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嬌 其十六 五和
隆乾間事,兩翁有、手澤遺編曾紀。余掌蘭臺修纂到,景定初開忠邸。抔起復麻,奮涂歸筆,嚼碎張巡齒。德音猶在,非卿何足語此。
老來茲事都休,問門前賓客,今朝來幾。達汝空函,投伊大甕內,誰曾提起。丹汞灰飛,黃粱炊熟,跳出槐宮里。兒童不識,禿翁定是誰子。
隆乾間事,兩翁有、手澤遺編曾紀。余掌蘭臺修纂到,景定初開忠邸。抔起復麻,奮涂歸筆,嚼碎張巡齒。德音猶在,非卿何足語此。
老來茲事都休,問門前賓客,今朝來幾。達汝空函,投伊大甕內,誰曾提起。丹汞灰飛,黃粱炊熟,跳出槐宮里。兒童不識,禿翁定是誰子。
隆興、乾道年間的舊事,兩位前輩留有親手編纂的遺著記載。我曾在秘書省參與修纂,正值景定初年忠王府初開之時。緊急起用官員的詔書,奮筆疾書的歸朝之筆,如張巡嚼碎牙齒般的忠貞。皇帝的詔令猶在耳邊,除了你還有誰值得訴說這些。老來這些事都已罷休,問門前賓客,今日來了幾個。送你空信,投入大甕之中,誰曾提起。丹汞灰飛煙滅,黃粱飯已煮熟,跳出了槐安國的虛幻。兒童不認識,這禿頭老翁到底是誰家的老人。
隆乾:宋孝宗隆興(1163-1164)、乾道(1165-1173)年號,代指孝宗朝舊事。
蘭臺:漢代宮廷藏書處,此指宋代秘書省,掌修史。
景定:宋理宗趙昀年號(1260-1264)。
抔起復麻:指緊急起用丁憂官員的詔書(古代詔書用麻紙書寫)。
張巡齒:用安史之亂中張巡守城時嚼齒盡碎的典故,喻忠貞不屈。
丹汞灰飛:丹砂燒煉的丹藥化為灰燼,喻求仙無成。
黃粱炊熟:化用“黃粱一夢”典故,喻人生虛幻。
槐宮里:典出《南柯太守傳》,喻人生如蟻穴之夢。
此詞為和韻之作(“五和”指第五次唱和),約創作于宋末。作者或親歷秘書省修史,見證景定年間政局變動,晚年退居,面對南宋衰微,借追述孝宗朝舊事與個人經歷,抒發世事變遷、人生虛幻之嘆。
全詞以歷史記憶為經,個人境遇為緯,通過典故與對比,既展現對忠義精神的追慕,又揭露晚年被冷落的現實,最終歸于人生如幻的哲思,是南宋遺民詞中感慨時世與生命的典型之作。
孤村落日殘霞,輕煙老樹寒鴉,一點飛鴻影下。青山綠水,白草紅葉黃花。
春山暖日和風,闌干樓閣簾櫳,楊柳秋千院中。啼鶯舞燕,小橋流水飛紅。
千頃山中月,三黃頂上云。 相看無一語,今日喜逢君。
云收雨過波添,樓高水冷瓜甜,綠樹陰垂畫檐。紗廚藤簟,玉人羅扇輕縑。
一聲畫角譙門,半庭新月黃昏,雪里山前水濱。竹籬茅舍,淡煙衰草孤村。
朱顏漸老,白發添多少?桃李春風渾過了,留得桑榆殘照。 江南地迥無塵,老夫一片閑云。戀殺青山不去,青山未必留人。
黃蘆岸白蘋渡口,綠柳堤紅蓼灘頭。雖無刎頸交,卻有忘機友,點秋江白鷺沙鷗。傲殺人間萬戶侯,不識字煙波釣叟。
自君之出矣,紅顏轉憔悴。思君如明燭,煎心且銜淚。 自君之出矣,明鏡罷紅妝。思君如夜燭,煎淚幾千行。
酷暑天,葵榴發,噴鼻香十里荷花。蘭舟斜纜垂楊下,只宜輔枕簟向涼亭披襟散發。
裂石穿云,玉管宜橫清更潔。霜天沙漠,鷓鴣風里欲偏斜。鳳凰臺上暮云遮,梅花驚作黃昏雪。人靜也,一聲吹落江樓月。
忘憂草,含笑花,勸君聞早冠宜掛。那里也能言陸賈?那里也良謀子牙?那里也豪氣張華?千古是非心,一夕漁樵話。
長醉后方何礙,不醒時有甚思。糟腌兩個功名字,醅渰千古興亡事,曲埋萬丈虹霓志。不達時皆笑屈原非,但知音盡說陶潛是。
明姿靚服嚴妝乍,垂手亭亭儼圖畫。 女伴當窗喚不應,還疑背面秋千下。 嬌癡小妹忽驚啼,懊惱春宵睡似泥。 何刻停燈開鈿匣,幾時響屟度樓梯。 肌膚到此真冰雪,頹玉俄俄扶不得。 素頸何曾著嚙痕,卻教反縛同心結。 紅絲交結為誰容,約髻安花次第工。 應愛自看妝鏡里,豈須人見影堂中。 千春不改凝酥面,媚眼微舒若流盼。 侯娘怨句鬼先知,玉兒艷質人猶羨。 當時犀纛定沉埋,繡襪何人拾馬嵬。 乞取卿家通替樣,許盛銀液看千回。 萬轉千回負此生,枉將偷嫁占虛名。 周郎已誤難重顧,哭殺廚東阮步兵。
雪中問法傳宗印,日暮裁詩變楚騷。 香積諸天修凈供,蒲茸三殿賜新袍。 夜禪錫駐青鴛剎,曉渡杯陵白露濤。 參罷虛堂惟宴坐,風松露桂海蟾高。
戲仿曹娥把筆初,描花手法未生疏。 沉吟欲作鴛鴦字,羞被郎窺不肯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