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亞子分湖舊隱圖二首 其二
當日征文獻,群推粥粥翁。
蘅樓追往跡,樊榭儗高風。
身世孤蒲外,生涯詩酒中。
梨花縈我夢,訪戴滯孤篷。
當日征文獻,群推粥粥翁。
蘅樓追往跡,樊榭儗高風。
身世孤蒲外,生涯詩酒中。
梨花縈我夢,訪戴滯孤篷。
當年征集文獻的時候,大家都推舉溫和謙恭的亞子先生。在蘅樓追尋往昔的蹤跡,他的高風亮節可與厲鶚相比。他的身世如孤蒲般漂泊,一生都在詩酒中度過。梨花常??M繞在我的夢中,我本想如王子猷訪戴安道那樣去拜訪他,卻被困在孤獨的船篷里未能成行。
粥粥翁:形容人溫和謙恭,這里指亞子先生。
蘅樓:可能是亞子先生相關的一處建筑。
樊榭:指清代詩人厲鶚,號樊榭,這里將亞子先生的高風亮節與厲鶚相比。
孤蒲:孤獨的蒲草,比喻身世漂泊。
訪戴:出自王子猷雪夜訪戴安道的典故,指訪友。
此詩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確切知曉。但從詩的內容推測,當時可能是亞子先生在文獻征集等方面有一定的影響力,受到眾人推崇。詩人可能與亞子先生有一定交往,在某個時刻回憶起往昔與亞子先生相關的事情,同時又因某些原因無法前去拜訪他,從而創作了此詩。
這首詩主旨在于表達對亞子先生的敬意和懷念,以及因未能訪友的遺憾。其特點是用典自然,意象豐富,通過簡潔的語言營造出獨特的意境。在文學上展現了詩人對友人的真摯情感和一定的文化底蘊。
江路西南永,歸流東北騖。 天際識歸舟,云中辨江樹。 旅思倦搖搖,孤游昔已屢。 既歡懷祿情,復協滄洲趣。 囂塵自茲隔,賞心于此遇。 雖無玄豹姿,終隱南山霧。
夕殿下珠簾,流螢飛復息。 長夜縫羅衣,思君此何極。
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 徒念關山近,終知反路長。 秋河曙耿耿,寒渚夜蒼蒼。 引領見京室,宮雉正相望。 金波麗鳷鵲,玉繩低建章。 驅車鼎門外,思見昭丘陽。 馳暉不可接,何況隔兩鄉? 風云有鳥路,江漢限無梁。 ??助楒罁簦瑫r菊委嚴霜。 寄言罻羅者,寥廓已高翔。
江南佳麗地,金陵帝王州。 逶迤帶綠水,迢遞起朱樓。 飛甍夾馳道,垂楊蔭御溝。 凝笳翼高蓋,疊鼓送華辀。 獻納云臺表,功名良可收。
戚戚苦無悰,攜手共行樂。 尋云陟累榭,隨山望菌閣。 遠樹曖阡阡,生煙紛漠漠。 魚戲新荷動,鳥散余花落。 不對芳春酒,還望青山郭。
新葉初冉冉,初蕊新霏霏。 逢君后園讌,相隨巧笑歸。 親勞君玉指,摘以贈南威。 用持插云髻,翡翠比光輝。 日暮長零落,君恩不可追。
朔風吹飛雨,蕭條江上來。 既灑百常觀,復集九成臺。 空濛如薄霧,散漫似輕埃。 平明振衣坐,重門猶未開。 耳目暫無擾,懷古信悠哉。 戢翼希驤首,乘流畏曝鰓。 動息無兼遂,歧路多徘徊。 方同戰勝者,去翦北山萊。
秋夜促織鳴,南鄰搗衣急。 思君隔九重,夜夜空佇立。 北窓輕幔垂,西戶月光入。 何知白露下,坐視階前濕。 誰能長分居,秋盡冬復及。
渭水西來萬里遙,行人歸去水迢迢。 垂楊不系離情住,只送飛花過渭橋。
練槌{髟圭}髻紫頭繩,金繡云肩翠玉纓。 學舞天魔才擺隊,長安又領接番僧。
寶剎新妝法事修,五臺新剎欲同游。 六宮侍女知多少,太后床前早扣頭。
那吒城內起樓臺,萬朵宮花次第開。 見說南朝好兒女,遠隨帝璽渡江來。
天街云騎擁青騧,明月參差印帽紗。 簇仗旌旗相掩映,報班鐘鼓未停撾。 晨光隱約通三殿,和氣氤氳滿萬家。 朝下迥無人語雜,早鶯啼出內園花。
多少恨,昨夜夢魂中。還似舊時游上苑,車如流水馬如龍?;ㄔ抡猴L。
江上探春回,正值早梅時節。兩行小槽雙鳳,按涼州初徹。 謝娘扶下繡鞍來,紅靴踏殘雪。歸去不須銀燭,有山頭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