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物詩 其三
休將憔悴感生平,
眼底榮枯頗不驚。
萬蠟高燒終是夜,
一燈孤對也能明。
休將憔悴感生平,
眼底榮枯頗不驚。
萬蠟高燒終是夜,
一燈孤對也能明。
不要用憔悴之態感慨一生,眼前的興衰榮辱已不能讓我驚訝。即便無數蠟燭高燒,終究還是黑夜;獨自對著一盞孤燈,也能夠照亮。
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榮枯:草木的繁榮與枯萎,比喻人世的盛衰。
萬蠟高燒:眾多蠟燭燃燒,象征熱鬧、繁華的景象。
一燈孤對:獨自對著一盞燈,象征孤獨冷清。
由于缺乏具體信息,推測此詩可能創作于詩人經歷了人生起伏后,面對世俗的繁華與喧囂,內心已歸于平靜,從而寫下此詩表達自己的心境。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看淡人生榮枯,堅守自我的態度。其特點是通過鮮明對比和形象描寫闡述哲理,在文學上體現了詩人獨特的人生感悟和精神境界。
猩紅染就錦苞肥,解映金袍與繡衣。幾度醉吟芳樹下,渾疑夜燎續朝暉。
人生無百年,五十又過一。去者日以多,來者日以偪。情欲與寒暑,晝夜相剽賊。徒行已須杖,短發不任櫛。顧茲孱弱軀,那為久存物。一朝隨化盡,形容不復識。鐘生妙傳寫,為我聊把筆。傅染藉丹青,經營自胸臆。精神與形似,毫發無所失。端如鏡中影,恍若水底石。大均斯賦形,其理固莫測。孰知毫采功,妙奪造化力。我聞先正言,自治不外飾。求真既為妄,望久寧非惑。君看古人像,存者百無十。惟能慎厥修,庶幾為永則。
三十六陡,三十六陡,灘下水容易上水難。下水奔龍一日度,上水三十六日跛鱉升巖巒。侔劍戟,凌巉巖,下上失勢相摧殘。請君為謝商賈船,利不百倍何苦十五來興安。
赭袍紅映縷金衣,笑并花驄酒力微。試問六龍西幸日,有人曾侍翠華歸。
齊城笳鼓玉音開,漳水樓船素幔回。國運能堪傾棟廈,主恩已自徹泉臺。百身莫贖千秋淚,萬事空悲一代才。忍聽雍門琴里調,牛山凝眺不勝哀。
一鷺翩翩傍釣磯,隔汀群鷺已知機。空將辛苦供群吻,畢竟貪魚罪有歸。
山僧藜藿腸,采拾窮野味。靈芽漆園種,新摘帶雨氣。鹽蒸嫩綠愁,日曝微紺瘁。裹紙聊扼許,珍重不多遺。仍傳所食法,且囑要精試。兼烹必雙井,水亦惠山二。及云性益壽,甫與昌陽比。香甘流齒頰,食過發吁嚱。山僧苦薄相,折此八千計。本昧吾儒言,方長仁者忌。
故園回首但斜陽,所至奔波避賊忙。天下何曾有定處,越南燕北是中央。
山人多幽姿,棲息宜云壑。生平沮溺流,矢與求羊約。索居賴琴書,戰勝甘藜藿。心跡兩無疑,百年任苦樂。
絳節朱幡縹緲間,縱非天漢不塵寰。平超五岳王公位,肯數三峨伯仲山。千嶂霧深銀作海,九霄云凈玉為關。空馀沆瀣零仙掌,消渴相如可再攀。
畢竟春歸留不住。一夜西風,木落紛如許。鵲踏枝頭傳喜語。現成一出風箏誤。浪道中秋逢二度。月暗云濃,難覓催妝句。問訊新朋和舊侶。人生可有芳菲路。
碧云千仞紫陽山,都在東風化雨間。細與陽春同霢霂,岸花汀柳亦斑斑。
孝肅原非怎樣紅,奈何千古少剛忠。故將百部鋤奸戲,掃入先生夾袋中。
海山仙子玉肌肥,故著輕綃紫霧衣。猶記紅塵飛騎去,昭陽宮里媚晴暉。
冰紈光映素手。竹簟醒殘酒。滿院梅風起,疏云薄、斜陽漏。蘭棹歸去后,詩人瘦。夢繞瀟湘柳。屢回首。開簾傍晚,煙中微見青岫。滄浪遠興,為問白鶴知否。十里平湖縱望久。涼透。江蓮香度疏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