頌古二十四首 其十三
剜心剖腹繼傳燈,
鬼面神頭打葛藤。
杰出諸方無等匹,
也知只是赴齋僧。
剜心剖腹繼傳燈,
鬼面神頭打葛藤。
杰出諸方無等匹,
也知只是赴齋僧。
不惜剜心剖腹來傳承佛法的燈焰,那些看似神神鬼鬼的行為不過是多余的糾纏。在各方表現杰出無人能比,可也不過是像普通僧人那樣行持罷了。
剜心剖腹:表示竭盡全力、毫無保留,這里指為傳承佛法付出極大的努力。
繼傳燈:“傳燈”有傳承佛法之意,指將佛法的智慧像燈一樣傳遞下去。
鬼面神頭:形容一些看似神秘、怪異的行為或表現。
打葛藤:葛藤是一種藤蔓植物,這里比喻多余的、糾纏不清的事物,指不必要的繁瑣。
杰出諸方:在各個方面都表現得很突出。
等匹:匹敵、比得上。
此詩為禪宗頌古之作。禪宗強調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反對繁瑣的形式和教條。當時佛教界可能存在一些過于注重外在形式、故弄玄虛的現象,作者創作此詩可能是為了批判這種現象,倡導回歸佛法的本質。
這首詩主旨是強調佛法傳承應重實質而非形式。其突出特點是語言直白、觀點鮮明。在禪宗文學中,此類頌古詩有助于宣揚禪宗思想,對后世理解禪宗理念有一定影響。
慶父哀姜產禍芽,龂龂魯道可勝嗟。武闈難起無人救,季子來歸未足嘉。
萬山旌節破風煙,細草承輿軟似綿。蒔稻有歌春鳥和,采桑無侶晚蠶眠。兩旬廬岳仍回眼,百里洪厓漫拍肩。讀罷妙詞清不寐,夜深猶憶對莆田。
出戶送殘夜,幽思誰與同。奇花春始露,虛幔曉垂風。無用書還讀,難言句自工。依違馀輩事,獨倚海霞紅。
杜鵑聲里谷幽幽,綠水平溪日夜流。花落空山人不到,一川煙雨起春愁。蒼山萬疊鎖荒煙,百道清溪思悄然。只有東風偏識路,馬蹄花發自年年。
先知左袒始同行,須待龍樓羽翼成。若使只憑三杰力,猶應漢鼎一毫輕。
鎮日湖邊一老翁,開襟常飽芰荷風。閒持藜杖頻敲竹,為逐鸕鶿落照中。
中夜治舟楫,越海遠游遨。游遨將何為,萬寶聚巖坳。珊瑚七尺余,珠樹羅蓬蒿。持之向中國,可以金張豪。出門忽不樂,欲進心恒慅。但恐蛟龍怒,骨肉淪波濤。人生亦有命,圣賢莫能逃。遺穗尚可拾,言歸臥林皋。
匹馬行行路幾千,許多人戶斷炊煙。凄涼舊宅成荒士,零落殘生敢訴天。濟世極知無妙策,救荒其奈缺官錢。欲將一本饑民籍,泣向君王上彩箋。
夜夜眠廬帳,朝朝控橐駝。邊沙嘗似雪,塞水忽成河。戰士黃羊飯,箏人白馬馱。威名想藍玉,鐵券勒功多。
華省歸常晚,明燈坐不遲。雨涼新草徑,風靜落花枝。物論中朝在,文章故老貽。西園叨勝引,清夜可無詩。
珠簾乍卷。漏春光一半。廿四橋煙花恨滿。久傷故國,鴻雁來稀,吳江畔。古艷陽瓊花觀。望隋堤一抹,楊柳依依,明月迢迢隔河漢。露滿玉衣秋,夜漏沉沉,催刀尺,傷心腸斷。淚滴金壺紅粉怨。偶一夢,到南朝,亂敲銀蒜。
袖得寒云入短篇,禦風飛越泰山顛。月光流地銀蛇走,一帶黃河尺五天。更向頤和認劫灰,江山無恙此樓臺。昆明湖面冰初凍,香界春浮白玉堆。居庸關外擁旌旄,北鄙登臨古壘高。萬里蜿蜒城上下,較量筋力尚能豪。誰憐高冢臥麒麟,閱歷風霜委棘榛。回首十三陵下路,兩排翁仲送行人。百丈飛橋十里連,如虹匹練嘆空前。長江自古為天塹,運用人工海可填。紫金山麓立高墩,建國功虧孰忍論。寂寞豐碑遺教在,夕陽無語看中原。當年王氣已沈埋,石馬嘶風草覆階。記取梅村詩句好,換魚江上孝陵柴。遐跡悠悠系我思,晶瑩小石遍山陂。雨花舊是聽經處,岡阜新添烈士碑。秣陵舊事說金釵,未識江南戀客懷。嗚咽長干橋下水,如何指點是秦淮。細雨輕塵宿蠡園,湖光山色正臨軒。斑斕石筍皆奇絕,別有樓臺欠酒尊。讀畫云林訪舊蹤,難摹偃蹇六朝松。楓橋月落知何處,靜對寒山古寺鐘。蘇堤衰柳盡飄搖,舟舍三潭數六橋。惆悵岳墳墳外過,南屏塔影浙江潮。竹松幽翠野堂清,古徑人來旋旋行。石室何年棲弈隱,西泠印社但遺枰。擘窠顏字動云根,此地曾經白虎蹲。霸業未成空試劍,生公臺畔石猶存。半窗星斗夜吟寒,二十五弦聊自彈。東北西南程未遍,看花老續此游難。
一從杭汳隔風塵,四見南朝鳳歷新。戰士淮襄悲割土,殘民河洛望頒春。淹留歲月周家統,牢落乾坤夏正寅。莫說當年郊祀地,吳山煙草更愁人。
酒酣耳熱不能歌,奈此一川黃菊何。臥聽西風吹好句,老夫無恨幕生波。
郎為茶客走江淮,虎窟留儂賣野柴。怪底客多茶去少,紅衫典卻又銀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