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太仆之京過定山言別詩以贈之
下馬相辭坐釣蓑,君恩極口又鸞坡。
蒼天臣子吾誰者,白首溪床病獨何。
自古行藏雖有道,太平田野豈無歌。
高才總萬區(qū)區(qū)輩,簡拔如公更可多。
一笑曾蒙舊雨知,相留今果得吾師。
平生邵學心徒切,老去凡庸拜悔遲。
燈火定山聊我榻,草鞋天目更何時。
白頭但恐還相棄,寫在溪云贈別詩。
下馬相辭坐釣蓑,君恩極口又鸞坡。
蒼天臣子吾誰者,白首溪床病獨何。
自古行藏雖有道,太平田野豈無歌。
高才總萬區(qū)區(qū)輩,簡拔如公更可多。
一笑曾蒙舊雨知,相留今果得吾師。
平生邵學心徒切,老去凡庸拜悔遲。
燈火定山聊我榻,草鞋天目更何時。
白頭但恐還相棄,寫在溪云贈別詩。
下馬相互告別,你身著釣蓑坐下,你極力訴說君恩,又提及在朝廷的經歷。在這世上,像我們這樣的臣子還有誰呢?我白發(fā)蒼蒼臥病在溪邊床榻又為了什么。自古以來,人的出處行藏雖有一定道理,太平盛世的田野間怎會沒有歡歌。你才華高超,遠超我們這些平凡之輩,像您這樣被選拔任用的人應該更多。曾經蒙您一笑相知,如今果然能留下您這位良師。我一生對邵雍學問的追求只是內心急切,到老來才拜服后悔太遲。在定山的燈火下暫且有我的床榻,不知何時能再和您一起穿著草鞋去天目山。我只擔心白頭之后會被您拋棄,于是寫下這首贈別詩,讓它隨溪上的云朵伴您遠行。
釣蓑:蓑衣,此處可能暗示隱居或閑適狀態(tài)。
鸞坡:指翰林院。
行藏:指出處或行止。語本《論語·述而》:“用之則行,舍之則藏。”
邵學:指邵雍的學說。邵雍是北宋著名理學家、數學家、道士、詩人。
天目:天目山,在浙江境內。
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題可知,是友人文太仆前往京城,路過定山與詩人告別,詩人寫下此詩相贈。當時可能處于太平時期,詩人可能因年老多病而隱居,對人生有諸多感慨,看到友人被選拔任用,既為其高興,又有自身的無奈。
這首詩主旨圍繞與友人的離別展開,表達了惜別、自嘆、贊友等復雜情感。其特點是情感真摯,語言平實。在文學史上雖可能無顯著地位,但反映了當時文人之間的交往和情感表達。
疑是秾桃艷李,看來嫩白新紅。暖風吹入冷香中。吹散閑愁萬種。能向霜林歷鍊,底須紙帳輕籠。江南春色轉頭空。何處折枝相送。
滄洲程別。正凍澀酒懷,稀逢南雪,譙角宵長,客衫春瘦,金線繡床都絕。倦擁蠹簽葉亂,自聽黎謳簫節(jié)。恨兩鬢,是清霜新點,繁枝羞折。南越。梅訊渺,帳底暗香,愁與青鐙結。多事東風,天涯容易,輕送琯葭聲噎。甚時斗槎回泛,心剪柔波春闊。尋夢去,怕離煙遮盡,沙邊黃月。
去年扈從東巡守,玉佩瓊琚大放辭。等是才華不巉削,愿攜康樂誦君詩。
蒿徑難安仲蔚居,且同咄咄向空書。瞻天望切嗟無路,陟屺悲深悔絕裾。如鬼未堪譏謁者,寡親只合賦歸歟。飄搖風雨棲難定,豈是吾家乏敝廬。
幕下清風十六州,德人胸次有天游。偏將好句招詩社,不起爭心效弈秋。我拙蕢桴鳴土鼓,君賢玉瓚映黃流。蒼蒼云海相期急,未用煩紆擬四愁。
高齋夏木愛扶疏,閣有懸花沼泛蕖。窈窕一丘堪庾賦,蕭閒十畝類潘居。千秋鳥跡搜奇字,四海蟲天播異書。聞道尪羸多壽考,已無渣滓礙清虛。園林風物喜秋晴,水檻山廊貯遠清。詩思不因多病減,道心應以得閒生。婆娑老桂花將綻,指點高天月漸盈。初度更逢佳節(jié)近,百杯端擬為君傾。
久相中樞歷盛年,夫人今是地行仙。金丹只在蓬萊島,玉佩曾依日月邊。舞袖定懷萱草砌,深杯長對菊花天。粵南久羨營平業(yè),公子才高阿母賢。
廷尉園池傍柳塘,自攜魏紫訪姚黃。問它濯錦江頭路,共漢梁王醉幾場。黃雀兒隨玉屑栽,兩行珠翠一般開。桃花少似玄都觀,曾卻仙都譜系來。
與君輟直出承明,歲晏方舟事遠征。岐路喜同京口驛,故人來自石頭城。楓江落日潮初上,水寺鐘殘棋一枰。且向滄洲共攜手,浮云直北正縱橫。
愛景催暄。初向晴梢舒玉點,修筠靄靄隔嬋娟。更清妍。東風欲到冷霜天。常記孤山殘雪路,一枝流水小橋邊。臥疏煙。
春睡足,春深悄傍闌干曲。闌干曲,云裳楚楚,幾分新綠。惺忪慣挽秋千索,羨它蝴蝶深枝宿。深枝宿,庭陰欲午,可憐腰束。
似無關涉似心交,一縷輕云曳柳梢。小影常將花供養(yǎng),新詩曾授札親抄。聲名拚為君微損,心力知緣我盡拋。只合預脩來世果,玉梅枝上結雙苞。
百非路絕透離微,四句情忘發(fā)上機。竹密不妨流水過,山高豈礙白云飛。
兩易春衣共薜蘿,乍臨風柳聽驪歌。懸知別后清宵夢,只向邯鄲道上過。
新柳綠凝翠袖,夭桃紅映香腮。流鶯宛轉報人來。人在流鶯聲外。曉月驚沉晚霧,春花羞落春苔。一春春事付香埃。人去恨留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