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母祠
漫說叢祠住女郎,亂臣原是古周姜。
云冠松蓋山樓靜,翠葉銀花水鏡涼。
開母有姨居少室,夫人辭帝降清湘。
后妃治法分明在,底事河東見武楊。
漫說叢祠住女郎,亂臣原是古周姜。
云冠松蓋山樓靜,翠葉銀花水鏡涼。
開母有姨居少室,夫人辭帝降清湘。
后妃治法分明在,底事河東見武楊。
不要隨意說這山間小祠里住著年輕女子,祠中供奉的本是周代賢德的太姜。云氣如冠、松枝如蓋,山樓一片靜謐;翠葉銀花倒映水中,水面清涼如鏡。啟母石旁有姨母居住在少室山,湘夫人辭別天帝降臨清澈的湘江。后妃的治家禮法本就明確可考,為何河東之地卻出了武則天與楊貴妃?
叢祠:山間或荒野的小祠廟。
亂臣:原指治國之臣(《論語·泰伯》有“亂臣十人”),此處指輔助治國的賢德女性。
周姜:即太姜,周太王古公亶父之妃,周室“三母”(太姜、太任、太姒)之一,以賢德著稱。
云冠松蓋:形容松樹高聳如冠蓋,云氣環繞如冠飾。
開母:指啟母石,傳說夏啟之母涂山氏化為石,位于少室山(嵩山三峰之一)。
夫人辭帝:指湘夫人傳說,據《楚辭》載,湘夫人為帝堯之女、舜帝妃,后投湘水而為神。
武楊:武則天(唐代女皇帝)與楊貴妃(唐玄宗寵妃),均為唐代河東(今山西一帶)人。
此詩為清代詩人嚴遂成游覽圣母祠時所作。圣母祠多供奉歷史或傳說中的賢德女性,詩人借祠中所祀周姜等賢后,結合唐代武楊的歷史教訓,反映清代對后妃德行的重視,暗含對禮法秩序的維護。
全詩以圣母祠為引,串聯歷史賢后與失德后妃,通過對比凸顯后妃德治的重要性,兼具詠史之思與現實關懷,是清代詠史懷古詩的典型之作。
若納希文受責均,前賢初豈有冤親。暮生潁上還惆悵,引起無窮射羿人。力薦資深入柏臺,獨延吉甫客翹材。如何歲晚鐘山寺,只見黃州副使來。晚遭呂范攻尤峻,死辟荊舒恨未銷。舉世共非前濮議,無人細考后尊堯。非獨蘇仙念老窮,古靈亦復薦孤忠。白頭不得諸公力,惟有西塘八十翁。師道在三烏可畔,友倫居五豈容虧。恰方譽瓘俄傾瓘,亦有尊頤不救頤。京攜劊子丹誰頸,恕發私書族幾家。天下那貴黃背子,人間豈有白桃花。未諫瑤華世未知,故人已訝道鄉遲。退之著論差傷早,不待陽城伏閤時。垂簾復辟身俱穩,送呂迎章話又新。瞞得庭中相泣者,難瞞屏后竊聽人。翻來覆去幾枰棋,靖國崇寧各一時。前日雕籠棲宿者,等閑飛過蔡家池。愈作唐經還蓄縮,邕知漢事謾嘍啰。假令實錄成書了,其奈雍丘問目何。
官舍柳花飛,羈人謝病歸。干戈未定息,俎豆焉可為。以茲理還策,歸臥南山陲。東皋花雨過,流水綠生陂。聒聒青蛙響,嚶嚶黃鳥啼。到家能幾何,又告將農時。山田與弟耕,春酒任婦攜。逍遙田野間,日暮返柴扉。龐公鹿門志,劉表安能移。
天朝一四海,荒徼猶近鄰。維同去萬里,監邑余有臣。猗歟高昌公,三年此為春。弦歌響千室,井里安四民。一邑之風化,豈不關厥身。講學必四代,游心在成均。遇士或俊秀,揖讓同薦紳。時聞有折獄,語及六經醇。往者食險徒,舟車斷通津。自公一為政,幡然變頑嚚。即此見治效,豚魚孚有仁。報政及茲日,星言駕駪駪。臥轍似無路,頌聲起連旬。曰公寔王佐,民社暫以親。故家重華閥,清選皆天倫。行應昭代須,大惠周下人。
常時華堂靜,笑語度更籌。恍惚人事改,冥寞委荒丘。陽原歌薤露,陰壑惜藏舟。清夜妝臺月,空想畫眉愁。
昨夜天河浪幾掀,朝來玉女傾洗盆。云生石路離離黑,霧壓峰頭冉冉惛。采蕪怨女持筐返,徂隰悲農繞樹喧。解顏相勸逢耕侶,不憚泥濡探水痕。歡呼遠入幽人耳,蘿薜蕭森氣染門。雖無尺地沾時澤,亦許蒼涼出廢園。我有馀心寄碧蒹,未秋得露倚流翻。因茲偶際天地解,遇雨之吉豈徒言。
我生沉寐海風里,行前蹤跡漸無記。銀白一痕沙,傾開空白花。離歌潮底近,暗貯天之憫。聲調各繽紛,分歸過路人。
煙云變幻多奇態,風月清妍無盡期。莫道吾亭欠華彩,天然圖畫列階墀。
鹿床深處且從容,吾子風流不易逢。張緒通身如嫩柳,謝郎五字似芙蓉。月來池上花光凈,雨過園林竹露濃。若使前生非大士,如何一見問空宗。
滿樓明月倚欄桿,苦憶云英玉臂寒。花影也如人影好,分明顏色夢中看。
羅浮月白海無塵,玉樹瓊林處處春。半夜禹陵風雨作,屋梁飛動欲生鱗。
我有一香香,秘之不敢說。心生種種法生,心滅種種法滅。退身一念未生前,此是真香太奇絕。邪神惡鬼永沈蹤,外道天魔皆胸裂。
一劍凌空舞雪花,雙旌搖日動龍蛇。從來驃騎能憂國,未滅匈奴肯顧家。苜蓿城邊吹篳篥,燕支山下奏琵琶。大標銅柱祈連外,第一凌煙總浪誇。
風流百代足堪誇,際遇彷徨命也差。紅豆山莊何處是,秋寒獨吊夕陽斜。
陸離長佩切云冠,澤畔行吟且紉蘭。我已安心為逐客,子今何事亦拋官。江湖鴻雁初寥落,風雪鹡鸰相急難。歸去家山見諸季,為言努力且加餐。
老懶今來特為花,花奇親見主人誇。入門風片時時墜,近酒春枝故故斜。湖海一尊憐舊侶,乾坤雙鬢愧年華。明朝許赴柴門約,共醉東園萬樹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