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淵明歸莊圖
眼中晉鼎睨誰頻,五柳歸來別有春。
若把君臣徒造次,轍環天下是何人。
萬古人心萬古看,中原如此可能安。
先生醉倒東籬意,得恐驅馳老病難。
眼中晉鼎睨誰頻,五柳歸來別有春。
若把君臣徒造次,轍環天下是何人。
萬古人心萬古看,中原如此可能安。
先生醉倒東籬意,得恐驅馳老病難。
眼看著晉朝政權,不知有多少人頻頻覬覦。陶淵明歸隱田園,仿佛迎來別樣的春天。如果隨意看待君臣關系,那周游天下的又是誰呢。古往今來人們看法相同,中原如此動蕩怎能安寧。先生醉倒在東籬旁的心意,大概是害怕四處奔波讓自己老病交加。
晉鼎:象征晉朝政權。
五柳:指陶淵明,他自號五柳先生。
造次:輕率、隨意。
轍環天下:指孔子周游列國。
東籬:出自陶淵明“采菊東籬下”,代指隱居生活。
具體創作時間地點不詳,從詩中可推測當時社會可能處于動蕩不安、政權更迭頻繁時期。詩人看到《淵明歸莊圖》,聯想到陶淵明所處的晉朝,借詩表達對時局的看法和對陶淵明歸隱的感悟。
這首詩主旨在于借陶淵明歸隱之事,表達對社會動蕩的憂慮和對陶淵明選擇的肯定。其特點是用典恰當,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影響不大,但反映了當時人們對歷史和社會的思考。
昔年京口驛停舟,喚取鑷工薙爾頭。今日歸來巳冠矣,眼中歲月如奔流。南去北來吾老矣,舊業詩書付諸子。爾兄巳著青云鞭,接趐騰飛今在爾。今在爾將奈何豈,止一經期決科爾。祖愛爾有遺誨作,人當如孔明小范輩,特立乾坤庶無愧。
千枝蔓仙牒,眉宇肖蒼龍。就中天賦英杰,玉磬照金鐘。滿袖春風和氣,散在苕溪霅水,謳歌鬧兒童。好個廟堂樣,貂弁馬頭公。燭如椽,香似霧,宴蓬瀛。我家壽酒須信,不與世間同。昨夜歡傳清禁,今日黃堂歌舞,千載一相逢。來歲五云里,宣勸折黃封。
可人天氣不寒溫,詩滿花箋酒滿尊。亂列曉山煙淡碧,漫流春水雪消渾。四時風月無佳客,一榻琴書靜掩門。吟罷新詩頻酌酒,別離情緒已黃昏。
古來文字用鉛槧,筆至蒙恬始得名。每日諸軍傳檄到,何人橫槊賦詩成?管裁鳴鳳巢邊節,毫運饑蠶葉上聲。莫鄙毛錐無所用,要知韓范盡書生。
皎知白璧瑩無瑕,肝肺崢嶸吐皓華。新政喜聞廉叔度,義風孰效魯朱家。揮毫早已吟風葉,聽履應須掃落花。自愧清貧無一物,近來詩藁欲盈車。
一番兩番新雨過,前村后村年已熟。試問蒲團上打坐,何如催人打禾谷。
春曉春郊作伴行,新居新酒故人迎。弱云妒日雨作意,細柳偃墻風與情。田畷分岐來宅遠,漁濂合水逼廚清。閉門教子無他事,市不聞喧書有聲。
繞郭青山,凝望處,川瀉蔚藍。東風里,鬧紅喧紫,草木毿毿。石刻摩崖留古跡,平湖水鏡映晴嵐。趁佳辰,攜墨客騷朋,同詠談。名邦美,嬌影涵。人文盛,興頻添。更佛燈梵塔,鳳閣江帆。八俊七賢流譽后,人才迭出不平凡。看文壇,屈指數名家,多少庵?
妾來詠柳三月初,美人未字楊柳枯。美人脈脈金芙蕖,不泣前魚傷后魚。阿嬌黃金不復馀,白頭曲成銀筆書。曲成未用銀筆書,相如明日刺相如。
春思懨懨上黛眉,強來庭下立多時。紅顏不及閑花草,也得東風一度吹。
老去浪游誰得似,又經萬水千關。風光莫信是江南。鐘情如我輩,處處記般般。總說因緣前世定,此行逼上梁山。揮毫補筆嘆尤難。描蛇怕畫足,遺跡任他殘。
乘風六翮泛天池,海上飛還祗自知。何事相關頭白早,寸心長繞萬年枝。
白首殊方客,奔馳戎馬間。時危憂母老,歲晚寄書還。凍雪連荒野,寒云出亂山。蒼茫西日外,痛哭倚柴關。
玉檢金泥事惘然,蒼崖翠柏自年年。不知異日甘泉樹,可在仙人雨露邊。
翠袖天寒愁日暮。輸與凡葩,曲曲雕欄護。一寸春光馀幾許,芳心自忍風和雨。本是傾城羞再顧。輾轉思量,總被嬋娟誤。對鏡妝成心更苦,蛾眉卻恨無人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