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樓霞寺
石磴迂回上,蒼藤掛薜蘿。
嶺開千佛古,松記六朝多。
明月何曾改,荒碑看已磨。
云霞棲隱處,我欲問巖阿。
石磴迂回上,蒼藤掛薜蘿。
嶺開千佛古,松記六朝多。
明月何曾改,荒碑看已磨。
云霞棲隱處,我欲問巖阿。
沿著曲折的石頭臺階向上攀登,蒼藤纏繞著薜荔和女蘿。山嶺間古老的千佛景象展現眼前,松樹見證了六朝的悠久歲月。明月依舊未曾改變,荒廢的石碑已被磨蝕。在云霞棲息的隱居之地,我想向山巖詢問些什么。
石磴:石頭臺階。
薜蘿:薜荔和女蘿,兩種植物,常攀援于樹木或巖石上。
千佛:指寺廟中眾多佛像。
六朝:指三國吳、東晉、南朝宋、齊、梁、陳,先后建都于建康(今南京)。
巖阿:山巖彎曲處。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不詳,但從詩中對歷史遺跡的感慨可推測,詩人游覽樓霞寺,面對古老的寺廟、歷經滄桑的景物,有感于歷史的興衰變遷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借游覽樓霞寺抒發對歷史變遷的感慨和對隱居生活的向往。其特點是借景抒情,意境清幽。在文學史上雖未產生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對自然和歷史的感悟。
幾回欲去醉花傍,
此事如今轉渺茫。
不獨哦詩吊金谷,
更令掩袂憶劉郎。
爐火深紅蠟炬明,打窗風雪正縱橫。
瓦瓶旋注山泉滿,卻作瀟瀟細雨聲。
伴眼文書細作行,昏昏愁臥雪穿廊。
何人恰弄風前笛,錯認梅花到枕傍。
妙凈明心,一句全真。
山河大地,日月星辰。
舒肝瀝膽,照徹古今。
個中如不昧,遍界是黃金。
長淮向南流,直過曲江側。
子弟昔娛游,枚馬來偃息。
伊余遘清時,濫荷公府辟。
承明別我友,肅穆廣陵役。
躧步文學林,筆札墻下積。
月請有升斗,商歌出金石。
朝陽梧桐枝,矯矯鳳凰翼。
七襄欲報君,思見君顏色。
山深香火微,廟宇冷斜暉。壁古龍蛇暗,廚荒鼠雀饑。歲時村婦拜,水旱土人祈。簫鼓田間過,知為祭賽歸。
一路人煙絕,空山見古壇。鼎存周款識,像塑漢衣冠。鳥跡殘碑篆,虬枝老樹蟠。可憐年代久,風雨廟門寒。
古廟白云邊,神妝尚儼然。靈應山鬼托,龕任野狐眠。開刱知何代,銷沉不計年。居民流竄盡,累歲斷香煙。
長城西去,峣關一望,萬古消魂地。悵漢苑秦宮,隴樹洮云,棧連梁益,閣通燕魏。繡嶺渾河,灞陵紅樹,鳥鼠山如髻。有六郡良家,四姓小侯,盡隸都尉。
金鴻嘹唳。蕭閨忽憶寒衣事。刀尺擬裁量,怕帶圍難記。砧響秋宵逾霽。搗瘦銀蟾,敲殘木葉,疊在紅箱里。倘寄到軍前,驗取嬴樓,翠銷封淚。
洛陽春色艷難勝,
金谷于今半葛藤。
爭似一株山寺里,
夜深猶映佛前燈。
國色無雙妖冶。歡賞正逢新夏。
絳蠟高燒,錦幃低捲,一片紅光射。
憑檻月來妝未卸。渾似玉環初嫁。
看影弄瑤臺,歌翻翠袖,醉倚沉香夜。
寵冠天家十二樓,
金蓮步步總嬌羞。
可憐屠沽宮中樂,
博得亡齊一段愁。
磐石占幽薊,金湯固帝京。
幅員寧有外,帶礪自堪盟。
形勢河山拱,星文氣象清。
休征荷地力,瑞應感天成。
濟濟匡時器,熙熙擊壤情。
溪流穿禁籞,霞彩映重城。
日照朱甍麗,塵飛紫陌輕。
煙花織錦繡,鶯燕唱升平。
池暖魚吹絮,蘭熏蝶抱英。
新荷初浥露,宿麥晚蒸晴。
極浦漁舟杳,斜陽牧笛橫。
所希均雨澤,南畝問春耕。
文帝貴止輦,太宗寶魏徵。古來神圣主,皆有納諫名。
我皇仁且孝,不大色與聲。小臣叨侍從,竊睹神采英。
大帥對失措,圣度和且平。所以諸藩鎮,見者識中興。
給諫觸太后,愚直氣以盈。舉朝請加誅,受杖罰殊輕。
及與群臣語,往往嘆其清。瞿相老崛強,遇事上書爭。
溫綸皆手答,曾無勉強情。去年獻史卷,擬同金鑒呈。
今復問主上,還經御覽曾?所言過戇直,左右因相傾。
上言實未讀,朕殊有愧卿。從此事披閱,勿負諄諄誠!
舉朝嘆圣德,臣等實不能!虛懷本天授,皇哉我圣明!
君非愛此數峰青,肯戀扁舟尚蓼汀。
群雁橫空成一字,孤螢度水似雙星。
秦王避胡患,萬里筑長城。
胡患宮中出,亡秦禍早成。
晚村一帶槿籬斜,
繞岸木棉黃作花。
今夕欲投何處宿,
夕陽紅樹有歸鴉。
人傳桂嶺與柳關,
南北相望一水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