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綿箋制畫殊有古意
搗綿為質繭為膚,小景精工俗制無。
春淺桃花輕著粉,江寒鳧影婉將雛。
法傳撮?書原好,字盛迦盧用自殊。
玩好故知能弱國,從人畫革亦區區。
搗綿為質繭為膚,小景精工俗制無。
春淺桃花輕著粉,江寒鳧影婉將雛。
法傳撮?書原好,字盛迦盧用自殊。
玩好故知能弱國,從人畫革亦區區。
把綿搗制作為底子,以繭作為表面質地,上面繪制的小景精致巧妙,是普通制作所沒有的。初春時節,桃花好像輕輕施了粉;江水透著寒意,野鴨帶著幼崽姿態柔美。這種制作方法傳承下來,書寫原本就很好,像梵文那樣文字興盛,用途自然不同。我知道玩賞喜好之物會使國家衰弱,就算有人去改變這種繪畫之風也只是徒勞。
搗綿為質繭為膚:指綿箋的制作,用搗制的綿作底子,繭絲作表面質地。
小景:指綿箋上繪制的小幅景致。
鳧:野鴨。婉將雛:姿態柔美地帶著幼崽。
撮?:這里可能是某種制作綿箋或繪畫的技法,具體不詳。
迦盧:指梵文,這里表示文字興盛。
畫革:改變繪畫之風。區區:形容力量微小、徒勞。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當時可能社會上存在玩賞喜好之風,詩人看到日本綿箋這種精致物品,聯想到玩物可能對國家產生的影響,從而創作此詩表達自己的思考。
此詩主旨是借日本綿箋表達對玩物喪志可能導致國家衰弱的擔憂。其特點是將對物品的描寫與對國家命運的思考結合。在文學史上雖不具廣泛影響力,但反映了當時文人對社會現象的關注。
夜宿山中寺,翛然物外情。倚松僧意靜,浮竹佛香清。昏鼠窺燈出,饑烏近缽鳴。小池生泡沫,似勸學無生。
三日風波歷大洋,駭傳蛟鱷姓名香。樓臺金碧仙山近,暫泊春申作故鄉。
采采芙蓉花,涓涓弄秋水。停君木蘭棹,聆我歌聲起。采花欲寄遠,思君隔千里。紅顏能幾何,悲哉遠游子。
帝命方優渥,仙屏去杳冥。松筠傳懿行,金石勒新銘。雙闕不復望,三山依舊青。慈祥豈無報,獨不享遐齡。身謝漢廷路,神游湘水歸。山川想如昔,鄰里欲誰依。夢幻久已寤,悲歡今是非。最傷蕓閣彥,無復老萊衣。
將歸徒倚北山岑,寂寂寒蟬愁暮陰。江上浮云空自好,澗邊白石為誰吟。美人一水芙蓉隔,何處孤樽風雨深。安得同君共杯斝,嗒然散發臥長林。
從來海外稱奇甸,圣世同倫遠借賢。萬里珠崖飛彩鹢,一春花雨潤青氈。潮通星漢風初度,秋冷魚龍渡正便。再拜相期無限意,依依岐路亦潸然。
陰山半擁大汗都,曉色人憐古意殊。不老蒼松虬作勢,虛空寶殿壁留圖。靈堂謁有三娘子,青史羞多偉丈夫。敕勒晴川城上眺,白云遙宕草平鋪。
水邊樓上最宜秋,天在闌干四角頭。覓句正緣償宿債,著書元不為窮愁。
天網掩八荒,翔走盡其曹。大人操利刃,揮網使奔逃。殺獲豈不多,貴有疏釋條。渾沌鑿已久,胥庭徂復遙。刑書代附益,權家紛猬毛。跬步置一阱,荼苦動見遭。民窮詐轉出,獸窘恣咆哮。介者不慕飾,胥靡豈憚高。無令自棄民,生此全盛朝。
慘淡孤城閉,群兇正合攻。日沉兵氣外,風起戰聲中。曠野無人覺,荒榛有路通。潛行吾尚怯,嗟爾虎狼叢。
早歲棲身擬鳳池,桑田為海已多時。路人方為乘驄止,流水生涯遽可悲。
飄然出岫本無心,偶爾從龍學作霖。大地枯荄沾既足,好尋猿鶴故山深。
池中有天荷,亭亭照秋綠。薄言折其莖,絲斷不可續。欲知別情苦,甚于蓮子心。棄置勿復念,裴回以沈吟。
大本忠與孝,大倫君與親。君親本一致,忠孝非兩人。于惟先哲王,見道亦以真。大書忠孝字,訓飭何諄諄。遼鶴去不返,手澤常如新。囊封遺一使,千里來吾秦。再玩復再拜,披讀驚心神。省躬誠不暇,佩服當書紳。愿言保終始,樹德崇彝倫。
永夜不能寐,披衣起彷徨。念我骨肉親,三年辭故鄉。故鄉不得歸,越絕虎與狼。婉孌抱弱子,遠滯湘水傍。湘水自東來,不見征鴻翔。念昔遘難初,進退何倉皇。既興悼亡嘆,旋賦遠游章。田園舍之去,秋草俱已荒。念子抱耿介,敝褐凋風霜。心危慮鮮舍,鬢落恐易蒼。徒聞篇翰積,矧嬰貧病傷。維時春澤敷,群卉各揚芳。翳我手足情,淪落天一方。載歌常棣篇,具邇固其常。逝言事堂構,庶以永樂康。毋徒事游衍,闊絕勞相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