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魯望樵人十詠:樵擔
不敢量樵重,唯知益薪束。
軋軋下山時,彎彎向身曲。
清泉洗得潔,翠靄侵來綠。
看取荷戈人,誰能似吾屬。
不敢量樵重,唯知益薪束。
軋軋下山時,彎彎向身曲。
清泉洗得潔,翠靄侵來綠。
看取荷戈人,誰能似吾屬。
不敢去估量柴擔的重量,只知道不斷添柴扎成捆。下山時柴擔發出軋軋聲響,扁擔彎彎地向身體彎曲。用清泉把柴擔洗得潔凈,山間翠靄讓柴擔染上綠意。看看那些扛著兵器的人,誰能像我們樵夫這般自在。
量:估量。
益:增加。
軋軋:形容扁擔受壓發出的聲音。
翠靄:山間的霧氣。
荷戈人:扛著兵器的人。
吾屬:我們這類人,指樵夫。
此詩是皮日休奉和陸龜蒙(字魯望)《樵人十詠》而作。當時社會可能處于相對和平或動蕩階段,詩人通過描寫樵夫生活,可能是對寧靜、自在生活的向往,也可能是對社會不同階層生活的一種思考。
這首詩主旨是展現樵夫的生活,突出其簡單、自在。特點是語言質樸,描寫生動。在文學史上,這類描寫普通勞動者生活的詩作豐富了詩歌的題材。
塞云一抹平如截,塞草離離臥榆葉。長城窟深戰骨寒,萬古牛羊飲冤血。少年錦帶佩吳鉤,獨騎匹馬覓封侯。去時只道從軍樂,不道關山空白頭。北風吹沙雜飛雪,弓弦有聲凍欲折。寒衣昨夜洛陽來,腸斷空閨搗秋月。年年歲歲望還家,此日歸期轉未涯。誰與南州問消息,幾時重拜李輕車。
古來志士愿不辱,少在朝廷多在山。寄食生涯無定止,此心長到白云間。
未秋先已作秋光,解為炎天散早涼。花外尚馀銀漢淺,鏡中那有碧空長。虛無玉笛風何處,滴瀝羅衣露未央。清絕郡齋林壑似,庾公留客有胡床。
壺公對文漪,中為一小嶼。石筍四五株,垂楊兩三樹。有之固不惡,無之更成趣。極目增浩淼,輕舠辭抵牾。譬彼太清表,纖云絕點污。游者或不然,請為明其故。
為愛城南草樹幽,漫攜童馬作春游。紅塵杳杳斜陽路,卻憶揚州十二樓。
時而淵潛,時而云升。乾元九五,天下文明。
城東半畝地,日夕此徘徊。池鯉潛還躍,山花落更開。耽臥憐多病,哦詩愧異才。紋楸有逸興,敲戶喜君來。
思君吹參差,幽路蹇離絕。綠藍不盈襜,芙蓉在木末。采虻解我憂,憂思誰察識。世態反覆手,況復問宿昔。韝鷹豈思揚,轍鮒固相沫。得時與失勢,離附奚足惑。耳馀難為交,管鮑易全德。伐木無良朋,白駒有佳客。
無賴炎州客,漂零胡不歸。天涯雙鬢改,嶺外尺書稀。珠探鮫人室,帆遙燕子磯。何時重握手,一醉典春衣。
榑桑啟丹景,祥光燭璇霄。肅駕朝紫皇,大羅望迢迢。瓊林郁蔥茜,天香隨處飄。我喜躋陽原,中心樂逍遙。自非挺金骨,群真寧見招。但爾葆貞氣,無勞問松喬。
望斷臺澎卌載中。蓬山消息石榴紅。一水盈盈人不見。翻羨。峽云無跡任西東。忽有清言驚四座。如墮。一九涼月滿襟風。且緩滄波東去棹。一吊。君家簫劍定庵公。
城柝聲悲月未央,江云初散水風涼。看君已是無家客,猶自逢人說故鄉。
南雨不成雪,北風樓觀寒。眉顰魯酒薄,腸斷楚梅酸。云夢寒全薄,湖湘春欲還。舉頭瞻去雁,羨爾有輕翰。澤國久還雨,頻妨裘褐溫。羈懷常悄悄,醉眼任昏昏。云赴荊王夢,天迷楚客魂。飄萍惟泥酒,吾事肯輕論。
元天高北列,日觀臨東溟。入河起陽峽,踐華因削成。巖險去漢宇,襟衛徙吳京。流池自化造,山關固神營。園縣極方望,邑社總地靈。宅道炳星緯,誕曜應辰明。睿思纏故里,巡駕幣舊坰。陟峰騰輦路,尋云抗瑤甍。春江壯風濤,蘭野茂荑英。宣游弘下濟,窮遠凝圣情。岳濱有和會,祥習在卜征。周南悲昔老,留滯感遺氓。空食波廊肆,反稅事巖耕。
層蔭控積翠,清芬敞遙閣。昔聞象山翁,端居抱尊爵。慧悟既凝性,頓超早成學。眾木掃秋飆,枝葉自刊落。千載淪其真,于焉再充拓。邈矣憶斯人,卓哉古先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