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寅秋拜先王父墓下
郁郁松楸蔭墓田,愴懷往事淚潸然。
請纓慷慨終童志,賦鵩沉淪賈傅年。
鉤黨竟成三字獄,招魂欲叩九重天。
孤忠未返遼東鶴,俎豆聊分江夏賢。
郁郁松楸蔭墓田,愴懷往事淚潸然。
請纓慷慨終童志,賦鵩沉淪賈傅年。
鉤黨竟成三字獄,招魂欲叩九重天。
孤忠未返遼東鶴,俎豆聊分江夏賢。
郁郁蒼蒼的松樹和楸樹遮蔽著墓地,想起往事悲從中來,淚水潸然而下。我懷著終軍那樣慷慨請纓的壯志,卻像賈誼一樣在失意中虛度年華。東林黨人竟遭遇如岳飛般的冤獄,我想為他們招魂,直叩九重天門。孤忠之人未能像遼東鶴一樣歸來,只能暫且像祭祀江夏賢士一樣祭祀他們。
松楸:松樹與楸樹,常種于墓地。
愴懷:傷心懷念。
請纓:終軍向漢武帝請求給他長纓,要縛住南越王,押送到皇宮門前,后指主動請求擔當重任。
賦鵩:賈誼曾作《鵩鳥賦》,抒發懷才不遇的感慨。
鉤黨:相牽連為同黨。
三字獄:指岳飛被秦檜以“莫須有”罪名陷害。
九重天:指帝王居住的地方。
遼東鶴:傳說遼東人丁令威學道成仙,化鶴歸來。
俎豆:祭祀、奉祀。
江夏賢:指東漢黃香,江夏安陸人,以孝聞名。
“戊寅”為1638年,當時明朝政治腐敗,東林黨人與閹黨斗爭激烈,東林黨人遭受迫害。詩人拜祭先王父墓,觸景生情,回憶起東林黨人的遭遇和自己的壯志未酬,寫下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借拜祭先王父墓,抒發對東林黨人冤獄的悲憤和自身的感慨。其特點是用典豐富,情感深沉。在文學史上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現實和文人的思想情感。
天泓雪霤蔭寒松,圣母祠前可鑒容。水利萬家豐稻畝,山靈千古壯桐封。司炎政虐連云稼,使憲情深望雨農。一灑甘霖遍寰宇,泉關呼起抱珠龍。
禪門泊將氣如云,江北江南把要津。莫怪林眾閑未待,掃除佛祖要當人。
渭南涇北已三遷,水旱縱橫數頃田。四十二年居陜右,老年生計似初年。
堤草裊空垂露眼,渚浦穿浪湊煙芽。晴樓談罷山橫黛,夜局棋酣燭墜花。
華鐙轉電。正場定夜初,歌簾齊卷。勝國舊聞,彤史新編增悽婉。瀛臺當日龍潛伴。問誰賦、長門幽怨。馬嵬前事,環兒縊頸,未深家難。零亂。啼珠被面。又爭料、萬古慈恩終斷。如訴昊蒼,不及黃泉毋相見。梨園子弟同煙散。祗閒話、隨人重看。漫教鼉鼓催更,夢痕自短。
結屋人煙外,云生谷口迷。早花江上發,春鳥峽中啼。水立燃犀渚,風翻飲虎溪。林間采蒼耳,閑去一攀躋。不識求仙意,渾忘入海年。山明春鏡里,江動畫樓前。云重崖成滴,雨微花欲燃。知音百年后,不欲間時賢。
梅壓滄浪密復疏,臨流幾度濯緌絇。侯封富貴歸千首,身計行裝掛一壺。文飲暫教吾輩共,騷壇誰道我軍孤。汾亭洗盡箏琵耳,重理絲桐縆老梧。
欲把青空一色糊,集先維霰作花疏。寸馀凝積常年有,尺許堅牢自昔無。粉陣成圍攢戲蝶,鹽車疑覆失前驢。新吟便是有聲畫,何必鵝溪寫作圖。
欲鑄紅爐百煉金,先煩廣結眾人心。刀山劍樹長年苦,好為勞生發妙音。佛手遮不得,人心自等閑。
不堪煩暑病荒城,六月翛然寓野亭。珍重南山且歸去,再來相望雨中青。
君釣秋江月,我耕秋谷云。逃名君笑我,伴食我慚君。老我素多病,壯君高出群。何時各歸去?云月總平分。
畫檐蛛網漾晴絲。繭蝶肯相隨。可人韻態百般宜。久久耐人思。絳唇的皪鬢云垂。歌罷小矜持。芙蕖浥露裊清池。比并不如伊。
杜甫家何在,元龍氣未平。長城千萬里,春雪斷人行。落日皆為客,中原獨遠征。桃花江岸發,未忍說無情。雪消檣燕語,汗漫涉江沱。芳草依天盡,春風入海多。瘡痍殊未了,煙景欲如何。忽聽龜茲曲,無心子夜歌。多念驚新歲,長貧畏遠行。平生多感激,恩怨未分明。辛苦安眠少,饑寒得句清。甲兵滿關隴,道路最堪驚。
自憐數米續晨炊,饑火空時萬想虛。富貴由來如夢鹿,江湖是處可羹魚。風輪歲月催人老,水鏡襟懷與世殊。書信柴胡俱不到,空慚多病馬相如。
風泉盈耳鬢斑斑,林下幽窗對萬山。婦子職修簟食足,病身何幸亦安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