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籃婦贊二首 其一
行步輕盈,
梳裝濟楚。
示大慈悲,
救眾生苦。
智眼堪憐盡不明,
只道籃中賣錦鱗。
行步輕盈,
梳裝濟楚。
示大慈悲,
救眾生苦。
智眼堪憐盡不明,
只道籃中賣錦鱗。
步伐輕盈,梳妝整齊。展現大慈大悲的心懷,解救眾生的苦難。可悲眾生智慧之眼未開,只看到竹籃中售賣的美麗魚兒。
濟楚:整齊、漂亮,形容裝扮得體。
示:展現、顯示。
智眼:佛教用語,指能洞察真理的智慧之眼。
錦鱗:代指美麗的魚,此處指魚籃中所盛之物。
堪憐:值得憐憫,此處含“可悲”之意。
魚籃婦源自佛教“魚籃觀音”傳說,觀音常化身為賣魚女子度化眾生。此贊或為闡釋觀音救度的方便示現而作,反映佛教“以俗入真”的傳播理念,具體背景可能與詩人對佛教的理解及民間信仰相關。
全詩通過刻畫魚籃婦的輕盈儀容與救苦本心,揭示佛法慈悲的普世性,批判眾生只見表象的無明。語言質樸,意象生動,是佛理詩中“以事喻理”的典型之作。
亭午羲和駐火輪,開門嘉樹庇湖??。
行來賓客奇茶味,陶家豈是無詩酒,公退堪驚日已曛。
謝家山水屬君家,曾共持鉤擲歲華。
竹里竹雞眠蘚石,
昨日西風動歸思,滿船涼葉在天涯。
日照香塵逐馬蹄,
風吹浪濺幾回堤。
無窮羅綺填花徑,
只緣頻燕蓬洲客,
引得游人去似迷。
千千鐵騎擁塵紅,去去平吞萬里空。
宛轉龍蟠金劍雪,
只有河源與遼海,如今全屬指麾中。
傾朝朱紫正駢闐,紅杏青莎映廣筵。
不道樓臺無錦繡,日暮驊騮相擁去,幾人沉醉失金鞭。
擲下離觴指亂山,趨程不待鳳笙殘。
花邊馬嚼金銜去,
殷勤莫厭貂裘重,恐犯三邊五月寒。
低著煙花漠漠輕,正堪吟坐掩柴扃。
亂沾細網垂窮巷,
霽來還有風流事,重染南山一遍青。
春日皇家瑞景遲,東風無力雨微微。
六宮羅綺同時泊,
輸他得路蓬洲客,紅綠山頭爛醉歸。
帝念瓊枝欲并芳,星分婺女寄仙郎。
鸞從闕下雖辭侶,
即看龍虎西歸去,便佐羲軒活萬方。
建元看別上元燈,處處回廊斗火層。
珠玉亂拋高殿佛,無限喧闐留不得,月華西下露華凝。
懶修珠翠上高臺,
眉月連娟恨不開。
縱使東巡也無益,
君王自領美人來。
何處狂歌破積愁,攜觴共下木蘭舟。
綠泉濺石銀屏濕,
一年一電逡巡事,不合花前不醉游。
野亭歌罷指西秦,避俗爭名興各新。
碧帶黃麻呈縹緲,可惜人間好聲勢,片帆羸馬不相親。
流落常嗟勝會稀,故人相遇菊花時。
鳳笙龍笛數巡酒,
長楊羽獵須留本,開濟重為闕下期。
深鎖雷門宴上才,
旋看歌舞旋傳杯。
黃金???當筵睡,
小儒末座頻傾耳,
只怕城頭畫角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