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陳生三首 其三
掛卻衣冠把釣綸,那知藏拙未全真。
馀生意態無相顧,未死工夫有自新。
弦絕誰傳流水曲,瑟希曾對舞雩春。
晚交況得陳丘子,不但波瀾子建親。
掛卻衣冠把釣綸,那知藏拙未全真。
馀生意態無相顧,未死工夫有自新。
弦絕誰傳流水曲,瑟希曾對舞雩春。
晚交況得陳丘子,不但波瀾子建親。
掛起官服拿起釣竿去隱居,卻不知想藏拙也未能做到完全的真實。余生的意態已無人關注,未死之前還可努力自我更新。琴弦斷絕了,誰能再彈奏出《高山流水》那樣的曲子,就像曾點在舞雩臺下從容面對春天。晚年還能結交到陳丘子這樣的朋友,他不僅才情如曹植般有波瀾。
掛卻衣冠:指辭官隱居。釣綸:釣魚的絲線,代指釣魚,象征隱居生活。
藏拙:隱藏自己的短處,不使外露。全真:保全本性。
意態:神情態度。
弦絕誰傳流水曲:用“高山流水”典故,俞伯牙彈琴,鐘子期能領會其志在高山、志在流水,鐘子期死后,伯牙破琴絕弦,不再彈琴,這里指知音難覓。
瑟希曾對舞雩春:“瑟希”出自《論語·先進》中曾點“鼓瑟希,鏗爾,舍瑟而作”,描繪曾點在舞雩臺下從容談自己的志向,體現一種悠然自在的境界。
陳丘子:指陳生。
波瀾:形容詩文富有氣勢、才情。子建:曹植,字子建,三國時期著名文學家,以才高著稱。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中“掛卻衣冠把釣綸”可知詩人已辭官隱居。當時可能社會環境相對復雜,詩人在經歷官場后選擇隱居。創作此詩時,詩人心境既有對過往的反思,也有對未來的期許,遇到陳生這樣的朋友更讓他感到欣慰。
這首詩主旨圍繞詩人隱居生活展開,表達了其復雜心境。其突出特點是用典豐富,增添文化內涵。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力有限,但展現了詩人特定時期的思想情感和文學才華。
林館高極爽,微風送夏涼。長席敷花艷,空壇飄蕙香。檐蛛忽墜網,園蜂尚棲房。臨尊復延詠,因茲消日長。
根固源澄宜鎖戶,清清堅守深洞。轉加溫暖,悉屏嚴凝寒凍。別是風流雅致,頓知得、超升管中。得自然、開悟長生,遇玉花、正好拈弄。元初本有真靈,明明處,這回搜見鉛汞。便令結就,一粒金丹堪貢。顯現祥光瑞耀,更來往、隨鸞引鳳。十洲三島神仙,喜慶迎共羾。
暫綴鹓班馬首東,桃花色借錦袍紅。鞭揮上苑三眠柳,圭捧深宮半葉桐。飛蓋兔園歌夜雪,鳴珂燕市動春風。漢家金匱資良史,好奏諸儒白虎通。
觚棱照日山藏殿,鑒影沉煙柳拂堤。蘆葦叢深舟忽到,水禽驚起繞林啼。
漠漠春天雨,冥冥晚樹花。山云迷客路,海燕落人家。濁酒聊生計,狂歌任歲華。異時懷杜甫,老病滯三巴。
啼哭緣何事,淚如珠子顆。應當有別離,復是遭喪禍。所為在貧窮,未能了因果。冢間瞻死尸,六道不干我。
茂林斑若錦,秀巘矗如屏。底處供登覽,闌干在杳冥。
苦冰潔檗是行藏,一節無求老更剛。好在縉紳師儉德,尚馀閭里說謙光。陰功隱秘天應錄,遺訓丁寧世共傷。勿謂不身嘗報施,故應遺澤在諸郎。
東山削出翠芙蓉,西壑?砑貯雪風。人說魏王曾避暑,殿基猶是舊離宮。
黃金臺上云依依,黃金臺下水沵沵。臣今萬里去,辛苦安可辭。但愿陛下壽萬歲,使臣萬里無遺思。祖宗洪業際天地,尺地皆土,人咸臣之。斬刈流徙,惟上所為。遐方炎炎,有肉不可食,有酒不可卮。況臣侍從邇文墀。心之彷徨豈在此,惟愿陛下有長期。陛下神圣古帝少,臣心不為遐方老。
正氣驅人呼不回,兩年看遍故山梅。洞庭春水連天碧,又見危檣破浪來。
遺情極像白拈神,仙與吟翁意氣真。月曉憶同林外飲,酒醒愁恨曲中人。荒溪獨照山初靜,寒影相持雪亦塵。每惜半檐風露重,起披玉毳伴瓊春。
杞菊苗香雨足時,芼羹千載憶天隨。食盤近覺魚蝦貴,勿笑吳傖啖逐夷。
茫茫煙水片帆輕,學得陶朱變姓名。芳草樓臺歌子夜,梨花村店過清明。莫愁湖送當年槳,瓜步江流六代聲。欲作封題還自懶,知君今去石頭城。
名園無雜卉,幽窗對高梅。晴艷微流席,寒香暗繞杯。的皪花間雪,參差枝上苔。歲歲春風首,瞻詠此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