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侍御鐘心渠
正色霜臺羨國華,廟堂憂急愧匏瓜。
禁中午夜寬前席,海內文章仰大家。
漢節雅宜推攬轡,楚歌誰復擬傳芭。
數回夢到書帷地,何日從容話五車。
正色霜臺羨國華,廟堂憂急愧匏瓜。
禁中午夜寬前席,海內文章仰大家。
漢節雅宜推攬轡,楚歌誰復擬傳芭。
數回夢到書帷地,何日從容話五車。
您在御史臺神色嚴正,令人羨慕您的才華。朝廷憂慮國事危急,我慚愧自己像無用的匏瓜。在宮中半夜,皇帝與您促膝長談。天下文人都敬仰您這位文章大家。您本就適合像漢代賢吏那樣去各地巡察。如今誰又能像屈原那樣創作楚歌。我好幾次夢到您書房的地方,不知何時能從容地與您暢談學問。
正色:神色莊重、嚴肅。霜臺:御史臺的別稱。國華:國家的杰出人才。
廟堂:指朝廷。匏瓜:比喻無用之人。
禁中:指宮廷。前席:古人席地而坐,交談投機時,往往不自覺地向前移動坐席。
漢節:漢代使臣所持的符節,這里指官員的使命。攬轡:指官員到各地巡察。
楚歌:指楚辭一類的詩歌。傳芭:古代南方祭祀時傳遞香草的儀式,出自《楚辭·九歌·禮魂》。
五車:形容書多,這里指學問淵博。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的內容推測,當時朝廷可能面臨一些事務,鐘心渠作為御史在朝廷中有一定影響力,受到皇帝重視。詩人與鐘心渠相識,對其才華和地位表示欽佩,從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鐘心渠的才華和地位,突出他在朝廷和文壇的影響力。其特點是用典豐富、語言典雅。在文學交流方面,體現了文人之間相互敬重、以文會友的傳統。
鳳皇集南岳,徘徊孤竹根。 于心有不厭,奮翅凌紫氛。 豈不常勤苦?羞與黃雀群。 何時當來儀?將須圣明君。
鶴駕云軿去不回,空遺廟貌古山隈。 鐵心石骨昌黎伯,也向黃陵擲珓杯。
憶長安,三月時,上苑遍是花枝。青門幾場送客, 曲水竟日題詩。駿馬金鞭無數,良辰美景追隨。
邲鑒總龜如往學,未見才名能廣博。 希點若來參學時,同年從此不須疑。
誰倚青樓,把謫仙長笛,數聲吹裂。一片乍零,千點還飛,正是雨晴時節。水晶簾外東風起,卷不盡、滿庭香雪,畫闌小,斜鋪亂飐,翠苔成纈。 裊裊余香未歇。空悵望音塵,兩眉愁切。翠袖淚干,粉額妝寒,此恨有誰同說。江南春信無痕跡,余情在、冷煙殘月。夢魂遠,蘭燈伴人易滅。
煙柳疏疏人悄悄,畫樓風外吹笙。倚欄聞喚小紅聲。熏香臨欲睡,玉漏已三更。 坐待不來來又去,一方明月中庭。粉墻東畔小橋橫。起來花影下,扇子撲飛螢。
憶被金尊勸倒。燈下紅香圍繞。別后有誰憐,一任春殘鶯老。煩惱。煩惱。腸斷綠楊芳草。
樽前一曲歌,歌里千重意。才欲歌時淚已流,恨應更、多于淚。 試問緣何事?不語如癡醉。我亦情多不忍聞,怕和我、成憔悴。
清明天氣,永日愁如醉。臺榭綠陰濃,薰風細。燕子巢方就,盆池小,新荷蔽。恰是逍遙際。單夾衣裳,半籠軟玉肌體。 石榴美艷,一撮紅綃比。窗外數修篁,寒相倚。有個關心處,難相見,空凝睇。行坐深閨里,懶更妝梳,自知新來憔悴。
巍巍劍外,寒霜覆林枝。望衰柳、尚色依依。暮天靜、雁陣高飛。入碧云際。江山秋色,遣客心悲。 蜀道巇崄行遲。瞻京都迢遞。聽巴峽、數聲猿啼。惟獨個、未有歸計。謾空悵望,每每無言,獨對斜暉。
精誠之至。 崩城隕霜。 韓凡丹青。 化為鴛鴦。 止必交頸。 飛必雙翔。 愿言與汝。 攜手同行。 情若比目。 離如參商。 遺夢想象。 仿佛暉光。 中心郁滯。 伊懷永傷。
大江駭浪限東南,當日降帆有舊慚。 擊揖空聞多慷慨,投戈畢竟為沉酣。 龍天浩劫馀弧塔,海岳書生別舊庵。 聞道佛貍曾駐馬,豈因佳味有黃柑?
近清明。翠禽枝上消魂。可惜一片清歌,都付與黃昏。欲共柳花低訴,怕柳花輕薄,不解傷春。念楚鄉旅宿,柔情別緒,誰與溫存。 空樽夜泣,青山不語,殘照當門。翠玉樓前,惟是有、一波湘水,搖蕩湘云。天長夢短,問甚時、重見桃根。這次第,算人間沒個并刀,剪斷心上愁痕。
一春花下,幽恨重重。又愁晴,又愁雨,又愁風。
行盡荒林一徑苔,竹梢深處數枝開。 絕知南雪羞相并,欲嫁東風恥自媒。 無主野橋隨月管,有根寒谷也春回。 醉余不睡庭前地,只恐忽吹花落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