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流子 為鹿城李三一壽 掖門感舊
咸陽三月火,新宮起、傍鎖舊莓墻。見殘甓廢磚,何王遺構,荒薺衰草,一片斜陽。
記當日,文華開講幄,寶地正焚香。左相按班,百官陪從,執經橫卷,奏對明光。
至尊微含笑,尚書問大義,共退東廂。忽命紫貂重召,天語瑯瑯。
賜龍團月片,甘瓜脆李。從容晏笑,拜謝君王。
十八年來如夢,萬事凄涼。
咸陽三月火,新宮起、傍鎖舊莓墻。見殘甓廢磚,何王遺構,荒薺衰草,一片斜陽。
記當日,文華開講幄,寶地正焚香。左相按班,百官陪從,執經橫卷,奏對明光。
至尊微含笑,尚書問大義,共退東廂。忽命紫貂重召,天語瑯瑯。
賜龍團月片,甘瓜脆李。從容晏笑,拜謝君王。
十八年來如夢,萬事凄涼。
咸陽三月燃起大火,新宮殿建起,旁邊是鎖著舊莓苔的墻。只見殘磚廢瓦,不知是哪位君王遺留的建筑,荒草在一片斜陽中。記得當日,在文華殿開設講席,寶地中正焚香。左相依照班次排列,百官陪同跟從,手持經書展開書卷,在明光殿奏對。皇上微微含笑,尚書詢問大義,一起退到東廂。忽然命穿紫貂裘的人再次召見,皇上言語清朗。賞賜龍團茶、月片茶,還有甘瓜脆李。君臣從容談笑,拜謝君王。十八年過去如一場夢,萬事都顯得凄涼。
咸陽三月火:化用項羽火燒咸陽宮典故,這里指宮殿遭破壞。
甓(pì):磚。
遺構:遺留的建筑。
講幄:講席。
寶地:指宮殿。
左相:官職名。
執經:手持經書。
奏對:臣子回答皇帝的問題。
明光:漢代宮殿名,這里借指宮殿。
至尊:指皇帝。
龍團月片:指珍貴的茶。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從詞中‘十八年來如夢’推測,可能是作者在經歷了十八年的世事變化后,回憶起曾經在宮殿中的輝煌場景,結合當時宮殿的破敗之景而創作。當時可能社會動蕩,王朝興衰交替,作者借此表達對時光流逝和世事無常的感慨。
這首詞主旨是感慨世事變遷,今昔對比強烈是其突出特點。以回憶昔日宮殿的熱鬧場景與眼前的荒涼破敗形成反差,抒發滄桑之感,在反映社會變遷和人生感慨方面有一定文學價值。
滄海蓬萊手可招,雪深環佩響瓊瑤。山翁倚杖溪頭立,野水春來急似潮。
白發垂堂日,朱筵獻壽時。能招萬里客,來上百年卮。黃竹歌偏遠,斑斕舞未遲。余為彤管賦,千載列風詩。
滿篋陳辭豈可封,騷人興會每相逢。如鹽入水都堪愧,揖謝江西老祖宗。
筍輿放下倦騰騰,睡倚胡床撼不應。櫸柳細花吹面落,誤揮團扇撲飛蠅。
爾之降祥,首于京師。綸扉退食,聞禮聞詩。藜火流輝,脈望隃麋。苑樹宮云,式是瞻依。
寄語襄陽兒,莫唱銅鞮曲。春風吹潑醅,漢水年年綠。
金水河環萬歲山,客中隨友看朝班。風雷變化魚龍海,日月東西虎豹關。石炭晨炊倉米老,土床寒酌甕醪慳。慈親應有門閭望,捧得天書及早還。
檜壑泉垂朝雨后,冰簾一片誰收。兩髯閑坐古磯頭。回頭頻指點,飛雪灑清秋。白羽停揮涼意透,冷光晴射雙眸。夕陽不盡古今愁。伯牙弦上趣,曾遇賞音不。
桂子三秋七里香,麥云九夏兩岐秀。雞舌五年千載棗,菊英九日萬齡黃。君臣燕衎升平際,屬句論文樂未央。
蒼幘滃沈霧,白氎垂虛泉。歸帆信流水,萬襟同澹然。
等個魚兒久未逢,滿船明月一絲風。離鉤三寸誰開口,打落掀天白浪中。一橈打省猶回首,露布須收人與船。不著釣絲牽老會,卻留戽斗付龍眠。
冷雨幽窗不可聽,挑燈閑看牡丹亭。人間亦有癡于我,豈獨傷心是小青!
草堂無事起常遲,閑愛逢春靜愛詩。十日濃陰常帶雨,一池空碧漫生漪。青回院柳鶯猶澀,開到園花蝶未知。三尺短墻君共我,韶光如此合分誰。
書生何事妄談兵,烽火連天百感并。卻笑雁門一線窄,前人爭過后人爭。
云去雪壑明,云來雪壑陰。不從雪壑游,不知雪壑心。家世本鐘鼎,志愿在山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