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茂樓
秦山渭水尚悠悠,
如何草樹迷宮闕。
繁華朱翠盡東流,
唯有望樓對明月。
秦山渭水尚悠悠,
如何草樹迷宮闕。
繁華朱翠盡東流,
唯有望樓對明月。
秦嶺的山巒和渭水依舊悠悠流淌,為何如今草木卻掩蔽了宮闕。往昔的繁華與美人都已隨流水逝去,唯有這望樓孤獨地對著明月。
秦山:指秦嶺山脈。
渭水:即渭河,是黃河的最大支流。
朱翠:指穿著華麗的美人,也代表繁華景象。
推測此詩創作于朝代更迭或歷史變遷之后,詩人目睹曾經繁華的宮闕如今被草木掩蔽,感慨世事無常,于是寫下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感慨歷史興衰,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對比鮮明。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太知名,但體現了詩人對歷史的思考和感悟。
玉露泠泠夜可憐。藕花香里月如煙。一段離愁無著處,抱琴眠。便在眼前猶是夢,不堪夢里更疑仙。天上人間同悵望,又今年。雙袖郎當染淚波。人間亦自有天河。今夜露涼新月瘦,肯來么。千古難償兒女債,一生偏是別離多。修到神仙猶有恨,奈情何。一水迢迢夜氣寒。窺人眉月恰初彎。云鬢欲蓬羅袂冷,尚依欄。博得千秋今夜淚,果然天上勝人間。明歲雙星應笑我,與誰看。
卷中誰貌藍關雪,瘦馬凌兢寒切骨。阿湘遠來候馬前,低首擎拳赤腳熱。擁鞍相向殊慘情,神氣宛宛人欲生。瘴江囑語亦切至,掩吻哀哦如有聲。筆痕入素淡而媚,顧陸之間見能事。前人遺跡不易題,安得起公為畫記。
弭棹東溪步,尋詩北固游。大江空有月,多景已無樓。秋草埋香積,黃蘆覆故洲。不堪南入望,吳晉兩荒丘。
此身如幻病何傷,白日無人景自長。寄傲南窗容膝地,時時飛夢到羲皇。過檐赫日晝如燔,睡轉庭陰始一反。縱有諸人來問疾,毗耶居士已忘言。寄形一榻日蘧然,倚杖支頤髻指天。莫逆過門無子祀,時來鑒井自跰?。古椿朝菌已忘年,貧病寧須更問天。石彈不妨隨物化,自求鸮炙自應便。
翠擁如云竹,門開一徑深。成林常少日,接葉自多陰。山鳥時聞囀,風蟬忽聽吟。把書閒讀處,涼籟覺心清。
黃衢成黑道,靈兔惑妖蟆。祗恐瓊宮女,隨風落別家。霓裳中夜歇,鼓角萬方嗟。鉛粉輕磨鏡,清光應更加。
憶汝何時見,愁眉此日舒。別來三換歲,誦得幾多書。字稍堪拈出,翁今喜有馀。阿鴻才弄筆,相對想軒渠。
青蓋行春踏雁沙,連山舊燒起新芽。馬蹄何處窮馀興,猶有溪山一樹花。
游子廿年來故鄉,里閭訪舊半存亡。買羊上冢逢寒食,騎鶴纏腰對艷陽。花信風高紅雨急,濠梁水暖白魚長。江南父老臨門待,帶得親知字幾行。
蒼松古柏伴孀居,苦節艱難二十馀。寶匣流塵朝鏡掩,青燈照影夜窗虛。承歡喜見斑衣樂,介壽還驚白發疏。遙想高堂調膳后,春風花外度輕車。
從心祥鳳,振羽來儀,恍如歌如夢。江南江北,閱世事,榮辱窮通與共。康成漸老,傳與注、誰堪伯仲。算四堂、身后何人,能解蒼頡正統。回眸日月光華,恰五度青春,風雅兼頌。辭章翰墨,從此后,嶺表名庠持弄。謹研甲骨,繼絕學,千秋堪用。三鑒齋、字里枰間,道藝都承周孔。
掖庭嬌幸在蛾眉,爭用黃金寫艷姿。始言恩寵由君意,誰謂容顏信畫師。微軀一自入深宮,春華幾度落秋風。君恩不惜更衣處,妾貌應殊畫壁中。聞道和親將我撇,選貌披圖遍宮掖。圖中容貌既不如,選后君王空悔惜。始知王意本相親,自恨丹青每誤身。昔是宮中薄命妾,今成塞外斷腸人。九重恩愛應長謝,萬里關山愁遠嫁。飛來北地不勝春,月照南庭空度夜。夜中含涕獨嬋娟,遙念君邊與朔邊。毳幕不同羅帳日,氈裘非復錦衾年。長安高闕三千里,一望能令一心死。秋來懷抱既不堪,況復南飛雁聲起。
振衣崔嵬千仞峰,大鵬直上九霄沖。蘇湖教鐸規模別,沂水春風樂事同。天地經常憑作主,棟梁榱桷看收功。名園萬紫千紅境,攜我同觀錦繡叢。
遙峰寫十洲,列岫環四象。茂樹覆茆亭,曲檻開方丈。靜觀得化機,妙適恣幽賞。春風澹澹生,旭日曈曈敞。花鳥可自娛,景色覺來爽。嵇阮足舒嘯,求羊日來往。令名高著作,吾道存景仰。
雨后春風拂面和,江涵晴日弄微波。一帆煙景侵衣薄,兩岸山光入棹多。行篋怕添新薏苡,故園仍長舊藤蘿。十年宦海真成夢,好把宮袍換芰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