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東報英烈擬封二字侯喜成三絕
煥章飛報下徽州,英烈將褒二字侯。千古沉沉黃壤骨,一朝提上碧云頭。
胡塵明越連焦土,海道溫臺暫翠華。西溯濤江渠叵測,不知豪杰起山家。
長驅席捲躡遐蹤,驀地桐江一掃空。北走天驕吾事了,歸來袖手敢言功。
煥章飛報下徽州,英烈將褒二字侯。千古沉沉黃壤骨,一朝提上碧云頭。
胡塵明越連焦土,海道溫臺暫翠華。西溯濤江渠叵測,不知豪杰起山家。
長驅席捲躡遐蹤,驀地桐江一掃空。北走天驕吾事了,歸來袖手敢言功。
煥章傳來捷報抵達徽州,英烈即將被褒封為二字侯。千古以來沉睡在黃土中的忠骨,一朝被提升到青云之上。胡人的兵塵使明州、越州淪為焦土,皇帝的車駕暫避到溫州、臺州。逆著錢塘江而上局勢難以預測,卻不知豪杰已從山間崛起。長驅直入如席卷之勢追尋前人蹤跡,突然將桐江一帶的敵人一掃而空。趕跑北方的強敵我們的使命完成,歸來后袖手隱居不敢居功。
煥章:可能是傳遞消息的官職或人名。徽州:地名。二字侯:古代封爵,以兩個字為封號。黃壤骨:指死去之人。碧云頭:比喻高位、榮耀。胡塵:指北方少數民族入侵帶來的戰亂。明越:明州和越州。翠華:皇帝的儀仗,代指皇帝。叵測:不可預測。席捲:像卷席子一樣把東西全部卷進去,形容迅速而輕易地取得勝利。天驕:指北方的少數民族首領。
此詩創作于南宋時期,當時北方少數民族入侵,南宋朝廷偏安江南,局勢動蕩不安。在這樣的背景下,為激勵士氣、表彰忠義,朝廷對英烈進行褒封,詩人為此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歌頌英烈和抗敵豪杰,展現了南宋時期人們的愛國情懷和抗爭精神。其特點是情感真摯、氣勢豪邁,在南宋文學中體現了愛國主題的創作傾向。
郵亭羈客寒無氈,夜懷家山情惘然。燈前坐感雨蕭瑟,浩嘆達曉愁無眠。鄰翁不出蓬茨里,聽雨聽風心似水。黃昏鼻息已雷鳴,往往檐喧不經耳。愁霖一種聲紛紛,鄰翁不聞羈客聞。是中轉物有妙理,起予暗契瞿曇旨。
詩情兼畫意,鎮日寫高懷。秀茁笏山第,花明蒼石齋。圖書工位置,琴劍巧安排。聞子健腰腳,登臨愿與偕。
霜蹄肅皇路,云翼騰天池。旭日送檐鵲,秋風飄桂枝。憟憟未亡人,幸此光榮時。驅車向京洛,賓興有程期。山川復悠邈,離憂良在茲。
溪山何必畫羸驂,活水癡人不出庵。雪月風花閒自弄,陰陽奇耦共誰談。無言自得玄天妙,有畫還成賣兔慚。到此北溪終可語,得朋真是在東南。
河陽三度放花春,畢竟拋他鳧舄身。左手直教持老子,空閨斷不哭佳人。苔深舊灶丹池冷,胞發金臺白朵新。淚眼一絲能幾許,那堪分灑兩家塵。
背郭新疇一徑偏,數聲黃鳥綠陰穿。不嫌初服牽宮錦,共操南音入野弦。菡萏月明山雨后,瑯玕風細燭花前。欲知雞黍田家約,即是星槎海上仙。
深澗靈湫總涸泉,炎風吹野郢襄連。回欄徙倚頻瞻畢,靜院焚香自吁天。旱魃豈堪長作祟,雨師何得更高眠。鞭龍早逐滂沱去,社鼓村村報有年。
四山古木變精靈,聞得相呼來聽經。夜深經罷各分散,燈火滿林如亂星。
縈心無那東皋步。每彳亍、遲回處。翠減紅消秋已暮。小風悄悄,催他離葉,飛向天涯路。芰荷頁頁風前語。花褪蓮房暗香吐。一陣輕盈翻綠纻。水光搖影,逝波如夢,莫挽芳華駐。
妾身兮不令,嬰疾兮來歸。沉滯兮家門,歷時兮不差。曠廢兮侍覲,情敬兮有違。君今兮奉命,遠適兮京師。悠悠兮離別,無因兮敘懷。瞻望兮踴躍,佇立兮徘徊。思君兮感結,夢想兮容輝。君發兮引邁,去我兮日乖。恨無兮羽翼,高飛兮相追。長吟兮永嘆,淚下兮沾衣。
幾年玉殿領仙班,霜滿烏靴塵滿冠。寄語山花與溪鳥,今回莫作故吾看。太行日暮車盤處,滟滪波翻舟下時。惟有亭中無一事,坐看忙殺利名兒。楊葉屢穿非是妙,庖刀未缺更須藏。何人識得閒三昧,袖手急流滋味長。花光搖曳猶多事,鳥語軥辀徒自喧。誰是如今愛閒者,請來此地說風幡。競前正作蟻旋磨,逐物方知鵲失真。安得此身隨杖屨,卻來堂上作閒人。
濕云和雨下空堂,至后陰陽亦覺長。今日旅中寒袖手,擬從荀令乞馀香。
邯鄲俠客長安游,青樓要入彈箜篌。單車使者來附耳,對酒不言心自籌。
昔年池滿地,今見屋耽耽。不結蓮花界,龜魚死未甘。
鐘鼓分明歇,香煙亦斷燒。南塘忽有興,蕭寺遂無聊。竹徑因時塞,腰支減食消。安禪難制毒,豺虎下青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