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庵移居穿虹濱以詩賀之是日四月八也 其三
法王降世恒星隱,
詩老移家氣象干。
添與今朝作故事,
可知位力一般般。
法王降世恒星隱,
詩老移家氣象干。
添與今朝作故事,
可知位力一般般。
佛祖降世時恒星隱沒,詩壇老者搬家后氣象不凡。給今日增添了一段佳話,要知道這兩者的影響力差不多。
法王:這里指佛祖。
詩老:指移居的人,在詩壇有一定地位。
氣象干:形容氣象不凡、宏大。
位力:指影響力、作用
此詩是作者為友人馮庵在四月八這一天移居穿虹濱而作。四月八在佛教中是佛誕日,具有特殊意義,作者借此特殊日子,將友人移家與之相聯系,表達對友人的祝賀。
這首詩主旨是祝賀友人移家,其突出特點是將移家之事與佛誕日相類比,增添了喜慶和莊重氛圍。在文學史上雖可能無顯著地位,但體現了當時文人之間以詩相賀的社交文化。
北郭新晴訪翠微,芝蘭遺址尚依稀。越岡井廢官蛙斗,花圃時移蔓草菲。霸業銷沉何處問,國香搖落竟誰依。南薰似愛狂吟客,相送呼鸞道上歸。
宣統二年春二月,尉佗城外作清明。江山霸氣無今古,鶯燕時光半雨晴。玉舄難逢方外士,銀槍空吊劫馀兵。東風一笑登高去,云白峰青萬里情。
巾幗全忠孝,辭親跨錦韉。功成歸繡閣,奇事至今傳。
將欲哺爾雛,何當覓雌烏。凄涼華表影,蕭蕭白楊孤。
小齋飄雨注風帷,門外青山困品題。足躡盡知齊是假,膽嘗爭柰越猶棲。任教別后書盈篋,嬴得年來氣暖臍。聊與老農歌帝力,一缸村酒薦豚蹄。
山行看欲晚,投宿到田家。茅屋侵云氣,繩床染雪花。盤中供簌筍,門外即桑麻。問客何方至,轔轔駟馬車。村煙藏復嶂,繞屋是新畬。寥落才三戶,敦龐自一家。罍空從婦乞,客至向鄰誇。爆竹歡兒女,猶能競歲華。
隴坂遙遙九折長,驅車欲渡心蒼茫,忽聞有水喧道傍。人言此水聲聲別,盡是征夫眼中血,萬古千秋共嗚咽。嗚咽聲,流未已,轆轤聲,行不止。夜半吹寒笳,邊風四面起。悲莫悲,隴頭水。
拋金似泥涂,不如富購書。有書堆數仞,不如讀盈寸。讀書雖可喜,何如躬踐履。積金不積書,守財一何鄙!書多弗能讀,賈肆浪奢侈。能讀弗能行,蠹枯成敝紙。
愚者日進,智士日退。象蹋恒河徹底過,大千世界百雜碎。愚人尋文弄章句,更覓中間及內外。
鶴訝今年雪重,馬愁明日泥深。一步難于一步,不知天地何心?手版紛投似雨,肩輿飛走如風。到此拖泥帶水,不曾饒過王公。積水滿坑滿谷,飛淩如屋如山。病險還經地險,今朝僥幸生還。
少小聞人說復讎,至今禾黍遍宗周。自憐謝病離軍去,始聽王師下海州。
小華峰頂一振衣,空山煙雨漫霏霏。須臾日出海天靜,點綴羅浮看更奇。古今賢哲起高風,五百人間未易逢。寄語希夷莫耽睡,華山今又屬泉翁。
稚陽回淑景,曠原汎初旭。曾無車馬喧,遲此求羊躅。忽有素心人,眷然慰幽獨。及辰相游遨,結托同春服。沖襟期邃古,寧與塵氛逐。疑義邀共析,發篇時來續。廣步并林塘,聽禽出幽谷。至樂超名跡,世訾焉所局。得君何翛然,乘風共沂浴。歲月自駒隙,皓發忽以齊。吾衰踰耳順,君今五十期。欲揮魯陽戈,白日不肯移。孔公美全歸,川上嘆在斯。念子服官年,已謝趨時資。眷言同丘壑,世路焉足縻。榮辱本忽區,道真無等夷。知命固翳如,勉矣貴知非。永愿均切琢,淇澳乃為歸。
元氣淋漓徹九垓,那消掩耳一聲雷。雨雖不解知時節,云豈無心出岫來。所恨龍潛猶未起,大都天意卒難回。等閑莫話為霖事,且對檐花盡此杯。
秋月凄清秋露下,燈花落盡銀河瀉。舉頭悵望女牛星,翻羨嫦娥長不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