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偕諸寮長集鎮海樓
佳辰連騎上崔嵬,樓閣平臨睥睨開。
野樹依微霜欲染,海云迢遞雁初來。
十年紫劍空橫斗,萬里黃金尚有臺。
往事悠悠衰草外,西風長嘯且銜杯。
佳辰連騎上崔嵬,樓閣平臨睥睨開。
野樹依微霜欲染,海云迢遞雁初來。
十年紫劍空橫斗,萬里黃金尚有臺。
往事悠悠衰草外,西風長嘯且銜杯。
在美好的日子里,大家騎馬一同登上高聳的鎮海樓,樓閣高高在上,俯瞰著城墻上的矮墻。野外的樹木隱約可見,像是即將被秋霜染上色,海上的云朵遙遠縹緲,大雁剛剛飛來。十年來,自己的寶劍白白地對著北斗星,空有壯志;遠方還有燕昭王的黃金臺。往事悠悠,都消逝在衰草之外,在西風中長嘯一聲,暫且舉杯飲酒。
九日:指農歷九月初九重陽節。偕:偕同。寮長:同僚中的長官。鎮海樓:在今廣州市越秀山上。
佳辰:美好的日子,指重陽節。連騎:騎馬并行。崔嵬:高聳的樣子,這里指鎮海樓。睥睨:城墻上的矮墻。
依微:隱約,不清晰。迢遞:遙遠的樣子。
紫劍:紫色的劍,泛指寶劍。橫斗:對著北斗星,形容劍氣沖天,有壯志之意。
黃金臺:相傳戰國時燕昭王在易水東南筑臺,上面放著千金,用來招攬天下賢士。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當時詩人可能在官場或人生中遭遇挫折,重陽節與同僚登上鎮海樓,面對秋景,聯想到自己多年來的抱負未能實現,借景抒情寫下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抒發詩人壯志難酬的感慨。其特點是意境雄渾,情感深沉,將寫景、抒情、用典相結合。在文學史上展現了詩人豪邁又沉郁的創作風格。
兒童歡笑引扁舟,適意真成汗漫游。煙破酒旗橫郭外,風傳漁唱出溪頭。晴川柳色平分署,春水蛙聲預卜秋。鷗鳥也知機息久,相隨容與綠蘋洲。老來不惜買山錢,繞屋峰巒斷復連。門掩榆槐聊避俗,盤供蔬菜漫隨緣。茅亭破雨牽蘿補,茶灶當風掃葉燃。知己偶逢成一醉,滿湖新水杏花天。
曉霧迷離彩鹢輕,掉歌徐動見秋晴。臨湍鷺子亭亭立,夾岸蒲花漫漫生。遙指小山遮塔影,忽經深樹出鐘聲。晚涼不覺羅衣薄,自愛澄河片月明。
早投簪紱遂幽襟,偃臥蓬蒿足醉吟。衣履尚存耆舊色,須眉真見老成心。天涯故國憂方切,夢里華胥感自深。聞道欲歸仍遠適,云山何路許追尋。
總化在天,保昌厥緒。降格皇闈,瓊輪載御。藻仗星陳,睟容金鑄。佑我慶基,宅茲靈宇。
莫以敖辟譏,聽我奏齊謳。右顧枕岱宗,左負滄海流。維昔師尚父,建冊表營丘。四履征不庭,一鉞奠成周。烈哉桓公筴,首政舉其讎。九合匪兵車,衣食東諸侯。妖呂蕩氛波,炎燼幾不收。哀王倡大義,絳灌始協謀。九有提一隅,三勛古無儔。亂民矜炙輠,養客悲蒯緱。小惠薄陳常,非和誚梁丘。憤誂殺士桃,刺促媚姬裘。鄙矣牛山宴,泣涕言爽鳩。騁望平原路,郁蔥何所有。狐兔不足陳,麋鹿竄亂走。鹿走何迷離,血肉俄繚繞。饑鷹食不多,飽犬食亦少。馬尾捎歸來,鷩于退飛鳥。
陽明昔撫虔,且戰且講學。中離薛先生,舉家侍講幄。猶子方登朝,死諫節已卓。惜哉真鐵漢,一疏官復削。青衣拜節歸,京塵手親濯。中離溪湯湯,中離山岳岳。夜半聞鐘聲,誰歟實先覺。維時講良知,仁夫尤卓犖。建策平交南,持節鞏邊朔。斯誠陽明徒,邊材獨騰踔。竟忤仇嚴歸,風節更雄倬。滄海今揚塵,邊警喧鼓角。不能事兵戎,何以興禮樂?斯材不可得,令我思悠邈。斯材縱可得,欲出傷謠諑。河流自西來,頹波日以濁。三河河上墳,豐碑半殘駁。
跨馬出薊門,馬行不旋顧。丈夫重高勛,狹徑有矩步。狹徑非所遵,將子恐歲暮。多財乃善賈,長袖乃善舞。巍巍西昆丘,矯首以延佇。延佇如奈何,離居生怨惜。輸心風雨夕,執手衢路側。神交無古今,長道有羽翮。晤言念彌久,去去結松柏。女蘿乘飄風,眷此中乖絕。弱齒逃篇翰,中逵謝華藻。深文用情性,鞶帨日已掃。簫韶奏虞庭,鳳凰出瓊島。至音動天地,和者一何寡。永言承德輝,別爾乃草草。登高望咸都,送子過易水。朔風何蕭蕭,黃鵠逝未已。肴函列百牢,涇渭亙千里。西當太白窟,代有隱君子。長孺用高義,壺遂且遠舉。古道存遺編,眷爾托經始。崦嵫下西日,翳翳風景昏。虎豹扼九關,廣利那復聞。重華不可晤,圣智乃沈淪。鴟鳶日連類,鹓雛遁其群。矢言引高步,行止遵時屯。杪秋行終南,箭括高刺天。黃河從天下,列宿相勾連。何意紫極北,狼嘴張其躔。南開蠶叢山,北俯邙與廛。廣野闃無人,草生郁芊芊。塵飛苦無象,谷變會有然。行哉殖元氣,皇圖壽萬年。
蘭臺曾奏弼違書,直氣英聲眾不如。此日有舟藏夜壑,當時解印賦閒居。尚方請劍朱槐令,棘寺祥刑漢尉于。麟趾祇馀繼簪紱,向人猶自悼輀車。
瓊樓玉宇徑無塵,萬里逢公一欠伸。大岳峰前滿尊月,山川終要識詩人。
脫腕流泉纚纚,忘懷大智閑閑。學蘇二李十二,笑山谷陳后山。
南山不見見東山,白鷺時時自往還。為問天公幾時雨,定因薄相故能慳。
少傅奉詔朝京師,艤船生我淮之湄。宣和七年冬十月,猶是中原無事時。
蕞爾句驪國,群知國必亡。本圖防北狄,遷怒及西皇。患轉深蟬雀,威終讓虎狼。弟兄同御侮,莫更禍蕭墻。
冥凌分職大間關,辛苦行冬強作難。費盡無邊風與雪,劣能供得一番寒。
瞬息涼炎代謝頻,沉冥自養靜中身。讀書快意如抓癢,得句言懷當寫真。幸不與聞當世事,可須常作半途人。忽思秦漢干戈際,商嶺猶堪避戰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