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程給事知越州二首 其二
長云千里海邊城,
兩粵今傳惠愛聲。
帝載待咨唐岳牧,
郡符還屈漠公卿。
天墀面拜恩綸重,
江國人瞻晝繡榮。
府掾塵埃歸未得,
鄉心先已逐雙旌。
長云千里海邊城,
兩粵今傳惠愛聲。
帝載待咨唐岳牧,
郡符還屈漠公卿。
天墀面拜恩綸重,
江國人瞻晝繡榮。
府掾塵埃歸未得,
鄉心先已逐雙旌。
綿長的云靄覆蓋千里外的海邊越州城,程給事在兩粵地區如今已傳頌著仁惠愛民的聲譽。帝王的治功正待咨詢如唐堯時四岳十二牧般的賢臣,治理越州的符節卻委屈了您這位曾為朝廷公卿的人才。在朝堂當面拜受皇帝詔令,恩命厚重;越州百姓將瞻仰您衣錦還鄉的榮耀。我作為府中屬吏仍困于瑣事無法同歸,思鄉之情早已隨著您的旌旗飄向越州。
兩粵:指廣東、廣西地區,程給事前任或在此有政績。
唐岳牧:借指唐堯時的四岳(四方諸侯之長)、十二牧(九州長官),代指賢臣。
郡符:州郡長官的符節,此處指越州知州的任命。
漠公卿:或指朝廷重臣,代指程給事曾居高位。
天墀(chí):宮廷臺階,代指朝堂。
恩綸:皇帝詔令,因以青絲帶裹扎得名。
晝繡:用《漢書》“衣錦晝行”典,指衣錦還鄉的榮耀。
府掾(yuàn):官府屬吏,詩人自指。
雙旌:州郡長官儀仗,代指程給事的車駕。
此詩為程給事赴任越州知州時所作贈別詩。程給事前在兩粵有惠政,今獲任越州,詩人于朝堂見證其受詔之榮,因自身公務羈絆無法同歸,故賦詩表達贊譽、祝賀與思鄉之情。
詩為贈別之作,以“惠愛聲”贊其政績,以“唐岳牧”譽其賢能,以“晝繡榮”賀其榮歸,末句“鄉心逐旌”直抒胸臆,情感真摯,結構嚴謹,體現了宋代贈別詩典雅含蓄的特點。
八月望夜題此畫,蓮花漏冷秋沈沈。仁人義士不可見,萬疊好山千古心。
歡喜坡邊望禁城,鸞翔鳳翥卿云清。舉杯一吸灤陽酒,消盡南來百感情。
風搖灺燼。吹下桃花影。醉倒碧鋪眠碎錦。誰伴香迷酒凝。少年不解孤春。年來減盡春心。猶下繡簾遮定,不教風雨侵凌。
校書東觀共昏晨,謂是騊駼一輩人。豈意波流沉一世,始知抗激有孤臣。失君交臂吾何闇,噀血呼天跡已陳。未了男兒忠孝事,蓋棺遺語劇酸辛。
武皇鑄銅柱,上有承露盤。盤出仙人掌,高凌浮云端。金莖的皪珠光寒,和以玉屑供朝餐。一旦神歸茂陵去,苔花滿眼秋霜殘。思君不見淚如雨,銅柱凄涼圍畫欄。渭水西風黃葉落,驅車遠載來京國。盤傾柱折聲如雷,驚起千年華表鶴。暮雨空山泣石麟,寒煙斷甓埋銅雀。君不見芳林翁仲笑相迎,青鳥不來海波涸。
問花花不語,為誰落,為誰開。算春色三分,半隨流水,半入塵埃。人生能幾歡笑,但相逢、尊酒莫相催。千古幕天席地,一春翠繞珠圍。彩云回首暗高臺。煙樹渺吟懷。拚一醉留春,留春不住,醉里春歸。西樓半簾斜日,怪銜春、燕子卻飛來。一枕青樓好夢,又教風雨驚回。
五千馀卷在高臺,內史翻時臘屐來。夢斷池塘人不見,年年春草綠成堆。
無意覓封侯,來從長史游。辭章唐韻度,人物晉風流。花影天壇午,松聲月澗秋。登臨盡詩境,分我半山不。
鐵番竿下草如茵,澹澹東風六月春。高柳豈堪供過客,好花留待蹋青人。
千秋一物,便香殘脂膩,初褪溫澤。鼓罷桐徽,蘭影輕揮,曾傳畫角顏色。柔枝裊娜冰花爭,試認取、朱絲纖側。恁板橋、舊院風流,付與玉箸鈐出。凄說珠幃玉幾,美人笑未徹,山已埋骨。墜印空圓,系壁長淹,錦樹荒寒誰識?黃絁綠綺都消歇,算只有、寸痕留得。任萬千、海變桑沈,不減怨浸愁漬。
萬里正同云。看飄揚,密更勻。素鸞皓鶴來無盡,灞橋苦唫。梁園倒樽。藍關馬足行難進,轉繽紛。天寒地凜,妝出個、玉乾坤。
飛來兩雁不成字,偶得一灘相并眠。南國江天秋欲雨,西風木葉夜如年。
銀河秋浪。遙出昆崙上。忽變澄瀾添碧漲。可道升平無象。黃云濁霧初開。榮光休氣徘徊。試覓當時五老,金泥玉檢將來。
北征何叟渺雙魚,歲晚君還反舊居。多難故應聲一概,傷離且愿立斯須。亦知咫尺慳相見,猶勝迢遙苦寄書。凍入湘弦燈影灺,半窗殘月渺愁予。
東風噓谷飛香霞,淑氣融融催百花。黃鳥間關語庭樹,清簫宛轉隔窗紗。雨過御溝流水急,夭桃夾路紅云濕。蓬萊宮里翠華來,華萼樓前仙樂集。殿閣千門御氣通,金窗珠戶光玲瓏。臨軒若問司農政,無逸先陳今古同。萬物光輝沾德澤,小臣愚獻治安策。鸞聲噦噦早趍朝,桑樹雞鳴曙光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