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嘯臺同朱邦瑞訓導
逸士高蹤何處尋,空留石室倚云岑。
孤臺尚想煙霞色,哀壑疑聞鸞鳳音。
白日坐來蒼靄合,紅塵飛盡碧苔深。
君看衛水年年在,肯向儒門嘆陸沉。
逸士高蹤何處尋,空留石室倚云岑。
孤臺尚想煙霞色,哀壑疑聞鸞鳳音。
白日坐來蒼靄合,紅塵飛盡碧苔深。
君看衛水年年在,肯向儒門嘆陸沉。
哪里去尋覓逸士的高尚蹤跡,只留下那倚著高聳云山的石室。站在孤臺上還能想象當年煙霞的色澤,幽深溝壑中仿佛能聽到鸞鳳的鳴聲。白日里靜坐,四周蒼靄聚合,塵世的喧囂消散,碧苔長得很深。你看衛水年年都在流淌,怎會對著儒門的困境而哀嘆沉淪。
逸士:指隱居的人。
云岑:高聳入云的山峰。
煙霞色:指煙霞的色澤,代指逸士生活的環境。
哀壑:幽深的溝壑。
鸞鳳音:傳說中鸞鳳的鳴聲,象征高雅的聲音。
蒼靄:青色的云氣。
紅塵:指塵世、世俗。
衛水:水名。
陸沉:比喻國土沉淪,也指陷入困境。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可能是詩人與朱邦瑞訓導一同登上嘯臺,看到眼前的自然景象,聯想到古代逸士的事跡,從而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社會可能存在一定的文化氛圍和思想碰撞,詩人借此詩表達自己對人生、對儒門的思考。
這首詩主旨在于追尋逸士的高尚品格,借景抒情表達情感。其特點是意境清幽,語言典雅。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有限,但展現了詩人的文學素養和思想情懷。
荷葉高高荷蕊低,夕陽初落畫橋西。湖州士女來相接,爭擁蘭舟入霅溪。
有客乘舸自忠州,語不驚人死不休。念我能書數字至,悲君已是十年流。可憐懷抱向人盡,一辱泥途遂晚收。跨馬出郊時極目,春風回首仲宣樓。
劉項存亡指顧中,君臣未定各稱雄。早知鳥盡弓無用,未必殷勤謝蒯通。
卷落銀潢天漢涯,坐觀河伯勢雄誇。游人不識支機石,擬向津梁問客槎。
吳山重疊粉團高,有客晨興灑墨毫。百兩真珠難買得,越峰壓倒涌金濤。
三十年來侍禁庭,遷官又喜列名卿。朱衣象簡辭龍袞,疋馬雙旌出鳳城。望入秦關煙樹迥,路經漢畤暮云平。當年司牧稱毛仲,莫使前人獨□名。
余生夢寐在林泉,老眼披圖意豁然。可笑勞神不知止,咸陽何啻路三千。
黃埃兒啼夫死官,倦游逆旅心骨酸。深閨玉臂辱污賤,引斧落之身始安。紛紛五季窮爭戰,迎送君臣如驛傳。天將人紀付女英,貞節特從倉卒見。傷哉殘形忍顧雛,飲血仰天吊影孤。間關痛絕妾薄命,行止隨地哀征夫。征衣屢浣憂泥污,招魂不來迫曛暮。妾心自割臂可捐,腸斷從夫去時路。殘云低空沒棲烏,落月不照秋桑枯。泉流出山誓終始,取義寧顧千金軀。妾悲望鄉淚頻滴,兒戀母懷啼繞膝。一心抱恨向青天,他日山頭愿為石。
官居何以滌冥煩,喜有廳西北涉園。白日漸長公事少,紅英己盡葉陰繁。淥波似鏡池能照,巧舌如簧鳥解言。風景只隨人意好,昔賢何事厭湘沅。
霧閣云窗迤邐開,盈盈一水認蓬萊。三薰三沐蓮池里,恍奪空王雪藕胎。
南州高士出皇都,陰雨三旬匯若湖。一旦銓郎辭墨綬,滿朝臺諫伏青蒲。爾懷圣主恩猶渥,眾羨西原德不孤。再弼盛明他日事,眼前吾道在匡廬。
白雁悠悠水滿塘,柳陰蘆葉似人長。拂圖髣髴清溪上,斜日漁村駐野航。
今我樂矣,漸解塵緣。藏修還謐,始于今年。八十有六,十一師簽。同生之士,艾耄涸然。我孫森森,玉立滿前。仰憶宗祧,瓜瓞綿綿。升高有屐,臨流有船。邀我良友,矢我新篇。退休于室,守真尚玄。不忮于人,不求于天。詔爾后人,勿忘勿愆。
呼吸渾疑帝座通。浮空朵朵碧芙蓉。天開海市破鴻濛。落葉鏖風如逐北,連山趨海盡朝東。振衣直上最高峰。
一擊秦車水逆流,當年銳志復韓讎。偶因天地風云合,扶立炎劉四百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