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頌七十二首 其二十四
山花似錦,
澗水如藍。
面目現在,
誰是同參。
山花似錦,
澗水如藍。
面目現在,
誰是同參。
山間的野花像錦繡般絢爛,山澗的溪水如靛藍般清澈。真實的本相已然顯現,誰又是共同參修的同伴。
似錦:像錦繡一樣,形容色彩絢麗。
如藍:如靛藍般,此處形容溪水清澈湛藍。
面目:佛教用語,指事物的本來面目、真相。
同參:佛教術語,指共同參禪修行的同伴。
此為宋代禪僧偈頌作品,多創作于山林修行或開示弟子之際。詩人觀山間自然之景(山花、澗水)而觸發禪悟,以短偈形式記錄對禪理的直觀體認,體現禪宗‘即境現量’的思維特征。
詩以自然之景為引,直指禪理本真,強調‘面目現在’的當下體悟,是禪宗‘見性成佛’思想的通俗表達。語言簡練而意蘊深遠,展現了禪偈‘觸目是道’的獨特魅力。
?子南來百粵中,黃藤純束赤筠籠。恩頒內閣分攜去,猶有大官黃紙封。
文章五色鳳之雛,酒借詩豪膽氣粗。白發草《玄》揚子宅,紅妝檀板謝家胡。金鉤夢遠天星墜,鐵笛聲寒海月孤。知爾有靈應不死,滄桑更變問麻姑。
滋溪溪水清如玉,堂中藏書高似屋。緗縹裝潢蕓葉馥,遠過李侯三萬軸。上世遺安重教督,有美令孫克佩服。移書庋幾置書腹,用之經濟且啟沃。尊經纘史雅志篤,屈宋衙官騷則仆。堂前山水秀且綠,堂中之書茲不辱。愧我四十鬢欲禿,文學事功俱鹿鹿。悲歡枯落悔不足,欲登君堂借書讀。
別駕喜除前任處,依然城郭馬頭看。山川重對如歸客,父老遙迎識舊官。路入晉疆秋氣早,河經淮甸水容寬。絳人南守甘棠在,此去謳歌士庶傳。
大隱遜滑雄,遠游悲時迫。東北乃迷從,下上日蹁躄。天閽啟闔閶,問予欲何適。自陳粗濁資,埃棼故營魄。輕舉乍離群,御風期上策。帝遣豐隆先,云乘紛馳驀。曠歷旬始都,遍揖諸仙客。仙客齊相詢,下土今焉宅。噫嘻品庶同,事事不異昔。已貴弗思貴,人役俱恥役。所憂踽涼獨,行行俱詰詻。稽首祈真言,長跽請丹冊。粲然寶訣傳,曰道不可跡。漠漠休而魂,至清不汝格。聞命忽形忘,壹氣神巳辟。駟虬征無上,總轡覽靡隙。逍遙泰始中,何者能吾易。
天上月,月邊云,千里共相行。此生長恨夢無因,無地覓娉婷。明月苦,流云苦,萬載去無歸路。歸來夜夜冷霜侵,相對只幽人。
出郭依稀見海山,君家元在海山間。梁鴻德耀賢相配,谷口襄陽老更閒。紅樹拂云明翠節,黃花隱戶隔松關。此中便是神仙宅,何必靈砂訪大還。
晨光銜北牖,攬衣庭前步。默念戚無歡,心中綴想慕。君問想何為,夜夢還鄉去。茫茫俄傾間,暫與骨肉遇。我家漸水上,門前蔭古樹。樹下即池塘,塘邊墟落聚。墟落幾遷改,歸夢猶循故。親知異老亡,慊款如平素。小女扶床戲,弱子緣階騖。攀枝不及花,牽衣適迎路。山妻飯中廚,含淚復含哺。入戶理殘機,行園摘寒瓠。在昔怨貧賤,歸來甘荊布。緒亂語難終,神悸遂驚寤。想像反側際,依稀情景具。愴愴心內酸,歷歷為君吐。君亦道路人,無語空相顧。
呵兒護女夜漫漫,風雨長街夢未安。枉有千間沙路脫,不曾大庇到嚴寒。
春到東籬花亦知,紅桃白李更當時。東風自領芳菲去,也為秋香作意吹。
樹老秋仍露,山空晚更鮮。雨添舂藥水,云濕種瓜田。對榻僧長坐,聞鐘客未眠。自應麋鹿性,疏散愛林泉。
蛇虎縱橫二載馀,偷生于此計何疏。俗情只欲分茅土,國士終當顧草廬。留世但知瓶有雀,攜家敢嘆食無魚。試看何氏新園里,種菜墻根已藹如。疲馬常思捲旆旌,如何處處尚屯兵?為邦喜有漢三杰,習禮慚無魯兩生。雖覺風沙成晝晦,終期河漢向秋明。買牛負耒歸鄉里,沒齒簞瓢亦已榮。
華發西來謁帝游,風塵莫問使人愁。但看詞賦青云色,不盡江河白日流。杯酒千山回大漠,春花五馬入邢州。黃金愧我無經術,歸去冥鴻未可求。
長安少年郎,意傾裘馬中。水鳧偶相值,蘭臭豈復同。誰令千金璧,照此白發翁。得之非人力,舍去真天窮。
積雨偶能晴,正到秋時候。莫誤斜陽黯淡紅,明日風來又。短褂袖何長,遮著藤筇手。山上黃花未作寒,山下溪先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