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和英伯四首
亭出林巒表,春歸氣象明。江晴稚子浴,田暖老夫耕。弱柳禁風力,游絲奈客情。欲歸歸未得,愁聽杜鵑聲。
野興憐詩逸,春酲要酒扶。登臨同俊哲,笑傲不羈孤。日落金霞卷,江翻雪浪鋪。閩山又寒食,何日到東吳。
亭臨天外構,春物望中明。客興托詩酒,野心憐釣耕。露花如有恨,風柳自含情。何事子規鳥,故為腸斷聲。
開亭當險絕,疑有百神扶。江靜群鷗集,天空一鶚孤。落英紅錦碎,狂絮白氈鋪。試問江南信,歸帆至自吳。
亭出林巒表,春歸氣象明。江晴稚子浴,田暖老夫耕。弱柳禁風力,游絲奈客情。欲歸歸未得,愁聽杜鵑聲。
野興憐詩逸,春酲要酒扶。登臨同俊哲,笑傲不羈孤。日落金霞卷,江翻雪浪鋪。閩山又寒食,何日到東吳。
亭臨天外構,春物望中明。客興托詩酒,野心憐釣耕。露花如有恨,風柳自含情。何事子規鳥,故為腸斷聲。
開亭當險絕,疑有百神扶。江靜群鷗集,天空一鶚孤。落英紅錦碎,狂絮白氈鋪。試問江南信,歸帆至自吳。
亭子建在林巒之上,春天歸來,景象一片明朗。江面晴朗,小孩子在水中嬉戲,田野溫暖,老人在田里耕種。柔弱的柳枝難以承受風力,飄蕩的游絲撩動著客居之人的情思。想要歸去卻無法成行,憂愁地聽著杜鵑的啼鳴聲。山野的興致讓詩興飄逸,春日醉酒需要美酒來扶持。與才俊一同登山臨水,瀟灑談笑,不受拘束。日落時分,金色的云霞收卷,江水翻騰,如雪浪鋪展。閩山又到了寒食節,何時才能回到東吳。亭子建在天邊,春天的景物在視野中格外明晰。客居的興致寄托在詩酒之中,我喜愛那垂釣耕種的閑適生活。帶露的花朵好像含著怨恨,風中的柳枝自然地飽含深情。為什么子規鳥,故意發出讓人腸斷的叫聲。亭子建在險峻之地,好像有百神扶持。江面平靜,群鷗聚集,天空中一只鶚獨自飛翔。飄落的花瓣如紅錦破碎,狂飛的柳絮像白氈鋪展。試問來自江南的消息,歸帆是否已從吳地歸來。
表:之上。
稚子:小孩子。
禁:承受。
游絲:飄蕩在空中的蛛絲。
春酲:春日醉酒后的困倦。
俊哲:才俊賢哲之人。
不羈孤:不受拘束的孤獨之人。
子規鳥:即杜鵑鳥。
鶚:一種猛禽。
落英:落花。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從詩中“閩山又寒食,何日到東吳”可以推測,詩人當時客居閩地,正值寒食節,心中思念著東吳故鄉,在這樣的心境下創作了此詩。
這首詩主旨圍繞客居思鄉之情展開。其突出特點是寫景細膩生動,借景抒情,將春日之景與內心愁緒巧妙融合。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沒有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較高的寫景抒情能力。
五蓂開端莢,百草斗香苕。
南海之濱,兔生兩角。幕阜之頂,磽磽確確。從十年游,腳跟皴剝。討甚機鋒,七錯八錯。
湖石玲瓏,苔枝偃蹇,朝來庭院寒峭。碎點輕黃,橫簪高髻,最識道家妝好。水仙為伴,彷佛見、藐姑風貌。宮鏡愁窺,半額傳真,試將分照。簾幕翠鉤四繞。獸爐溫、綺筵開了。回憶巡檐孤詠,索伊同笑。密綴金鈴恨小。怕未似、春幡護花巧。錯認狂蜂,幽香自抱。
茶甌紗帽慣迎賓,不是詩人即道人。細雨斜風君莫出,綠云門外有紅塵。
春灼灼。濃艷豈真關命薄。不信東風惡。明月悠悠露井,曉日盈盈霞萼。卷上珠簾金絡索。莫負東風約。
逌然誰識坐忘心,擁褐無言閉息深。庭竹自搖人語寂,終朝相對祗胎禽。
何人更得通天帶,謀合君心只晉公。
鐵牛奔入玉麟隊,自古無雙今一對。脫體堂堂呈似伊,有眼無口如何會。
狂游不覺曉寒侵。疏雨霽園林。電逐虹流,樂催狐步,舞向月西沈。提攜嬌女扶肩立,人在畫堂陰。射覆占燈,斗棋分局,還似少年心。
昨日花開,今朝重五。紗窗酸透江南雨。新聲誰唱玉團兒,風光都被芳心醋。斛到明珠,擘來晶顆。是他本色鐘情處。試參濃笑歡喜禪,果然多子非情誤。
珠簾玉柵綺羅叢,猶有承平京洛風。飲罷歸來游騎少,一庭明月夜方中。
憶見紅茵起襪塵,十年相遇浙河津。慇勤怪我凋雙鬢,不似花枝卻耐春。
曾戴花冠入東魯,又攜角杖到西乾。惡嫌黃檗無多子,笑許韶陽爛漫禪。
五日看花憐并葉,今朝斗草得宜男。
楚國茱萸月,吳吟梨栗船。遠游無定所,高臥是何年。浪卷紛紛葉,檣沖澹澹煙。去心還自喜,廬岳倚青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