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具詩:鳴桹
水淺藻荇澀,釣罩無所及。
鏗如木鐸音,勢若金鉦急。
驅之就深處,用以資俯拾。
搜羅爾甚微,遁去將何入。
水淺藻荇澀,釣罩無所及。
鏗如木鐸音,勢若金鉦急。
驅之就深處,用以資俯拾。
搜羅爾甚微,遁去將何入。
水淺,水草又雜亂,釣魚和用罩捕魚都沒辦法。敲擊發出像木鐸的聲音,聲勢如同敲響金鉦般急切。把魚驅趕到深水里,以便俯身輕易捕獲。雖然搜羅的魚很小,但它們又能逃到哪里去呢。
藻荇:泛指水草。
釣罩:釣魚和用罩捕魚。
木鐸:以木為舌的大鈴,古代宣布政教法令時,巡行振鳴以引起眾人注意。
金鉦:一種古樂器,敲擊發聲。
資:憑借、依靠。
俯拾:俯身拾取,形容輕易獲得。
可能是作者在觀察漁人捕魚活動后創作,展現當時普通百姓的生活場景,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應處于作者有機會接觸到漁業活動的時期。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漁人捕魚的過程。其特點是生動寫實,以簡潔語言勾勒畫面。在文學史上雖不具重大影響,但為研究當時漁業生活提供了資料。
客來君寄一雙魚,客去還君一紙書。欲買扁舟向東下,洞庭春浪近何如。
清名傳播到黃支,直節寧憂趙氏危。虎尾蹈時都不畏,象臺到日大為奇。是行廊廟人皆怍,所過山川鬼亦知。官職本為錫底鴆,傷今正論有誰持。
每勤蕨葉護筠籠,獨自還丹表里紅。留與越人共夏祭,莫教惡雨打成空。
宦海浮沈久倦游,一聲云雁一襟秋。只今楚客多愁思,況是潘郎已白頭。何處有山堪寄老,此時無月亦登樓。寸心或是孤云起,浩蕩天涯不可收。
芾舄辭天陛,旌麾指晉圻。祖筵沾賜醴,夙駕拂征衣。過雨關塵凈,經霜隴葉飛。同游有高適,知詠省中薇。
春事過,春事過,無寐聽更殘。襟上酒痕渾是淚,花前麈尾不知寒。憑遍畫闌干。
個人人,常守鋪。甕里合頭,鐵索纏縛住。怎識從來光耀處。元是神仙,何不開心悟。覓清涼,搜穩步。若要飄蓬,除是風狂做。也肯依憑云水去。占得清閑,走入逍遙路。
薄暮高城獨延佇,望中飛鳥沒煙樹。峴山何異楚天云,盤澗更連秦甸雨。二十年來春草長,兒童牧馬向斜陽。廣州人睹磨崖賦,北指中原說大方。
烏鬼山頭鬧鼓鼙,武昌恭人攜孺兒。黃須回鶻便批頰,義感萬乘真英奇。
平生心事許誰知,不是梅花不賦詩。莫向西湖蹋殘雪,東風多在向陽枝。
同騎瘦馬涉清流,濃光潑綠驚詩眸。一山卻立如寡侔,二山前出成朋儔。東溟紫云籠蓬丘,南海白日迷羅浮。天造地設知幾秋,奇勝似為吾人留。詩逢勍敵勞冥搜,居然智伯忘仇猶。
澄潭昔臥龍,章句世為宗。獨步聲名在,千巖水石空。野禽悲灌木,落日吊清風。后學攀遺址,秋山聞草蟲。
素履所踐,王道平平。流行坎止,一聽于天。夏禹之憂,顏淵之樂。易地皆然,道同天爵。忠信篤敬,蠻貊行焉。戒心微服,孔孟猶然。彼美吉士,力行其素。屈伸利鈍,隨其所遇。廊廟匪榮,關鐸匪卑。居易君子,視此銘詩。
眼中萬少年,得志行所為。白馬蹴微雪,追隨燕薊兒。
北望燕云不盡頭,大江東去水悠悠。夕陽一片寒鴉外,目斷東西四百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