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林山人還閩
海上丹砂不易逢,如君微尚幾能同。
他鄉對酒兵戈里,故國移居感慨中。
遠浦帆檣開雨雪,高樓詞賦倚春風。
羅浮亦有金銀宅,遲爾重來訪葛洪。
海上丹砂不易逢,如君微尚幾能同。
他鄉對酒兵戈里,故國移居感慨中。
遠浦帆檣開雨雪,高樓詞賦倚春風。
羅浮亦有金銀宅,遲爾重來訪葛洪。
在海上難以尋覓到丹砂,像您這樣的微小志趣能有幾人相同。在他鄉于戰亂中對酒,在感慨里將家搬回故鄉。遠處水邊的帆檣在雨雪中顯現,您在高樓上迎著春風吟詩作賦。羅浮山也有仙人居住的金銀屋,期待您再來拜訪葛洪。
丹砂:朱砂,道教用以煉丹,這里指求仙煉丹之事。
微尚:微小的志趣。
兵戈:指戰爭。
故國:故鄉。
遠浦:遠處的水濱。
帆檣:船的桅桿,代指船只。
羅浮:山名,在廣東增城、博羅、河源等市縣間,為道教名山。
金銀宅:仙人居住的地方。
遲:等待。
葛洪:東晉道教學者、煉丹家、醫藥學家,曾在羅浮山煉丹。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從詩中“兵戈里”可推測當時處于戰亂時期。詩人在他鄉遇到志同道合的友人林山人,林山人要回福建故鄉,詩人有感而發寫下此詩,可能也寄托了自己對和平的渴望和對道家生活的向往。
這首詩主旨是送別友人,突出特點是將戰亂背景與道家文化相結合,情感豐富。在文學史上雖不屬經典名作,但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狀況和文人的思想情感。
兩崖樹石幾重衙,富貴人間未足誇。到寺客攜元亮酒,在山泉煮玉川茶。高軒倘許重過我,多病仍便久臥家。對月不禁秋思得,清吟分付一籬花。
宛馬如雪色,青絲鞴來好。五陵俠少年,騎向長安道。長安道上花正香,吳姬壚頭紅粉妝。翩翩白馬系高柳,據坐胡床喚酒嘗。自矜出入金門里,立在殿庭誰敢視。武皇升天去不歸,人馬蕭條翻被欺。不及田翁學種谷,日日村中抱黃犢。
當年竹林中,步兵盡高妙。登山賦英雄,慟哭兼長嘯。卻令兩豎子,代我解人誚。此中深意存,醒人那能料。吾有數斗酒,壘塊可堪澆。
邊烽日夜至,飛符來會兵。羊牛入高砦,雞犬皆震驚。壯士按劍起,鞍馬若流星。鎗急萬人靡,笑上受降城。生系五單于,歸來獻天庭。
碧水泛回塘,新荷艷曉妝。看花臨綺檻,愛此雙鴛鴦。鴛鴦宛轉回塘路,相對朝朝還暮暮。
懷思積久無消息,音信忽然到敝廬。驚喜云藏君健在,猶全樗散我生馀。涼溫世道幾番共,終始交期真淡如。長語倘能陳契闊,何時眉白對相舒。
秋高馬肥弓力強,山空月落天雨霜。城邊蕭蕭草木動,漢家將軍一丈長。江南地濕小臣病,閉門一夜不下床。愿言昭代舉天網,亦看枳棘棲鳳凰。
拋了儒書讀相書,卻將冷眼看諸儒。曾生肯伴誠齋否,共個漁舟入五湖。
夢紛如斷簡。爐灰坐冷,片言難綰。枕隙微茫,惟有笑歌零亂。誰使群巫縛我,燎爝火、拋花低贊。塤自怨。故人綽約,驚風吹散。歸看短榻埋塵,訝燕子猶來,舊時庭院。薜雨侵墻,深巷倦擎空傘。回首危樓一角,指暗處、停雷流電。衣影遠。醒時暈燈成繭。
杏花淡淡柳絲絲,畫舸春江聽雨時。漸卷鶴洲江色紫,沙鷗睡著不曾知。
神龜為我作天山,合住清泉白石間。歲月短梭人易老,詩書高閣士方閑。秋鴻社燕炎涼勢,滄海桑田夢覺關。近屋虬松三百尺,時時相對各蒼顏。肯為劉安賦小山,幾時雞犬過云間。命窮無用三千字,蹄蹶難供十二閑。薄酒程頭多隔縣,故人蹤跡半陽關。何當共嚼西巖雪,嗅取梅花一破顏。
梅花開遍臘將殘,幾度吟詩倚暮寒。何處蹇驢馱孟老,一鞭風雪正漫漫。
病領詞官不到衙,老慵無意向人誇。四時好景偏留句,兩腋清風每試茶。司馬雖稱題柱客,薛公猶在賣漿家。近來山寺多高興,更作詩豪對浣花。
黿趺螭首立重玄,淪落蛟龍百尺淵。大手似聞皇象筆,老僧空記赤烏年。華飛三閣竟蕭條,萬木江南一夜凋。獨有禎明纓絡檜,霜皮剝落氣摩霄。名緇神異肯炊沙,缽里蜿蜒噴浪花。漂海不隨蝦國去,渡江還為老漁賒。東土高僧大夢還,講經猶刺雨花臺。天龍去盡香云散,滿地松陰長石苔。東吳內史晉長城,滬瀆千年壁壘平。莫向月明悲往事,即令滄海已塵生。涌泉亭子小冰壺,老蚌胎寒露濺珠。只許鮫人弄明月,懶隨龍叟澤焦枯。吳淞古渡水如煙,十里蘆花雪滿天。一葦可航還自許,老僧應不泛虛船。長松鉅竹翠敷腴,爽氣清含雨露濡。不異茅君主句曲,尚容元結隱猗玗。
的的夜綿綿,斜斗歷高天。露浩空山月,風秋洞壑泉。饑鼯啼遠樹,暗鳥宿長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