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戀花 其一 秋夜
御夾涼生衣袂早。雁宿沙洲,處處開紅蓼。
月滿關河凋塞草。一聲玉笛征人老。
促織催寒秋思好。剪燭西窗,嘆息知音少。
倚仗登樓姿遠眺。白云片片西山小。
御夾涼生衣袂早。雁宿沙洲,處處開紅蓼。
月滿關河凋塞草。一聲玉笛征人老。
促織催寒秋思好。剪燭西窗,嘆息知音少。
倚仗登樓姿遠眺。白云片片西山小。
秋夜涼意早至,夾衣已感寒涼。大雁棲息在沙洲,周圍紅蓼盛開。月光灑遍關河,塞外秋草凋零。一聲玉笛響起,讓征人頓感老去。蟋蟀聲催來寒意,勾起了美好的秋思。在西窗下剪著燭花,嘆息知音太少。拄著拐杖登樓遠望,只見片片白云,西山顯得那么渺小。
御夾:穿著夾衣。衣袂:衣袖。
紅蓼:一種水生植物,秋季開淡紅色花。
促織:蟋蟀。
倚仗:拄著拐杖。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從詞中描繪的塞外秋景和征人形象來看,可能創作于邊塞地區。當時邊塞生活艱苦,征人長期駐守,思鄉之情和孤獨感強烈,作者或許是有感于征人的生活而創作此詞。
這首詞主旨是抒發征人的孤獨與思鄉之情。其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意境凄涼。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是特別著名,但也體現了古代詩詞中對邊塞生活和征人情感的描寫傳統。
中川孤嶼稱詩才,雁蕩龍湫遍賞來。
千騎君侯鳴競病,五年朋友共敲推。
舊題謝守池邊草,新寓逋仙屋角梅。
欲叩吟窗看奇句,不應相遇只銜杯。
偶逐青山無好句,白云相伴過龍門。
石屋依危峰,
三更坐清絕。
人語悄不聞,
開門四山月。
草草治杯盤,
三更月露寒。
茆檐雖隱翳,
終勝客中看。
天涯心逐白云飛,
瑟瑟秋蘆點客衣。
回首大宛山上月,
更無緘札問當歸。
島影盤河出,灘聲竟日懸。
漫尋多士里,聊上永新船。
魚雁空分去,圖書自渺然。
奚奴忙料理,催棹截長煙。
遼水鐘人杰,文章早起家。長才憎命達,遠志肇名嘉。報國孤忠耿,酬庸渥典加。清芬垂祀永,史乘播芳華。
妙技牛刀擅,交章鶚薦頻。神君名不忝,良牧政常新。岳岳峨峰峙,迢迢錦水春。至今遺愛在,頌德遍州民。
玉壘馳烽日,金川搆釁年。飛芻勞出塞,借箸仗籌邊。裹革言偏驗,書旂業竟傳。聞雞懷舊侶,灑淚向秋煙。
蚤托忘形契,同吟勵志詩。喜窺邊笥富,愧著祖鞭遲。宿草增新愴,停云感故知。德門多積慶,還與象賢期。
想見朱衣吏,催排玉筍班。
老臣絕朝謁,北望祝南山。
湖上游仙跡未荒。
一波瑤水浸回廊。
隔堤鷗背帶斜陽。
拂面不嫌垂柳弱,
湔裙疑有落花香。
倚欄人去恨茫茫。
翠華馳道草蕭蕭,
深院無人鎖寂寥。
多少榮花留物語,
白頭宮女說先朝。
葵藿傾太陽,雜縣避鐘鼓。心跡若未并,宜適各有所。
嗟余謬朝恩,慚如腹背羽。憂思日以癢,衰疾?而窳。
陳力敢賴寵,自免幸報可。江湖皆日月,夢寐臨君父。
顓顓持小心,寧間出與處。歸來蓬藋荒,故基馀環堵。
點檢舊巾箱,靜便深稽古。舍傍有數畦,頗能學老圃。
名山無卜筑,興至擷芳杜。未暇謀兒孫,何處謁公府?
弱植恐化茅,高鳥不啄腐。市朝我無營,焉敢累鄉土?
珠履參陪北海觴,仍邀擁節舊中郎。
碧城香霧連天暝,黃葉霜風捲地涼。
佳節轉頭論聚散,清波從古閱興亡。
明年重把茱萸醉,公在叢霄貢玉堂。
濂洛相傳無別法,
孔顏樂處要精求。
須憑實學工夫到,
莫作閑談想像休。
夢與故人語,語我以相思。才為旬日別,宛若三秋期。
令弟坐我側,屈指如有為。須臾湛君至,崔子行相隨。
肴醑旋羅列,語笑如平時。縱言及微奧,會意忘其辭。
覺來復何有?起坐空嗟咨。
起坐憶所夢,默溯猶歷歷。初談自有形,繼論人無極。
無極生往來,往來萬化出。萬化無停機,往來何時息。
來者胡為信,往者胡為屈?微哉屈信間,子午當其窟。
非子盡精微,此理誰與測?何當衡廬間,相攜玩義《易》。
衡廬曾有約,相攜尚無時。去事多翻覆,來蹤豈前知?
斜月滿虛牖,樹影何參差。林風正蕭瑟,驚鵲無寧枝。
邈彼二三子,惄焉勞我思。
鼓角炎荒外,旌旗大海傍。九霄懸寵渥,萬里倚翱翔。郡古羅浮雪,天空粵嶠霜。祗因將雨露,沾灑盡扶桑。
五嶺看乘傳,千峰引佩刀。春隨南極迥,云擁太微高。霧鱷先移瘴,溟鯨已息濤。獨憐吳越士,淚滿別時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