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洞庭觀步十韻
前時登觀步,暑雨正錚??。
上戍看綿??,登村度石矼。
崦花時有蔟,溪鳥不成雙。
遠樹點黑槊,遙峰露碧幢。
巖根瘦似殼,杉破腹如腔。
dpdP漁人服,筕篖野店窗。
多攜白木鍤,愛買紫泉缸。
仙犬聲音古,遺民意緒厖。
何文堪緯地,底策可經(jīng)邦。
自此將妻子,歸山不姓龐。
前時登觀步,暑雨正錚??。
上戍看綿??,登村度石矼。
崦花時有蔟,溪鳥不成雙。
遠樹點黑槊,遙峰露碧幢。
巖根瘦似殼,杉破腹如腔。
dpdP漁人服,筕篖野店窗。
多攜白木鍤,愛買紫泉缸。
仙犬聲音古,遺民意緒厖。
何文堪緯地,底策可經(jīng)邦。
自此將妻子,歸山不姓龐。
以前登上道觀漫步,暑天下著急雨聲響清脆。到營壘去看連綿的營帳,登到村里要越過石橋。山坳里的花不時聚成一簇,溪中的鳥兒不成雙成對。遠處的樹像黑色的長矛點綴著,遙遠的山峰如綠色的旗幟顯露著。山巖根部瘦得像外殼,杉樹破裂腹部像個空洞。有穿著蓑衣的漁人,還有用粗竹席做窗的野店。大家多帶著白木鍬,喜愛購買紫泉的水缸。仙犬叫聲古樸,遺民思緒雜亂。什么樣的文章能經(jīng)緯大地,什么策略可以治理國家。從此帶著妻子兒女,歸山隱居不再姓龐(指不再追求世俗名利)。
錚??(zhēng chuāng):象聲詞,形容雨聲。
戍:營壘。綿??(mián jué):連綿的營帳。
石矼(shí gāng):石橋。
崦(yān):山坳。
槊(shuò):長矛。
幢(zhuàng):旗幟。
筕篖(háng táng):粗竹席。
鍤(ch?。烘@。
厖(máng):雜亂。
緯地、經(jīng)邦:指治理國家。
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內(nèi)容推測,詩人可能在游覽鄉(xiāng)村道觀時,看到鄉(xiāng)村的自然景色和生活場景,聯(lián)想到社會現(xiàn)實和自身抱負,從而產(chǎn)生歸隱的想法。當時社會或許存在一些讓詩人感到難以施展才華、實現(xiàn)抱負的問題,促使他向往寧靜的隱居生活。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歸隱之意。其突出特點是將自然景色與社會思考相結合,通過細膩描繪鄉(xiāng)村景象,展現(xiàn)內(nèi)心復雜情感。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太著名,但反映了詩人在特定情境下的心境和追求。
時來便逐浮云去,一意飄揚萬種空。 自是多情輕薄態(tài),佳人枉自怨東風。
玉華寒,冰壺凍。云間玉兔,水面蒼龍。酒一樽,琴三弄。喚起凌波仙人夢,倚闌干滿面天風。樓臺遠近,乾坤表里,江漢西東。
江皋樓觀前朝寺,秋色入秦淮。 敗垣芳草,空廊落葉,深砌蒼苔。 遠人南去,夕陽西下,江水東來。 木蘭花在,山僧試問,知為誰開?
相思有如少債的,每日相催逼。常挑著一擔愁,準不了三分利。這本錢見他時才算得。
晚云收,夕陽掛,一川楓葉,兩岸蘆花。鷗鷺棲,牛羊下。萬頃波光天圖畫,水晶宮冷浸紅霞。凝煙暮景,轉(zhuǎn)暉老樹,背影昏鴉。
荊山一片玲瓏。分付馮夷,捧出波中。白羽香寒,瓊衣露重,粉面冰融。知造化私加密寵,為風流洗盡嬌紅。月對芙蓉,人在簾櫳。太華朝云,太液秋風。
妾身悔作商人婦,妾命當逢薄幸夫。別時只說到東吳,三載余,卻得廣州書。
里湖,外湖,無處是無春處。真山真水真畫圖,一片玲瓏玉。宜酒宜詩,宜晴宜雨,銷金鍋錦繡窟。老蘇,老逋,楊柳堤梅花墓。
奇峰嶾嶙箕山北,秀崿岧峣嵩鎮(zhèn)南。地首地肺何曾擬, 天目天臺倍覺慚。樹影蒙蘢鄣疊岫,波深洶涌落懸潭。 □愿紫宸居得一,永欣丹扆御通三。
葛陂里神龍悅形,丹山中彩鳳棲庭。風吹粉籜香,雨洗蒼苔冷,老仙翁筆底春生。明月闌干酒半醒,對一片兒瀟湘翠影。
匣上生光影,毫際起風流。本持談妙理,寧是用椎牛。
朝朝整駕趁星光,細想吾生有底忙。 疲馬可憐孤月照,晨雞一破萬山蒼。 曰歸曰歸歲云暮,有弟有弟天一方。 大壑高崖風力勁,何當吹我送君旁。
高嵋山下是儂家,歲歲年年斗物華。 老柏有情還憶我,天桃無語自開花。 幾回南國思紅豆,曾記西風院碧紗。 最是故園難忘處,待等亭畔路三叉。
左列鐘銘右謗書,人間隨處有乘除。 低頭一拜屠羊說,萬事浮云過太虛。
為傳檄事:逆賊洪秀全楊秀清稱亂以來,于今五年矣。荼毒生靈數(shù)百余萬,蹂躪州縣五千余里,所過之境,船只無論大小,人民無論貧富,一概搶掠罄盡,寸草不留。其擄入賊中者,剝?nèi)∫路?,搜括銀錢,銀滿五兩而不獻賊者即行斬首。男子日給米一合,驅(qū)之臨陣向前,驅(qū)之筑城浚濠。婦人日給米一合,驅(qū)之登陴守夜,驅(qū)之運米挑煤。婦女而不肯解腳者,則立斬其足以示眾婦。船戶而陰謀逃歸者,則倒抬其尸以示眾船?;浄俗蕴幱诎哺蛔饦s,而視我兩湖三江被脅之人曾犬豕牛馬之不若。此其殘忍殘酷,凡有血氣者未有聞之而不痛憾者也。
自唐虞三代以來,歷世圣人扶持名教,敦敘人倫,君臣、父子、上下、尊卑,秩然如冠履之不可倒置?;浄烁`外夷之緒,崇天主之教。自其偽君偽相,下逮兵卒賤役,皆以兄弟稱之,謂惟天可稱父,此外凡民之父皆兄弟也,凡民之母皆姊妹也。農(nóng)不能自耕以納賦,而謂田皆天王之田;商不能自買以取息,而謂貨皆天王之貨;士不能誦孔子之經(jīng),而別有所謂耶穌之說、《新約》之書,舉中國數(shù)千年禮義人倫詩書典則,一旦掃地蕩盡。此豈獨我大清之變,乃開辟以來名教之奇變,我孔子孟子之所痛哭于九原,凡讀書識字者,又烏可袖手安坐,不思一為之所也。
自古生有功德,沒則為神,王道治明,神道治幽,雖亂臣賊子窮兇極丑亦往往敬畏神祇。李自成至曲阜不犯圣廟,張獻忠至梓潼亦祭文昌。粵匪焚郴州之學宮,毀宣圣之木主,十哲兩廡,狼藉滿地。嗣是所過郡縣,先毀廟宇,即忠臣義士如關帝岳王之凜凜,亦皆污其宮室,殘其身首。以至佛寺、道院、城隍、社壇,無朝不焚,無像不滅。斯又鬼神所共憤怒,欲一雪此憾于冥冥之中者也。
本部堂奉天子命,統(tǒng)師二萬,水陸并進,誓將臥薪嘗膽,殄此兇逆,救我被擄之船只,找出被脅之民人。不特紓君父宵旰之勤勞,而且慰孔孟人倫之隱痛。不特為百萬生靈報枉殺之仇,而且為上下神祇雪被辱之憾。
是用傳檄遠近,咸使聞知。倘有血性男子,號召義旅,助我征剿者,本部堂引為心腹,酌給口糧。倘有抱道君子,痛天主教之橫行中原,赫然奮怒以衛(wèi)吾道者,本部堂禮之幕府,待以賓師。倘有仗義仁人,捐銀助餉者,千金以內(nèi),給予實收部照,千金以上,專摺奏請優(yōu)敘。倘有久陷賊中,自找來歸,殺其頭目,以城來降者,本部堂收之帳下,奏受官爵。倘有被脅經(jīng)年,發(fā)長數(shù)寸,臨陣棄械,徒手歸誠者,一概免死,資遣回藉。在昔漢唐元明之末,群盜如毛,皆由主昏政亂,莫能削平。今天子憂勤惕厲,敬天恤民,田不加賦,戶不抽丁,以列圣深厚之仁,討暴虐無賴之賊,無論遲速,終歸滅亡,不待智者而明矣。若爾披脅之人,甘心從逆,抗拒天誅,大兵一壓,玉石俱焚,亦不能更為分別也。
本部堂德薄能鮮,獨仗忠信二字為行軍之本,上有日月,下有鬼神,明有浩浩長江之水,幽有前此殉難各忠臣烈士之魂,實鑒吾心,咸聽吾言。檄到如律令,無忽!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