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三首 其一
鬢發已斑白,衣綬方朱紫。
窮賤當壯年,富榮臨暮齒。
車輿紅塵合,第宅青煙起。
彼來此須去,品物之常理。
第宅非吾廬,逆旅暫留止。
子孫非我有,委蛻而已矣。
有如蠶造繭,又似花生子。
子結花暗凋,繭成蠶老死。
悲哉可奈何,舉世皆如此。
鬢發已斑白,衣綬方朱紫。
窮賤當壯年,富榮臨暮齒。
車輿紅塵合,第宅青煙起。
彼來此須去,品物之常理。
第宅非吾廬,逆旅暫留止。
子孫非我有,委蛻而已矣。
有如蠶造繭,又似花生子。
子結花暗凋,繭成蠶老死。
悲哉可奈何,舉世皆如此。
兩鬢已經斑白,我才穿上朱紫色的官服。壯年時窮困低賤,到了暮年才富貴榮達。車馬揚起的塵土在紅塵中聚合,宅院里升起裊裊青煙。他們來我就得離去,這是萬物的常理。這宅院并非我的家,只是暫時停留的旅館。子孫也并非真正屬于我,不過是像蟬蛻一樣罷了。就像蠶吐絲作繭,又像花結出果實。果實結成花就暗暗凋謝,蠶繭做成蠶也就老死??杀∮譄o可奈何,整個世界都是如此。
斑白:頭發花白。
衣綬方朱紫:衣綬指官服和印綬,朱紫是高級官員的服色,這里指到了老年才做高官。
窮賤:窮困低賤。
暮齒:晚年。
車輿:車輛。
第宅:住宅。
逆旅:旅館。
委蛻:像蟬蛻一樣,指人的軀殼。
此詩具體創作時間不詳。從詩中內容推測,詩人可能在晚年才獲得富貴,回顧自己一生,感慨時光匆匆、世事無常,由此創作此詩,表達對人生的思考和無奈之情。
這首詩主旨是感慨人生境遇的變化和生命的無常。其特點是語言質樸,以形象的比喻闡述哲理。在文學史上雖未產生重大影響,但反映了詩人對人生的獨特感悟。
無言歌,無言之道言難傳。機頭領略猶鈍漢,句后解會知徒然。我本有口且無舌,興來不妨歌一闋。七金山外覓知音,引得虛空笑聲咽。君不見空生寂寂巖頭坐,匝地天華亂飄墮。又不見毗耶病夫施一默,潦倒文殊嘆無及。兩處牢關盡掣開,白日青天轟霹靂。
兩漢四百載,分為魏蜀吳。曹操始居鄴,劉備據成都。孫權在金陵,鼎足互相圖。
天龍地用馬,健順理亦宜。誰于其兩間,赤手握陰機。東門一長嘯,四海皆驚迷。向來種桃人,此去當何之。悠悠黃唐遠,來者邈難期。龍逝白云征,馬輕九坂馳。行行馬上郎,萬里長風吹。不見長江邊,折盡楊柳枝。
北邊重鎮稱宣府,一帶關河新蕃宇。鎮朔長屯大將兵,節制還應屬巡撫。眼中之人今幾年,受詔臨戎已三五。圣明不喜文法吏,特簡儒臣付斯土。張君堂堂七尺軀,生有奇才濟文武。近侍初聯鳳閣班,文章久擅雞林賈。時從經幄講唐虞,正色棱棱似文虎。事功直欲追前賢,蜾蠃雕蟲底須數。人言國士可無雙,書劍相傳自其祖。一朝果被九重知,冠豸腰金佩長組。想當跨馬出行邊,先事澄清后戎伍。千倉有蓄問陳紅,百里相望看樓櫓。守臣戍帥總郊迎,帓首聯翩負前弩。蒐田尚接金蓮川,弦誦遙連赤城塢。威聲早已罷烽燧,號令誰能易旗鼓。丈夫此行亦快哉,好在邊人悉安堵。愧予與君最相得,半生不脫儒生腐。置身豈合在公卿,開口徒能論今古。喜君大用夜忘寐,恨不狂歌對雞舞。平明載酒送君行,祖席薰風動南浦。愿君當此得志秋,莫學人嗟守邊苦。幕府重期老范謠,家聲再續留侯譜。功成復入漢庭來,帝袞終須待君補。
合其天地合其元,子母相逢不敢言。先汞后鉛為大道,莫教失伴鶴歸天。
使君車馬自風塵,聞爾匡廬發興新。落日千峰秋色里,不知何處斗嶙峋。
青氈白發壯心違,早拂風塵賦式微。九鯉無靈真是夢,三鳣有兆亦何依。肩輿扶醉桑榆暖,口業傳家菽麥肥。最喜扁舟時過我,金鰲閣上看晴暉。
一笑三杯酒。正長橋、半篙浪漲,小梅芳透。十里秦淮河邊路,滿目微黃古柳。是江南、人文淵藪。攜手問君君已老,剩風流不落少年后。論吾道、談天口。年年春草須回首。記當時、名花解語,綠鬟紅袖。說到書生本色處,指點白衣蒼狗??偢杜c、百般辜負。萬事何當從頭問,把新詩都寄誰家手。我亦為,惜春瘦。
靜對青山日轉遲,多君枉駕話襟期。午炊送米城中至,露坐傳杯月下移。數畝退耕閒曠地,十年歸臥太平時。人生止足真堪樂,蝸角輸嬴總不知。
逐月追云到海涯,有情天降散余花。沉卿弱水千尋底,贖我恒河一粒沙。月為何人圓后隱,星非昨夜墜時佳。前途無量人生短,放下行囊便到家。
遺榮無夢侍金華,幽事閒身一壑奢。齒分暮年增犬馬,心憐春水長魚蝦。數聲黃鳥求偏切,十里青山望不遮。社酒漸堪尋勝賞,東風早破碧桃花。
有寶真如坻,何為可露奇。沿途柳作戶,到處葦編籬。不見萑苻警,焉知鼠雀窺。因思榆社急,風俗辨淳漓。
一聲愁笛吟龍起,萬點驚香怨雪飛。珍重冰魂莫回首,酒痕猶滿去年衣。
東籬落盡,南枝未放,一點檀痕先露。冰霜嚼到淡無余,為寄語、橫枝休妒。白嫌粉膩,紅羞脂污,怎似輕黃媚嫵。獨憐格調太孤高,致歲歲、春心總負。
獨客筠江上,囂然傲世紛。市喧趨旦合,帆影過橋分。仕與賢愚滯,名因課利昏。高安有遺跡,莫惜訪前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