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平二十日移居經史卷 其三
摩挲碑碣手頻揩,遺址重尋賚硯齋。
前輩風流吾豈及,小園花木近猶佳。
嶙峋石骨高于屋,瀲滟波紋綠到階。
最喜數椽臨水筑,紅蠻格子早安排。
摩挲碑碣手頻揩,遺址重尋賚硯齋。
前輩風流吾豈及,小園花木近猶佳。
嶙峋石骨高于屋,瀲滟波紋綠到階。
最喜數椽臨水筑,紅蠻格子早安排。
我不斷摩挲著碑碣,還頻頻擦拭雙手上的灰塵,重新尋覓經史卷所在的賚硯齋遺址。前輩們的風流韻致我哪里趕得上,不過這小園里的花木近來依舊十分美好。嶙峋的石頭比屋子還要高,瀲滟的波紋一直綠到臺階邊。我最喜愛那幾間臨水而建的屋子,紅色的蠻式格子窗早已安排好了。
摩挲:用手撫摸。
碑碣:圓首的碑稱碑,方首的碑稱碣,這里泛指碑石。
賚硯齋:可能是一個特定的齋名,為經史卷所在之地。
風流:這里指前輩們的風度、氣韻。
嶙峋:形容山石峻峭、重疊。
瀲滟:形容水波蕩漾的樣子。
數椽:幾間屋子。椽,放在檁上架著屋頂的木條。
紅蠻格子:可能指帶有特定風格(蠻式)的紅色格子窗。
由于缺乏具體信息,推測嘉平可能是某個年號,二十日為具體日期。詩人在這一天移居經史卷相關之地,可能是在整理經史資料過程中,來到賚硯齋遺址,看到周邊景色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詩人或許對歷史文化有所思考,對自然之美也有敏銳的感知。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前輩的追慕和對自然與居所的喜愛。其特點是景中含情,借景抒情。在文學上雖可能沒有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對生活的熱愛。
傍海臺樓鄰月姊,橫江帆席藉風姨。甘心分馂當年詆,妙手通財此日攜。
春到池塘草自青,飛花時度破窗欞。恨無好句追顏謝,賴有鳴蛙鼓吹聽。
客中明日逢初度,回首令人嘆式微。百歲又看添賤齒,一尊誰與壽慈闈。遣懷聊復頻敲句,會客何妨更典衣。馬有青芻奴白飯,早來相就莫相違。
玉壘干戈里,珠崖戰斗邊。花狂春似火,國破路如天。澗水散成雨,松枝幽作煙。孤懷不可訴,人道悅云泉。
斂福于郊,逢時之泰。揭名日月,侔德覆載。自我作古,域中有大。永言保之,眉壽無害。
君家自有頭風藥,種在青青竹素園。此物但堪供暑啜,肯來相就發清言。
倚墻高樹落驚禽。小窗深。夜沈沈。酒醒燈昏,人靜更愁霖。惆悵行云留不住,攜手處,卻分襟。悠悠風月兩關心。擁孤衾。恨難禁。何況一春,憔悴到如今。最苦清宵無寐極,相見夢,也難尋。
屢試循良政,兼推干裕才。惠和綏列郡,風績振行臺。始見彤襜去,遄驚畫翣回。甘棠猶蔽芾,高隴已崔嵬。
祖帳天都樹色重,懸腰長鋏動芙蓉。游梁上客傳司馬,入洛群英艷士龍。五夜桃花朱桁落,三春楊柳白門逢。飛鴻咫尺平安報,奕葉泥金瑞氣濃。
道山亭下梅花村,坡仙作詩為招魂。明姿照人隔寒水,瘦影帶月欺黃昏。先生頗厭郡齋冷,持書晚約窺山園。松風吹香清人骨,地爐煙銷酒初溫。孤標已出群卉上,故遣雪意迷晴暾。和羹結子時較晚,先傳春色來衡門。天寒谷幽翠袖薄,豈知青鳥能傳言。明晨看花重有約,呼童掃石羅清尊。
東溫散晴旭,灌水浮嘉陰。良辰事修禊,我友欣盍簪。方池注清流,可以濯煩襟。一觴復一詠,暢情忘古今。
應飛熊佳兆,年共德,兩俱高。論少日才名,遐齡勁節,合擅中朝。文章在公余事,快筆端、云海□風濤。四海名卿奇士,百年齊入鈞陶。笑將經濟讓兒曹。萬事一秋毫。享內相尊榮,金蓮畫燭,宮錦朝袍。投壺雅歌文會,盡百杯、春色醉仙桃。好為升平強健,賓從東岱南郊。
午睡初醒緩注湯,一甌清露沃詩腸。疑君昔日探蟾窟,猶帶天邊桂子香。
八表同昏日,離群到海涯。人心換天地,世界謝繁華。自古難為國,何年更見家。昭蘇容萬類,細草亦生花。
我亦明朝初度晨,壯懷旅思一時新。半生圭竇頻看劍,此日清朝忝進身。愧以文章要寵祿,誓將忠孝答君親。詩成一笑公應和,如約還來與細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