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襲美太湖詩二十首:孤園寺
浮屠從西來,事者極梁武。巖幽與水曲,結構無遺土。
窮山林干盡,竭海珠璣聚。況即侍從臣,敢愛煙波塢。
幡條玉龍扣,殿角金虬舞。釋子厭樓臺,生人露風雨。
今來四百載,像設藏云浦。輕鴿亂馴鷗,鳴鐘和朝櫓。
庭蕉裂旗旆,野蔓差纓組。石上解空人,窗前聽經虎。
林虛葉如織,水凈沙堪數。遍問得中天,歸修釋迦譜。
浮屠從西來,事者極梁武。巖幽與水曲,結構無遺土。
窮山林干盡,竭海珠璣聚。況即侍從臣,敢愛煙波塢。
幡條玉龍扣,殿角金虬舞。釋子厭樓臺,生人露風雨。
今來四百載,像設藏云浦。輕鴿亂馴鷗,鳴鐘和朝櫓。
庭蕉裂旗旆,野蔓差纓組。石上解空人,窗前聽經虎。
林虛葉如織,水凈沙堪數。遍問得中天,歸修釋迦譜。
佛教從西方傳來,最熱衷此事的是梁武帝。在幽靜的山巖和曲折的水邊,到處都修建了寺廟。用盡了深山里的樹木,聚斂了大海中的珍寶。何況是侍從之臣,怎敢吝惜這煙波環繞的山塢。幡條像玉龍扣擊,殿角的裝飾如金虬舞動。僧人厭倦了樓臺,百姓卻暴露在風雨中。如今過去了四百年,佛像深藏在云霧籠罩的水邊。輕盈的鴿子與溫順的海鷗混雜,鐘聲和早晨的船櫓聲相應和。庭院里的芭蕉像裂開的旗幟,野蔓好似長短不一的纓組。石上有領悟佛法的人,窗前有聽經的老虎。樹林空疏,樹葉如織,水面潔凈,沙子可數。遍訪后得知了中正之道,回去修撰釋迦的譜牒。
浮屠:指佛教。
梁武:即梁武帝蕭衍,他大力推崇佛教。
結構:指建造寺廟。
珠璣:珠寶。
幡條:幡旗的飄帶。
金虬:金色的龍形裝飾。
釋子:僧人。
像設:佛像。
解空人:領悟佛法空理的人。
此詩是作者奉和皮日休(襲美)關于太湖詩所作。梁武帝大力推崇佛教,廣建寺廟,耗費大量人力物力。詩創作時距離梁武帝時期已約四百年,寺廟歷經興衰,作者游覽孤園寺有感而發。
這首詩主旨在于描繪孤園寺的興衰變遷,展現佛教發展歷程。其特點是意象豐富,意境清幽,通過今昔對比反映社會現象。在文學史上,它為研究當時佛教文化和寺廟情況提供了文學資料。
為卜盟鷗地,遙隨倦鳥還。架橋通草閣,隔水望春山。脩竹流清嘯,疏花照醉顏。松門凡幾處,都付薜蘿關。
樵入千巖靜,松含萬籟寒。兒童給行李,藜蓧對衣冠。小檻聊防虎,時來即解鞍。阿翁吹笛罷,懷昔淚相看。
才名矯矯擅談天,瘴海風塵謫幾年。憔悴無勞漁父問,三閭心事總堪憐。
返照在湖波,冉冉見山影。安得挾天風,飛上山頂?。
連山稱窮僻,水激山愈奇。昔讀昌黎文,想像猶依稀。世古風尚存,俗野人未漓。念子客行邁,觀風遠相期。倘遇區冊輩,為我一謝之。
一飛一飛知幾時,斗酒落魄誰共知。胸中造物飽星斗,筆下文字盤蛟螭。
大峰小峰堆翠鬟,景致好似龍潭山。桃花流水遠廛市,昔有仙人來煉丹。一朝功成簉鹓斑,屢承恩寵瞻天顏。良方豈但傳金匱,妙劑應能蘇世瘝。胡為仙游竟不還,空見野墅留人間。董氏杏林原自好,蘇家橘井何嘗乾。映門森森總橋梓,繞砌燁燁皆芝蘭。憑誰寫歸圖畫看。滿眼云氣生層巒。書香綿延慶澤遠,醫院有子稱能官。我懷仙人不復見,幾回對此增長嘆。
征夫逐草露,夜夜月中眠。霧擁玄猿嘯,風吹白雁旋。有江能繪樹,無路不生煙。旭日秋光淡,芙蓉亦可憐。
太伯讓周王,剪發竄蠻荊。季子守遺節,屈體臣后生。要離捐肢體,伍員抉目睛。豈若被裘子,兼復韜其名。言游佩端委,文學啟休明。賃舂無凡客,門卒亦仙卿。震澤含變化,大海發精靈。焉類十室邑,步趨恒自矜。
清溪何迢迢,上有千仞山。山中學仙侶,白石為門關。丹經苦吟哦,至道窮躋攀。豈知人間世,風塵縈九寰。
滘口人家盡繡簾,衣翻蛺蝶麝蘭添。徵歌曲愛蓮花艷,注酒漿愁荔子甜。水氣欲飛山作雨,沙云先白海成鹽。貪看競渡忘歸去,搖櫓休催素手纖。
斜漢西傾桂魄新,停梭今夕度天津。世間縱有支機石,誰是成都賣卜人。紅蕖爛熳碧池香,羅綺三千侍漢皇。阿母暫來成底事,茂陵宮桂已蒼蒼。香階寶砌靜無塵,遙指星河再拜人。若把離情今夕說,世間生死最傷神。北斗城高禁漏多,漢家宮殿奏笙歌。漫教青鳥傳消息,金簡長生得也么。珠箔風輕月似鉤,還看錦繡結高樓。堪傷乞巧年年事,未識君王已白頭。
幸得與珠綴,羃歷君之楹。月映不辭卷,風來輒自輕。每聚金爐氣,時駐玉琴聲。但愿置樽酒,蘭釭當夜明。
江僧昨日到茅齋,曾向華林掛錫來。因說胡家宗族盛,御書樓對義門臺。
半壁東南汗漫游,客中青眼此句留。棲棲行止成桑宿,了了湖山入晚秋。木杪風回檐馬動,江天月涌燭龍浮。可堪吾道陵夷日,夜海蒼茫對子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