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新郎 其二十七 實之三和有憂邊之語,走筆答之
國脈微如縷。問長纓、何時入手,縛將戎主。未必人間無好漢,誰與寬些尺度。試看取、當年韓五。豈有谷城公付授,也不干、曾遇驪山母。談笑起,兩河路。
少時棋柝曾聯句。嘆而今、登樓攬鏡,事機頻誤。聞說北風吹面急,邊上沖梯屢舞。君莫道、投鞭虛語。自古一賢能制難,有金湯、便可無張許。快投筆,莫題柱。
國脈微如縷。問長纓、何時入手,縛將戎主。未必人間無好漢,誰與寬些尺度。試看取、當年韓五。豈有谷城公付授,也不干、曾遇驪山母。談笑起,兩河路。
少時棋柝曾聯句。嘆而今、登樓攬鏡,事機頻誤。聞說北風吹面急,邊上沖梯屢舞。君莫道、投鞭虛語。自古一賢能制難,有金湯、便可無張許。快投筆,莫題柱。
國家命脈衰微如細絲。試問長繩,何時才能掌握手中,去捆綁那敵國君主。人間并非沒有好漢,只是誰能把用人的標準放寬些。且看當年的韓世忠。他并沒有得到像黃石公那樣的高人傳授,也不曾遇到驪山老母指點。卻能談笑間在兩河地區起兵抗敵。年輕時我們曾一邊下棋一邊聯句。可如今,我登樓攬鏡,卻多次錯過報國時機。聽說北方敵人攻勢猛烈,邊境上攻城的云梯頻頻舞動。你不要以為敵人投鞭斷流的大話是虛言。自古以來,有一位賢才就能平定危難,若只依靠堅固的城池,即便有金湯之固,沒有張巡、許遠這樣的英雄也不行。你趕快投筆從戎,別再做那些不切實際的打算。
國脈:國家命脈。
長纓:長繩,這里指抗敵的手段。
戎主:敵國君主。
韓五:指韓世忠,排行第五,南宋名將。
谷城公:指黃石公,曾授張良《太公兵法》。
驪山母:傳說中的女仙,曾傳授樊梨花法術。
棋柝:下棋。
沖梯:攻城的云梯。
投鞭虛語:前秦苻堅南侵東晉時曾說,把馬鞭投入江中,能截斷水流。
張許:指張巡、許遠,唐代安史之亂時堅守睢陽的名將。
投筆:指班超投筆從戎。
題柱:指司馬相如過升仙橋時題柱,稱不乘高車駟馬不過此橋。
此詞創作于南宋時期,當時國家面臨北方敵人的威脅,國勢衰微。友人王實之三次和詞,表達了對邊境局勢的憂慮,劉克莊便寫此詞作答,表達自己對國家命運的關注和渴望報國的心情。
這首詞主旨是呼吁有識之士挺身而出,拯救國家于危難。其突出特點是用典豐富、情感激昂。在文學史上,它體現了南宋愛國詞的風格,反映了當時文人的愛國情懷和對國家命運的思考。
挈枕上高樓,銀床涼似水。對郎彈箜篌,恐落鄰家耳。
金井橋邊夜月深,何人夢里聽寒吟。洪泉萬古流無盡,孤負嫦娥一片心。
暑穫豈不勞,稱心固自好。何如青云人,冰炭滿懷抱。
黃鉞揮天兵,風云拂龍旌。圣皇振神武,桓桓出邊城。夫子一何幸,載筆隨天營。高材植嘉運,逸氣橫蒼冥。囊括天下豪,穎脫人中英。獨抱經濟略,而窮王伯情。篆刻工雕蟲,恥為魯諸生。學劍折猿公,談兵陋荀卿。沈冥黃老書,卓犖陰符經。揮翰五岳震,出言萬人驚。浩蕩愜壯懷,從茲振長纓。劍劃浮云高,弓開秋月明。銀鞍跨白馬,飄忽若流星。春風雪初消,萬里沙場平。借箸回天日,草檄馳雷霆。尺組縛渾邪,一箭落攙搶。瀚海烽火息,大漠煙塵清。歸來麟閣上,千載揚高名。
兩袖春風錦繡新,五花驄馬拂輕塵。天顏寵勞殊勛紀,四牡皇華有幾人。
幕中談策擬穰苴,可向明時賦卜居。臥病白云生劍履,歸來秋色滿琴書。自言司馬游多倦,無那原思憊不如。他日相逢花里醉,知君弟子有籃輿。
入谷也須緣澗道,乘高忽又度虛岑。參差石勢云行細,寂寞禪關樹鎖深。春日綺羅偏映水,江南櫻筍自成林。十年不到天池寺,南北峰頭費遠尋。
炮火雷飛劍似霜,幾人到此損剛腸。死之不得孤城急,生且無聊止水香。白骨新纏云氣黑,青燐夜哭月輪黃。劃然四顧長吟起,嶺上梅花萬丈光。
中和節里半春天,一拂清寒半點暄。憔悴不勝梅欲落,嬌饒無對杏初繁。花繞朱檐柳繞欄,小亭面面錦團欒。春風橫欲欺詩瘦,且下東窗護嫩寒。
呼仆吹燈促曉裝,出門月色十分光。板橋霜重稀行跡,野寺鐘疏攪客腸。河漢低斜趨北極,啟明輝映出東方。前途莫見同心伴,惟有啼鵑訴路長。
一卷真詩理亂麻,竇霜秦火聽寒鴉,熒屏省識雪蓮花。夢也春回樓聽雨,凄然事去浪淘沙,紅棉紅處是吾家。
短尾一寸亦稱鱗,巨海滄瀾寄此身。我能食子猶放子,細想人間死與生。一畝湖灘綠可看,正從冬雪奪春還。眼中新草參枯草,心底中年雜少年。蓋茅為頂土為墻,老者相迎面有霜。我亦欲來浮兩槳,人間惆悵事猶長。春山鳥囀往相還,剩欲吟詩意已闌。隔岸菜花黃十里,能書長卷地天間。糾纏衣食更文章,老盡青春腐盡腸。看取洲頭雙觳觫,只消新草與湖光。杜鵑花發許風流,嗩吶瘋吹百自由。兒女自慚傖俗甚,一枝簪上萬山頭。可游者水似滄浪,可載者云歸帝鄉。可棄者世如繩索,可悲如我空彷徨。
年年為客向章臺,面脂如珠紅滿?,短褐行纏歸去來。歸去來,種得油麻如黍子,依舊風帆向楚開。
涼風颯颯雨聲急,出門跬步苦沾濕。山城拂地云霧深,河渚交流潢潦溢。田夫野婦坐嘆息,園中有棗不可食。況復離離禾黍垂,及時不得收穫力。一年百事望秋成,秋成奈此淫雨積。誰哉為我誅云師,宛見青天行白日。男亦欣欣女亦歡,有衣有食安家室。
瓜果郎休笑,鄰姑共巧筵。今宵逢七夕,光景異常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