑筆頭。保社相娛倚公等,暮年干祿判悠悠。交游過眼亦班班,四子聲猷豈易攀。百里來羞長翁贐,片言仍解相公顏。事乖雅意疇忘嘆,我已南驅子北還。繼此開樽講德處,定知矯首向云山。
桓桓司馬,勛猷允赫。爰晉兵貳,是庸是錫。于顯太史,載揚先烈。申命用嘉,永光大業。
我來我有期,我期天不知。寄語東郭子,可悟天人機。
輕帆不覺下金焦,迤邐孤停斷港橈。江月斜傾蕭女廟,海潮平入許渾橋。吳東舟楫雙魚便,冀北音書獨雁遙。無限鄉心望鐘阜,白云千片隔山椒。
郭君圍塹,董將不許。幾令狐貍,化為豺虎。賴我郭君,不畏強御。轉機之間,敵為窮虜。猗猗惠君,實完疆土。
慈亦窮民耳。廿年琮、孤兒寡母,艱難生計。舊產池陽都割盡,乞食凄涼京邸。更慟絕、橫流鄉里。宗族千人家八口,盡蒼黃、乞命干戈里。天地酷、有如此。與君已丑生同歲。數衣冠、崔廬中表,舊家門第。等是飄零傷亂客,說甚成名難易。只腸斷、今朝分袂。泥首馬前無別語,但思親、淚血煩歸寄。生死托,君行矣。
桐川古桃州,地僻官事少。簡靜宜有馀,苛刻則煩擾。公來省其俗,好尚已默了。碧凝燕寢香,青鞠圜扉草。麥壟雨初勻,棠陰風自掃。回觀漢循良,未足語治道。豈惟術數多,更覺規模小。公將宰天下,一郡乃戲嬲。便當作吏師,詎止為民表。邦人何所祈,區區頌難老。
兒亡今一月,魂夢未曾離。淚落人爭問,神傷自不知。才因妻子減,情以死生移。蕭颯秋將至,蘭摧剩一枝。平生無一善,天意自如斯。老亦因哀樂,貧多損孝慈。鴟鸮頻取子,風雨未安枝。辛苦惟生計,無成值此時。
此生書劍學無成,癖愛林泉夢亦清。甘苦已知浮世味,親疏盡見舊交情。五湖風月隨閑客,十載冰霜對短檠。歸得又思滄海去,是誰堪結歲寒盟。
如此高才屬妙齡,天教嶺海救生靈。先聲久矣搖山岳,藻鑒空然別渭涇。若水清風留郡志,李膺真節著朝廷。匆匆不盡平生意,一去孤舟杳八溟。
居世不諧為太常妻。一歲三百六十日。三百五十九日齊。一日不齊醉如泥。既作事。復低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