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事五首(壬午) 其三
越裳消息正心哀,閩嶠軍聲更急雷。
豈謂師丹渾忘事,可憐山簡自浮杯。
艨艟片段浮江下,血肉飛騰作雨猜。
獨使至尊憂社稷,風云翊戴幾人才。
越裳消息正心哀,閩嶠軍聲更急雷。
豈謂師丹渾忘事,可憐山簡自浮杯。
艨艟片段浮江下,血肉飛騰作雨猜。
獨使至尊憂社稷,風云翊戴幾人才。
聽聞越裳的消息令人心中哀傷,閩嶠傳來的軍聲如急雷般震耳。沒想到像師丹那樣的大臣竟全然忘卻國事,可憐如山簡那樣的官員只顧飲酒作樂。戰船的碎片沿江漂浮而下,仿佛能猜到戰場上血肉橫飛如雨點一般。只有讓皇帝一人為國家社稷憂愁,能輔佐朝廷的人才又有幾個呢?
越裳:古代南海國名,這里借指遠方戰事之地。
閩嶠:福建的山嶺,代指福建一帶。
師丹:西漢大臣,這里借指忘卻國事的大臣。
山簡:西晉將領,性好酒,這里借指只顧享樂的官員。
艨艟:戰船。
至尊:指皇帝。
翊戴:輔佐擁戴。
“壬午”可能是創作時間,從詩中可推測當時國家戰事不斷,遠方有戰事傳來,福建一帶軍情緊急,而朝廷官員卻不作為,詩人在這樣的背景下創作此詩,表達對國家命運的擔憂。
這首詩主旨是批判官員不顧國家戰事,只顧自身享樂,凸顯國家無人輔佐的困境。其特點是情感強烈,用典恰當。在文學史上反映了當時社會的現實和文人對國家命運的關注。
君詩來貺我難當,語帶誠齋句妙香。
鮫室垂垂新下泣,??珠顆顆爛生光。
魂飛錦里花爭巧,夢到池塘草又芳。
早晚交游逢大手,急將名姓為傳揚。
昔報尊公訃,奔喪萬里程。
生居諸子下,身代二兄行。
負骨嘆純孝,分財見不爭。
九原面先舅,應問白頭甥。
數畝家園枕碧波,樹桑疏處補花窠。
簷低不礙儒冠入,橋矮才通釣艇過。
云笛旋裁門外竹,雨衣新織檻前莎。
有時牛背看書罷,一曲春風寧戚歌。
子去臨民社,公私必小寬。
皆云官似水,誰道縣如灘。
村絕追胥跡,溪無督賦瘢。
自從陳李后,古調少人彈。
見說西京有魏家,瑞云吹紫染芳華。
移將萬里豪門貴,幻出千枝傾國葩。
新佩荷囊重漬色,更乘蘭馥七香車。
倡花野蕊都銷盡,來配姚黃得共夸。
萬里求師腳力頑,可憐無藥駐童顏。
游梁曾在鄒枚右,反魯安能季孟間。
但見堆金守郿塢,未聞全璧出函關。
堯如天大逃焉往,莫費巢由自買山。
君詩如梅花,將盡春意函。
一枝漏泄處,踏雪寒曾諳。
肯踐桃李場,溪山還自甘。
破玉暗香度,似親夷甫談。
幾番樽酒遇書欞,談笑清風起座屏。
一世猖狂渾似醉,此心明白固長醒。
英雄自昔難虛老,鐘鼎他年要刻銘。
若見旁人問消息,為言桂子待秋馨。
城中破屋妻兒住,自向招提借小房。
壁上碑文皆古篆,案頭書冊半僊方。
月嫌碎竹遮窗暗,風款飛花入座香。
點檢未如僧相處,只多髭鬢幾莖霜。
馬遷信史炳丹青,黃老攙先六籍名。
清浄元非人紀有,虛無幻出道家聲。
時揮麈尾談天統,冷笑蠅頭閙世情。
待飲瓊漿擗麟脯,芙蓉為館玉為城。
花奴一雙鬢垂耳,綠繩夜汲露桃蘂。
青桂寒煙濕不飛,玉龍呵暖紅薇水。
翠靴踏云云帖妥,燕釵微卸香絲鬌。
小蓮夾擁真天人,紅梅犯雪欹一朵。
鸞錦屏風畫水月,??抱頸唼蘭葉。
劉郎散盡金餠歸,笑引香綃護癡蝶。
野客弄云水,翩翩信飛車。奇峰匹鴈蕩,出沒隨猿狙。
蒼蒼疊云屏,下有白石廬。石廬故未足,洞腹開巢居。
青藜小躋攀,路盡仍盤紆。呀然忽寬敞,云霧為支吾。
天成與鬼鑿,罔識造物初。笑問主者誰,我欲攬其須。
聳身忽滅沒,扳倒泊鴈湖。天風復摩蕩,簸灑生明珠。
為簾復為帷,與客相嬉娛。倏然一揮霍,五色彌空虛。
坐來怪事發,迸落隨喧呼。大笑下山去,勿為山鬼愚。
景迫桑榆歡意少,相依藥椀與茶杯。
忽聞有客載醪過,誰道無人裹飯來。
家在恍驚如鶴化,歲豐未可罪龍乖。
閑吟不與君爭巧,自作村田樂散懷。
末行陶令里,早自慣舁籃。
米市呼干許,香城訪晉曇。
神游青黛岳,詩到碧云庵。
不管沖寒去,乘風破曉嵐。
細雨歛輕塵,枝間態度新。
春疑天雨寶,寒怯地鋪裀。
葉底含羞女,闌邊倚醉人。
休將脂粉涴,一一是天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