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jié)庵來江南久不見作長句代簡并訊叔嶠三丈
街頭大雪一尺馀
相思不見不怨渠
先生東門種茹藘
悠然不異山中居
憂時百年弗一攄
卻緣病起心眼舒
行將徙宅通明車
載來家具一半書
可許借讀資抄胥
南村舍人復何如
西山載酒寧忘諸
街頭大雪一尺馀
相思不見不怨渠
先生東門種茹藘
悠然不異山中居
憂時百年弗一攄
卻緣病起心眼舒
行將徙宅通明車
載來家具一半書
可許借讀資抄胥
南村舍人復何如
西山載酒寧忘諸
街頭下了一尺多厚的大雪,思念你卻未能相見,也不埋怨你。先生在東門種植茹藘,悠閑自在如同住在山中。憂慮時勢百年間難以抒發(fā),卻因病愈心胸眼界舒暢。即將搬家乘坐通明車,運來的家具中一半是書籍。能否允許我借閱以助抄寫?南村的舍人現在怎樣?西山載酒的往事難道忘了嗎?
渠:代詞,指節(jié)庵。
茹藘(rú lǘ):即茜草,可作紅色染料,此處指普通草木,代指田園種植。
弗一攄(shū):難以抒發(fā)一次,指憂國之情無處傾訴。
通明車:有篷的車,或指寬敞明亮的車輛。
抄胥(xū):抄書的人,此處指借讀抄寫之事。
寧忘諸:“寧忘之乎”的合音,意為難道忘記了嗎。
此詩為詩人因節(jié)庵久居江南未得相見而作,借冬日大雪起興,既表達思念,又詢問友人近況(兼及叔嶠),反映清末文人交游中以詩代信的雅趣。
全詩以日常場景入筆,通過大雪、種植、搬家等細節(jié),刻畫友人閑適淡泊的文人形象,字里行間流露出對友人的關切與欣賞,語言樸素而情感真摯,是清代文人酬贈詩的典型之作。
幾番薄染濃句,幽姿寫到闌珊矣。神情仿佛,瀟湘哀怨,江潭憔悴。欲斂先垂,將枯更卷,低徊棐幾。怯凌波微步,亭亭玉瘦,有還似、人扶醉。真色生香如此,肯和它、隨風桃李。仙人標格,怕黏塵土,但依泉水。扇冷秋紈,毫空夢彩,漸消芳意。恰冰魂一縷,招來紙上,別馀風味。
慷慨中原俠客魂,銘山猶有故人存。蛟龍尚護干將氣,狗馬誰蒙敝蓋恩。落日啼烏悲薊樹,西風歸雁過吳門。塋前極目千家邑,能為停舟酹一尊。
歲盡星回朔氣消,迎新慵聽奏笙簫。梅花欲報春先到,猶怯凝寒瑞雪飄。
太液池頭芳信稀,景陽樓下暗塵飛。空悲客舍陽關引,且度秋娘金縷衣。殘雪乍消煙漠漠,春寒未減色依依。恨人滴盡相思淚,欲倩柔條挽落暉。
雨洗高梧爽氣浮,鳴蟬相喚作新秋。翻空白鳥一行去,目送岡巒欲盡頭。
溪山好處,贏得題新曲。待足人生甚時足。問臨流情味,倚遍斜暉,應似畫、小景生綃一幅。漁舟聲欸乃,巖上云飛,杳杳歸鴉去鴻逐。任當年伊呂,談笑興王,爭敵恁、閑眠野宿。待雪天、月夜我還來,醉瀟灑清幽,那些兒屋。
吟詩愛千章,靡益于世道。是則徒爾為,雖多胡足寶。譬入東風林,炫目多花草。容媚可人怡,饑至莫余飽。曷若事西疇,省彼粱與稻。實為卒歲憑,永焉天命保。登山慮其高,涉水憂其深。獨于處世人,而弗度其心。其心一弗度,言貌終難諶。反是曷謂智,徒多咨陸沈。盍聞方寸同,厥利猶斷金。此正彼無邪,讒毀孰余侵。服牛待余耕,乘馬待余行。蚩蚩乘且服,驅策不少仁。安知有血氣,何獨能無情。所以異貴賤,由人為物靈。資用竭其力,可不見推恩。嗟彼殘忍徒,戕之如折莖。
又向平沙結陣過,江南消息近如何。人間慣聽鶯兒語,只為秋聲寄感多。
童年獻賦在皇州,方寸思量君與侯。萬事無成新白首,兩春虛擲對滄流。歌詩盛賦文星動,簫管新亭晦日游。知己欲依何水部,鄉(xiāng)人今正賤東丘。
欲倩秋來雁,傳書塞上飛。邊庭春不暖,切莫解寒衣。
短棹辭喧聒,長林坐闃□。岸明花繞舍,畦暗水通潮。陶令何曾返,龐公不可招。未應經世略,老向此中銷。清風竹林下,宛見南山翁。高節(jié)真無比,芳尊那與同。海濤生枕席,花月隱房櫳。獨自憐疏晚,登堂愧阿戎。急雨喧茅屋,流云弄夕暉。蓮衣疏更脫,螢火濕猶飛。夜久漁將入,秋來客未歸。何當更東下,滄海故人稀。
積雪連天白,重陰翳未光。邊城飛羽檄,轉徙淚成行。裋褐不完體,饑孩棄路旁。寧無慈母意,待哺有高堂。昔也棲丹穴,俯仰樂未央。中途一失所,飲恨百年長。豺虎食當道,白骨萎沙場。身死知何處,凄愴斷衷腸。過者不忍聞,如渡深無梁。何時濟舟楫,歡騰齊萬方。
我欲訪崆峒,學道隸仙籍。饑餐白石糧,渴飲黃金液。大丹匪易成,蓬萊渺無跡。不如來飲酒,一尊聊自適。
蘭釭花暝,聽沉沉蓮漏,閑愁如發(fā)。況是殘宵聞雁語,叫得云波欲裂。秋托蘆花,春憎燕子,辛苦關河闊。問君何事,年年來往天末。從道系帛傳書,當時塞外,此日何由達。知我凄涼身世感,除是窗前明月。憶弟情深,思親夢遠,淚揾羅襟濕。輪腸宛轉,此心能向誰說。
閒居起常早,倦巾首如蓬。偶翻西都書,意外文字工。清名誰為高,凜凜惟楚龔。當時豈無人,罕與二子同。乃知士生世,不貴侯籍通。九原如可作,何憚執(zhí)鞭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