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寒食書事
處處無煙火,人家似暫空。
曉林花落雨,寒谷鳥啼風。
故里芳洲外,殘春甸服中。
誰知獨西去,步步泣途窮。
處處無煙火,人家似暫空。
曉林花落雨,寒谷鳥啼風。
故里芳洲外,殘春甸服中。
誰知獨西去,步步泣途窮。
到處都沒有煙火,家家戶戶好像暫時空無一人。清晨的樹林中,花朵在雨中飄落,寒冷的山谷里,鳥兒在風中啼叫。故鄉(xiāng)遠在芳草萋萋的水洲之外,暮春時節(jié)我身處京畿之地。誰能知道我獨自西去,每走一步都悲嘆自己無路可走。
寒食:傳統(tǒng)節(jié)日,在清明節(jié)前一二日,這日禁煙火,只吃冷食。
暫空:暫時空無一人。
芳洲:長有香草的水中陸地。
殘春:暮春。
甸服:古代在王畿外圍,每五百里為一區(qū)劃,按距離遠近分為五服,其中離王畿最近的五百里區(qū)域稱甸服,這里指京畿之地。
途窮:無路可走,比喻處境困窘。
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寒食節(jié)是一個容易引發(fā)人思鄉(xiāng)之情的節(jié)日,詩人可能在京畿之地任職或漂泊,在寒食節(jié)這一天,看到周圍的景象,想起故鄉(xiāng),又感慨自己的處境,從而創(chuàng)作了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抒發(fā)詩人的思鄉(xiāng)之情和身世之感。以寒食節(jié)景象入筆,借景抒情,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無顯著地位,但展現(xiàn)了詩人在特定情境下細膩的情感表達。
雨晴江館洞云歸,桑落人家半掩扉。 好是癡翁真不俗,揮毫便作米元暉。
應是南枝向暖。那更青春未晚。竹外見紅腮,芳意與香撩亂。腸斷。腸斷。無奈東風獨占。
幾朝旌表映門閭,更賞林園入畫圖。 遷詔總宜名讓水,樹巢多恐是慈烏。 花迎客館清香遠,竹繞書堂氣節(jié)殊。 我直紫垣無路到,亂云芳草隔洪都。
高會蓬瀛振德音,崇賢同慶湛恩深。 瑞融云露飛宸翰,榮下煙霄飾禁林。 鳳藻環(huán)奇清擊石,龍文模琢麗雕金。 辭臣喜適逢時愿,睿眷殊敦好士心。 華照北門張級繡,秘逾東序敵球琳。 玉堂宴罷尤知幸,御牓天章豈易尋。
無名困螻蟻。 有名世所疑。 中庸難為體。 狂狷不及時。 楊惲非忌貴。 知及有余辭。 躬耕南山下。 蕪穢不遑治。 趙瑟奏哀音。 秦聲歌新詩。 吐音非凡唱。 負此欲何之。
纖云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shù)。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漠漠輕寒上小樓,曉陰無賴似窮秋。淡煙流水畫屏幽。 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寶簾閑掛小銀鉤。
霧失樓臺,月迷津渡。桃源望斷無尋處。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 驛寄梅花,魚傳尺素。砌成此恨無重數(shù)。郴江幸自繞郴山,為誰流下瀟湘去。
樹繞村莊,水滿陂塘。倚東風,豪興徜徉。小園幾許,收盡春光。有桃花紅,李花白,菜花黃。 遠遠圍墻,隱隱茅堂。飏青旗,流水橋旁。偶然乘興,步過東岡。正鶯兒啼,燕兒舞,蝶兒忙。(圍墻 一作:苔墻)
芳草年年惹恨幽。想前事悠悠。傷春傷別幾時休。算從古、為風流。 春山總把,深勻翠黛,千疊在眉頭。不知供得幾多愁。更斜日、憑危樓。
西城楊柳弄春柔,動離憂,淚難收。猶記多情、曾為系歸舟。碧野朱橋當日事,人不見,水空流。 韶華不為少年留,恨悠悠,幾時休?飛絮落花時候、一登樓。便作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
山抹微云,天連衰草,畫角聲斷譙門。暫停征棹,聊共引離尊。多少蓬萊舊事,空回首、煙靄紛紛。斜陽外,寒鴉萬點,流水繞孤村。(連衰草 一作:粘衰草;萬點 一作:數(shù)點) 銷魂當此際,香囊暗解,羅帶輕分。謾贏得、青樓薄幸名存。此去何時見也?襟袖上、空惹啼痕。傷情處,高城望斷,燈火已黃昏。
休去采芙蓉。秋江煙水空。帶斜陽、一片征鴻。欲頓閑愁無頓處,都著在兩眉峰。 心事寄題紅。畫橋流水東。斷腸人、無奈秋濃。回首層樓歸去懶,早新月、掛梧桐。
鳳城春淺,寒壓花梢顫。有約不來梁上燕,十二繡簾空卷。 去年共倚秋千,今年獨倚闌干。誤了海棠時候,不成直待花殘。(獨倚 一作:獨上)
三萬六千頃,玉壺天地寒。庾嶺封的皪,淇園折瑯玕。漠漠梨花爛漫,紛紛柳絮飛殘。直疑潢潦驚翻,斜風溯狂瀾。 對此頻勝賞,一醉飽清歡。呼?童翦韭,和冰先薦春盤。怕東風吹散,留尊待月,倚闌莫惜今夜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