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新郎 其四 跋唐伯玉奏稿
宣引東華去。似當年、文皇親擢,馬周徒步。殿上風霜生白簡,下殿扁舟已具。怎不與、官家留住。古有一言腰相印,誰教他、滿篋嬰鱗疏。還笏退,不回顧。
新來邊報猶飛羽。問諸公、可無長策,少寬明主。攀檻朱云頭雪白,流落如今底處。但一片、丹心如故。賴有越臺堪眺望,那中原、莫已平安否。風色惡,海天暮。
宣引東華去。似當年、文皇親擢,馬周徒步。殿上風霜生白簡,下殿扁舟已具。怎不與、官家留住。古有一言腰相印,誰教他、滿篋嬰鱗疏。還笏退,不回顧。
新來邊報猶飛羽。問諸公、可無長策,少寬明主。攀檻朱云頭雪白,流落如今底處。但一片、丹心如故。賴有越臺堪眺望,那中原、莫已平安否。風色惡,海天暮。
唐伯玉被宣召到東華門去。就像當年唐太宗親自提拔徒步而來的馬周一樣。他在殿上彈劾權貴,風威凜凜,可下殿時扁舟已經備好。為何不讓他留在官家身邊效力呢?古時有人一句話就能換來宰相之位,可誰讓他滿箱都是犯顏直諫的奏疏呢。他交還朝笏,毅然退去,頭也不回。近來邊境軍情緊急,戰報如飛。問諸位公卿,難道沒有良策,讓君主寬心嗎?像攀檻直諫的朱云,如今頭發雪白,不知流落何處。但他那一片赤誠之心依舊未改。幸有越臺可以眺望,可中原大地,難道真的平安無事了嗎?風勢險惡,海天已至日暮。
宣引:皇帝召見臣下。東華:東華門,宮廷東門。
文皇:唐太宗謚號“文皇帝”。馬周:唐初名臣,起初貧困,后得太宗賞識。
白簡:御史彈劾官員的奏章。
官家:指皇帝。
一言腰相印:指憑一句話獲得高官厚祿。
嬰鱗疏:犯顏直諫的奏疏。嬰鱗,觸犯龍鱗。
還笏:交還朝笏,指辭官。
邊報:邊境的戰報。飛羽:形容軍情緊急。
攀檻朱云:朱云是西漢直臣,曾攀殿檻諫漢成帝。
越臺:在今浙江紹興。
此詞創作于南宋末年,當時邊境戰事頻繁,朝廷內部主和派與主戰派斗爭激烈。唐伯玉因直諫觸怒權貴被貶,作者有感于此而作。
這首詞主旨是借唐伯玉奏稿之事,批判朝廷公卿的無能,表達對國家命運的關切。其特點是用典貼切,情感深沉。在文學史上體現了南宋末年愛國詞人對國家前途的憂慮。
征鴻南渡老年華,漸覺冬來眼界多。寒雪狂風顫林木,凍云殘照鎖關河。高低山勢黃沙磧,遠近人家白草坡。極目碧天長萬里,醉邀明月一高歌。
涉城城下渡衡漳,一道青林百里長。云表連峰馳健馬,途中亂石臥群羊。溪頭雨過莓苔滑,谷口風來藥草香。鞍馬倦人聊少憩,山蟬無數噪斜陽。
曾聞月下誓千辭,未及銜歡已遠離。天下多情唯月姊,君行君止總相隨。
南嶺憶,坪石起弦歌。賴有書聲消歲月,驚聞邊警蹙山河。懮樂入懷多。
寂寞東坡對竹樓,兩公陳跡是前修。津亭倚柁還商子,雪后獨為江上游。
粉合胭脂作曉妝,富于顏色吝于香。東風不肯全分付,相對梅華各斷腸。
粲粲璚英借露浮,日高還付水東流。剪裁應費金神巧,開落從教玉女愁。有艷淡妝宮瓦曉,無香寒壓板橋秋。五更不怕樓頭角,吹到梅花特地稠。
妾家住在湘江曲,門枕湘江春水綠。年年長是暮春時,兩岸人家啼布谷。自君話別湘江頭,獨上層樓彈箜篌。蛾眉不掃遠山碧,滿堤芳草春正愁。舉頭不見君,但見湘江云。江云聚復散,妾心空如薰。舉頭不見君,但見湘江水。江水去不回,妾顏為誰美?湘江云,湘江水,云水悠悠何日已?舉頭望君君不回,門前楊柳空依依。
紛紛禮樂付浮埃,一取玄虛禍始開。但見出言齊老易,始知戎馬不虛來。
行家織錦成染別,牡丹花紅杏花白。作雙紫燕對銜春,一疋錦成過半月。持來畫堂捲復開,佳人細意為剪裁。銀燈連夜照針黹,平明設宴章華臺。為君著衣舞垂手,看得風光滿楊柳。蝶使蜂媒無定棲,萬蕊千花動衣袖。回回舞罷換新衣,新衣未縫錦下機。憐新棄舊人所悲,百年歡樂唯片時。
風傳正始,看好逑淑女,宜家窈窕。窣閣紅燈光滟滟,一片瑞云縈繞。朱幰迎來,繡襦并處,樂遍仙音哨。銀河低戶,充閭喜氣多少。百年好合初成,天長地久,福祿頻頻紹。父母生而原有愿,一笑于今各了。饋食高堂,佳兒佳婦,如璧人雙皎。相攸孔樂,醉歌賓從酣擾。
掛冠三觀頂,長揖海云孤。羞殺秦人樹,猶稱五大夫。
神頭嶺下衛公祠,樓觀穹窿覆古碑。堪笑韓彭真豎子,指揮褒鄂似嬰兒。金戈鐵馬興王日,羽扇綸巾滅寇時。戰策本期經國用,初心不與亂臣知。
瘦策相扶上翠微,眼驚奇怪足忘疲。三十六洞猶昔者,四百馀年無牧之。漲水淼瀰春雨后,遠山重疊夕陽時。幾多江北江南恨,問著沙鷗總不知。
司馬今元老,升朝立要津。力能扶社稷,功足庇民人。揚歷更中外,驅馳為拊循。召公分主陜,晉盜去奔秦。直道昭星日,危言聳縉紳。格君由正已,憂國擬忘身。閽寺威應戢,閭閻氣頗伸。才猷誠間出,壽考夐殊倫。從欲無踰矩,行年比斲輪。洛城謀會甲,嵩岳詠生申。瑞應銜圖鳳,文徵系紱麟。封章求退切,優詔勉留頻。恭默思良弼,經綸仗藎臣。舊都根本地,諸將輯和辰。選部申三命,官庖送八珍。進階崇禮秩,強食輔精神。眷顧方隆重,咨詢合對陳。袞衣寧廢補,臺鼎且須親。燮理陰陽順,甄陶造化仁。微軀如健在,愿與物同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