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襲美太湖詩二十首:圣姑廟
渺渺洞庭水,盈盈芳嶼神。
因知古佳麗,不獨湘夫人。
流蘇蕩遙吹,斜領生輕塵。
蜀彩駁霞碎,吳綃盤霧勻。
可憐飛燕姿,合是乘鸞賓。
坐想煙雨夕,兼知花草春。
空登油壁車,窈窕誰相親。
好贈玉條脫,堪攜紫綸巾。
殷勤撥香池,重薦汀洲蘋。
明朝動蘭楫,不翅星河津。
渺渺洞庭水,盈盈芳嶼神。
因知古佳麗,不獨湘夫人。
流蘇蕩遙吹,斜領生輕塵。
蜀彩駁霞碎,吳綃盤霧勻。
可憐飛燕姿,合是乘鸞賓。
坐想煙雨夕,兼知花草春。
空登油壁車,窈窕誰相親。
好贈玉條脫,堪攜紫綸巾。
殷勤撥香池,重薦汀洲蘋。
明朝動蘭楫,不翅星河津。
浩渺的洞庭湖水,美麗的芳嶼上有圣姑神。由此可知古代的佳人,不只有湘夫人。圣姑廟中的流蘇在遠風中飄蕩,她的斜領揚起輕塵。她身著的蜀地彩衣如云霞破碎般斑斕,吳地絲綢像云霧般均勻環繞。她有趙飛燕般的美妙身姿,應是能乘鸞飛升的仙人。我坐著想象那煙雨的傍晚,也能知曉花草繁茂的春天。她徒然登上油壁車,身姿美好卻無人與她親近。真想贈給她玉質的臂釧,也適合她攜帶著紫綸巾。我殷勤地撥動香池的水,再次獻上汀洲的蘋草。明天就要搖動蘭舟離去,感覺就像要離開星河的渡口。
渺渺:形容水面遼闊。
盈盈:形容儀態美好。
流蘇:下垂的穗狀物,這里指圣姑廟中的裝飾。
蜀彩:蜀地的彩色絲綢。
吳綃:吳地的薄綢。
條脫:臂釧,手鐲。
蘭楫:用木蘭做的船槳,代指船。
不翅:無異于
此詩是作者奉和陸龜蒙(襲美)的《太湖詩二十首》而作。太湖周邊有諸多傳說和廟宇,圣姑廟便是其中之一。當時文人之間常有唱和之作,在游覽太湖、感受當地風土人情和文化傳說的過程中,詩人創作此詩來描繪圣姑廟及圣姑形象。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圣姑的美貌與神韻,突出其孤寂。特點是辭藻華美,想象豐富。在文學史上體現了當時文人唱和詩的創作風格,豐富了太湖文化的詩詞表達。
駕言江東秋已莫,河洛先生欣所遇。形容質樸千年松,學問淵源九經庫。欲學毛生慰老親,便攜長策干當路。我今參透草鞋禪,何似扃門作書蠹。
西湖佳勝播馀杭,一到千金未易償。避俗不趍公府畔,懷賢先扣隱居旁。清狂冒雨登黃鶴,沉醉臨風臥紫陽。行李獨攜詩數首,歸來都詫少年場。
吳船捩柁越船催,少選須傾三百杯。除卻芙蓉池上酒,幾家能見玉山頹。
樓閣溪山兩斗雄,中橫千丈未雩龍。當時令尹兒啼處,依舊東流繞七峰。
危城亙遠岑,薄靄變新陰。鳥啄乾苔盡,魚沖綠藻沉。秾華易彫謝,貧病苦侵尋。鳧脛續終短,牛涔浚豈深。乾坤聊送目,江海幾交心。淡憶上池水,平思太古音。蓬萊何處是,回首見云林。
往歲紅塵里,常時夢巖穴。今夜青山中,忽爾夢京闕。人生無定止,出處心自知。起坐耿不寐,山雨鳴空墀。永懷千載人,小范不可作。豈無天下憂,敢慕一身樂。行年將四十,于世寧有聞。終當謝君寵,歸臥南山云。
岫云深護列仙儒,心與天倪共卷舒。詩境偶生吟思外,青苔黃葉滿山居。
江南憶,十一載今朝。畫角吹殘珠海月,戰云蕩漾漢江潮。人盡識天驕。
冰霜焰火漫相侵,冷熱難移傲世心。說與旁人渾不解,茫茫天地幾知音。
細雨饑寒色,忽被北風吹。楊柳絲不長,免得成別離。西家杼錦繡,東家粥文辭。天地本無巧,人世嗟何為。
穗幃遺像香花供,默向門陰化紙錢。一束孝衣空作樣,兒魂當戲逐娘邊。
輕舟短棹看初陽,行到魚龍變化鄉。寄語蒼生休渴望,普天甘雨送豐穰。
野梅飄盡喜春歸,又見溪桃片片飛。醉臥暖風呼不醒,亂紅無數點人衣。
勞君相送霅溪頭,霅里風光事事幽。欲共一枰消永日,教人重喚李杭州。
渾沌以來不可數,萬八千歲生盤古。絪缊乃在卷石間,光怪潛通落星渚。來從魚腹人盡訝,坐念武侯心獨苦。八陣圖成泣鬼神,三江石轉凋寒暑。蒼波噴浸圓且堅,雞子結成生理全。久當化鳥非為怪,犬未成羊亦可仙。玉精隱月相照射,金液流霞紛繞纏。輕清已判中黃外,元氣猶涵太素前。英雄事往唯存石,天衡地軸今誰識。江上嘗疑霧雨寒,坐中歘恐風雷黑。摩挲直如見溟涬,位置豈肯同沙礫。長路相將拂劍隨,天陰勿使精靈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