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綿江
江煙漠漠白鷗飛,倚棹中流看落暉。
涪右水從中壩合,劍南山到左綿稀。
孤松遠岸如人立,游子他鄉見燕歸。
又是一年秋欲半,荻花風起鲙鱸肥。
江煙漠漠白鷗飛,倚棹中流看落暉。
涪右水從中壩合,劍南山到左綿稀。
孤松遠岸如人立,游子他鄉見燕歸。
又是一年秋欲半,荻花風起鲙鱸肥。
江上煙霧彌漫,白鷗在其間飛翔,我倚著船槳在江心看落日余暉。涪江右邊的水在中壩匯合,劍南山脈到左綿一帶漸漸稀疏。遠處岸邊的孤松像人一樣站立著,漂泊他鄉的游子看著燕子歸巢。又到了一年秋天快過去一半的時候,荻花在風中搖曳,正是鱸魚肥美的時節。
漠漠:彌漫的樣子。
倚棹:倚著船槳。
中流:江心。
落暉:落日余暉。
涪右:涪江右邊。
中壩:地名。
劍南:劍南山脈。
左綿:地名。
鲙鱸:指鱸魚做成的菜肴。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從詩中“游子他鄉”可推測,詩人可能是在漂泊途中經過綿江時創作此詩,當時或許是秋季,看到眼前秋景,觸發了內心的情感。
這首詩主旨是抒發游子的思鄉之情和對時光的感慨。其特點是寫景生動,借景抒情,將秋景與自身情感巧妙融合。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算具有重大影響力,但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較高的寫景抒情技巧。
南莊勝處心常憶,借問軒車早晚游。
美景難忘竹廊下,好風爭奈柳橋頭。
冰消見水多于地,雪霽看山盡入樓。
若待春深始同賞,鶯殘花落卻堪愁。
勸君買取東鄰宅,與我衡門相并開。
云映嵩峰當戶牖,月和伊水入池臺。
林園亦要聞閑置,筋力應須及健回。
莫學因循白賓客,欲年六十始歸來。
位逾三品日,年過六旬時。不道官班下,其如筋力衰。
猶憐好風景,轉重舊親知。少壯難重得,歡娛且強為。
興來池上酌,醉出袖中詩。靜話開襟久,閑吟放醆遲。
落花無限雪,殘鬢幾多絲。莫說傷心事,春翁易酒悲。
少時猶不憂生計,
老后誰能惜酒錢。
共把十千沽一斗,
相看七十欠三年。
閑征雅令窮經史,
醉聽清吟勝管弦。
更待菊黃家醞熟,
共君一醉一陶然。
彤云散不雨,赫日吁可畏。端坐猶揮汗,出門豈容易。忽思公府內,青衫折腰吏。復想驛路中,紅塵走馬使。征夫更辛苦,逐客彌顦顇。日入尚趨程,宵分不遑寐。安知北窗叟,偃臥風颯至。簟拂碧龍鱗,扇搖白鶴翅。豈唯身所得,兼示心無事。誰言苦熱天,元有清涼地。
焰細燈將盡,聲遙漏正長。
老人秋向火,小女夜縫裳。
菊悴籬經雨,萍銷水得霜。
今冬煖寒酒,先擬共君嘗。
有石白磷磷,有水清潺潺。有叟頭似雪,婆娑乎其間。
進不趨要路,退不入深山。深山太濩落,要路多險艱。
不如家池上,樂逸無憂患。有食適吾口,有酒酡吾顏。恍惚游醉鄉,希夷造玄關。
五千言下悟,十二年來閑。富者我不顧,貴者我不攀。唯有天壇子,時來一往還。
鐵鑿金錘殷若雷,
八灘九石劒棱摧。
竹篙桂檝飛如箭,
百筏千艘魚貫來。
振錫導師憑眾力,
揮金退傅施家財。
他時相逐西方去,
莫慮塵沙路不開。
柳枝謾蹋試雙袖,
桑落初香嘗一杯。
金屑醅濃吳米釀,
銀泥衫穩越娃裁。
舞時已覺愁眉展,
醉后仍教笑口開。
慙媿故人憐寂寞,
三千里外寄歡來。
新亭未有客,景日獨何為。
趂暖泥茶灶,防寒夾竹籬。
頭風初定后,眼暗欲明時。
淺把三分酒,閑題數句詩。
應須置兩榻,一榻待公垂。
勃勃旱塵氣,炎炎赤日光。
飛禽飐將墜,行人渴欲狂。
壯者不耐饑,饑火燒其腸。
肥者不禁熱,喘急汗如漿。
此時方自悟,老瘦亦何妨。
肉輕足健逸,發少頭清涼。
薄食不饑渴,端居省衣裳。
數匙粱飯冷,一領綃衫香。
持此聊過日,焉知畏景長。
楚匠饒巧思,秦箏多好音。
如能惠一面,何啻直雙金。
玉柱調須品,朱弦染要深。
會教魔女弄,不動是禪心。
三江路千里,五湖天一涯。何如集賢第,中有平津池。池勝主見覺,景新人未知。竹森翠瑯玕,水深洞琉璃。水竹以為質,質立而文隨。文之者何人,公來親指麾。疏鑿出人意,結構得地宜。靈襟一搜索,勝概無遁遺。
因下張沼沚,依高筑階基。嵩峰見數片,伊水分一支。南溪修且直,長波碧逶迤。北館壯復麗,倒影紅參差。東島號晨光,杲曜迎朝曦。西嶺名夕陽,杳曖留落暉。前有水心亭,動蕩架漣漪。后有開闔堂,寒溫變天時。幽泉鏡泓澄,怪石山欹危。春葩雪漠漠,夏果珠離離。
主人命方舟,宛在水中坻。親賓次第至,酒樂前后施。解纜始登泛,山游仍水嬉。沿洄無滯礙,向背窮幽奇。瞥過遠橋下,飄旋深澗陲。管弦去縹緲,羅綺來霏微。櫂風逐舞回,梁塵隨歌飛。宴余日云暮,醉客未放歸。高聲索彩牋,大笑催金巵。唱和筆走疾,問荅桮行遲。一詠清兩耳,一酣暢四肢。主客忘貴賤,不知俱是誰。
客有詩魔者,吟哦不知疲。乞公殘紙墨,一掃狂歌詞。維云社稷臣,赫赫文武姿。十授丞相印,五建大將旗。四朝致勛華,一身冠臯夔。去年才七十,決赴懸車期。公志不可奪,君恩亦難希。從容就中道,俛僶來保厘。貂蟬雖未脫,鸞皇已不羈。歷征今與古,獨步無等夷。
陸賈功業少,二疏官秩卑。乘舟范蠡懼,辟谷留侯饑。豈若公今日,身安家國肥。羊祜在漢南,空留峴首碑。柳惲在江南,祗賦汀洲詩。謝安入東山,但說攜蛾眉。山簡醉高陽,唯聞倒接?。豈如公今日,余力兼有之。愿公壽如山,安樂長在茲。愿我比蒲稗,永得相因依。
同州慵不去,
此意復誰知。
誠愛俸錢厚,
其如身力衰。
可憐病判案,
何似醉吟詩。
勞逸懸相遠,
行藏決不疑。
徒煩人勸諫,
只合自尋思。
白發來無限,
青山去有期。
野心惟怕鬧,
家口莫愁饑。
賣卻新昌宅,
聊充送老資。
七十三翁旦暮身,
誓開險路作通津。
夜舟過此無傾覆,
朝脛從今免苦辛。
十里叱灘變河漢,
八寒陰獄化陽春。
我身雖歿心長在,
暗施慈悲與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