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龍泉寺西上觀源所自出遂窮其勝
飛雨吹絕壁,炎氣為清和。泉源在木杪,空響何其多。
緣險捫弱葛,出幽履垂蘿。峰嶺非一致,緬邈復逶迤。
夐然至天表,云氣如流波。陰陽屢晝夜,日月相蕩摩。
下視所來徑,猿鳥幾經過。心疑此宮觀,結構非斧柯。
不知初古人,何以棲巖阿。
飛雨吹絕壁,炎氣為清和。泉源在木杪,空響何其多。
緣險捫弱葛,出幽履垂蘿。峰嶺非一致,緬邈復逶迤。
夐然至天表,云氣如流波。陰陽屢晝夜,日月相蕩摩。
下視所來徑,猿鳥幾經過。心疑此宮觀,結構非斧柯。
不知初古人,何以棲巖阿。
飛雨灑落在絕壁之上,炎熱的暑氣變得清涼平和。泉水的源頭仿佛在樹梢之上,空曠的響聲為何如此之多。沿著險峻之處攀著柔弱的葛藤,走出幽深之地踩著下垂的藤蘿。峰嶺各不相同,遙遠又曲折綿延。忽然間到達了天際,云氣如同流動的波浪。陰陽交替歷經了多少晝夜,日月相互激蕩摩擦。向下看所來的路徑,猿猴和飛鳥不知經過了幾回。心里懷疑這座道觀,它的構造并非用斧頭砍鑿而成。不知道遠古的人,是如何棲息在這山巖之中的。
炎氣:炎熱的暑氣。清和:清涼平和。
木杪:樹梢。
緣險:沿著險峻之處。捫:攀援。
緬邈:遙遠。逶迤:曲折綿延。
夐然:忽然。天表:天際。
蕩摩:激蕩摩擦。
宮觀:道教的廟宇。
斧柯:斧頭。
巖阿:山巖。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詩人可能在游覽龍泉寺時,沿著寺西向上探尋泉源,被沿途的壯麗景色所震撼,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或許是炎熱的時節,飛雨帶來清涼,激發了詩人的創作靈感。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探尋泉源的經歷和所見之景,展現了大自然的壯美與神秘。其以生動的描寫和獨特的視角,讓讀者感受到山林的清幽險峻。在文學史上雖不算特別著名,但體現了古代文人對自然的熱愛和探索精神。
花竹有薄埃,嘉游集上才。白蘋安石渚,紅葉子云臺。朱戶雀羅設,黃門馭騎來。不知淮水濁,丹藕為誰開。
挺鋒鎮北闡威權,剪伐魔精正法宣。化育黎民臻大道,安寧家國享長年。
花箋五色制燈聯,榜向街頭境社前。緩步巡檐看一過,就中都說太平年。
憶在武夷同醉日,感君高韻薄秋云。今來手握山東憲,眾許才空冀北群。塵世浮名春夢似,玉堂舊話夜燈聞。年來鬢發俱非昨,要遣丹青早策勛。
忽枉王人六轡馳,新亭有酒便同持。坐中不作南冠嘆,江左夷吾是素期。
軒前種梅梅已高,花下玩月枝相交。瘦蛟擎珠出海底,寒蝶倦舞棲林梢。誰邀姑射下蓬島,我跨蟾蜍吹鳳匏。醉吟香影不成寐,老鶴一聲鳴九皋。
黃姑剪斷零濛雨。碾破羅云新月吐。屈律回廊。難得今宵是乍涼。隔墻花影人如玉。落盡鐙毬紅躑躅。一覺更譙。幾處相思幾處簫。
外直中通異眾芳,嗅來葉氣勝花香。一杯先吸鑒湖月,滿口潛消玉井霜。尤勝朱櫻煎作蜜,何須紫蔗壓為漿。細看象鼻彎彎曲,刺手猶嫌綠柄長。
柔條綴繁英,擁架若深洞。是處欲清香,憑風為持送。
花驄嘶斷留儂住。滿酌酒勸據鞍父。柳青青萬里初程,點染陽關朝雨。怨春風雁不回頭,一個個背人飛去。望河橋斂衽頻啼,早驀到長亭短處。
長欲探懷取卿相,對人信口比伊周。安知投老空拳在,句法不醫雙鬢秋。
風流不落正始后,書傳琳瑯學古胸。收拾乾坤萬里眼,歸來窗下注參同。
歲事頻年惡,心知一飽難。只愁無此雪,得句不言寒。酒薄何妨圣,梅清合進官。老兵憐我意,赤腳唱平安。
苔沒行蹤草沒堤,滿簾紅日一鶯啼。天涯那得真消息,不敢逢人問磧西。
園亭可避俗,逸興邇來饒。共結歲寒侶,那辭風雪招。棲真豈蓬島,終古幾松喬。幽事堪頻數,閒心自寂寥。賦多形勝地,身老圣明朝。我亦楚狂輩,高歌同此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