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物詩 其二
萬人如海浩無邊,
身作飄飖不系船。
相守百年都是夢,
偶同一飯莫非緣。
萬人如海浩無邊,
身作飄飖不系船。
相守百年都是夢,
偶同一飯莫非緣。
茫茫人海浩瀚無邊,我就像那隨風飄蕩、沒有系纜繩的船。與他人相守百年到頭來不過是一場夢,偶然在一起吃一頓飯也都是緣分。
飄飖(yáo):飄蕩、飛揚的樣子。
不系船:沒有系纜繩的船,比喻自由自在、漂泊不定。
由于缺乏具體信息,推測此詩創作時詩人可能經歷了人生的起伏,對世間的聚散離合有了深刻感悟,從而以詩表達對人生的思考。
這首詩主旨是對人生的虛幻和緣分的感慨。其特點是語言質樸卻富含哲理。在文學上雖可能未產生廣泛影響,但體現了詩人對人生獨特的思考。
軍書羽騎曉紛紛,
兵起清河一日聞。
多少衣冠盡涂地,
憑高依約見妖氛。
質比后凋松,特稟凌寒操。
淬勵冰霜臉自丹,喜得迎陽到。
間向野塘開,引出山花鬧。
筆挾東風與播芳,齊唱春光好。
人生有至性,匹夫而圣賢。既非空桑子,胡為薄所天。妻子中多戀,利祿外相牽。曾閔不復作,何人風后先。
炎漢運中落,新莽恣闇干。潢池縱橫起,四海紛戈鋋。爰有蔡孝子,隱居不求官。汝南越鄉井,行乞許西偏。
采椹桑樹下,辨其甜與酸。佳者留奉母,此情真可憐。以茲感群盜,赤眉洗清漣。歷代修禋祀,懿行豐碑鐫。
多少錘鼎味,不如藿藜餐。嘆息高祠下,卓哉千古傳。
青青澗上松,郁郁澗底柏。
松森上曾云,柏局抱幽石。
偃植雖不同,臭味乃相得。
千霜與百雪,偶立眾芳側。
眾芳豈不好,歲晏掃無跡。
廣廈罩群木,萬牛挽山澤。
松材可世用,攀援入王國。
草木豈有情,亦復念離析。
君看此翠柏,錯莫無顏色。
孤陰愁月夜,獨籟怨風夕。
蒼官何當歸,相望長相憶。
側帽東風,輕橈剪斷朝來雨。
去年客路。愁聽車鈴語。
黛色臨平,影作眉痕聚。
春如許。玉人心緒。恐被眉痕誤。
天書稠疊此山亭,
往事猶傳翠輦經。
莫倚危欄頻北望,
十三陵樹幾曾青?
策蹇凌霜坂,風高木葉乾。
空山秋易老,絕塞氣先寒。
肅肅車徒靜,迢迢鼓角殘。
幸依仙仗近,行路敢云難。
馬度青門楊柳垂。此去倍堪思。
旗亭炙酒喚紅兒。教唱衍波詞。
鸚武客。舊裁詩。竹西歌吹休遲。
東方割肉細君知。芙蓉遠黛照春瓷。
回首紅橋渡,瀝酒對君時。
性愛樽中酒不空,
疏狂厭哭阮途窮。
留賓不計床頭物,
大有陳遵投轄風。
萬斛精神一握身,清吭宛轉欲飛塵。
雞才唱后便知曉,燕未來前先得春。
驚覺海棠休苦睡,提醒楊柳莫空顰。
最憐吉語能相報,麥熟同為鼓腹人。
古人一期恁么道,
白玉無瑕卻有瑕。
路途之樂,
終不到家。
聽雨侵階竹,歸艎入檻荷。天晴龜曝背,人靜鳥吟柯。挾冊弟兄對,煮茶賓客過。居閒在此樂,余乃事奔波。
今代河南客,當年吏部孫。青氈馀翰墨,白發念田園。邂逅成相識,飄零忍重論。三王如見問,寄謝勿辭煩。
白頭交誼豈應疏,歲歲傳書問遂初。憐汝霧藏南谷豹,何時風起北溟魚?廿年宦拙甘棲遁,三徑花深自掃除。牢落閒門惟鳥雀,倚樓遙待呂安車。
登高匹練望吳門,猶有知心數子存。老去長懸懷友夢,病馀慚未報君恩。胡塵東北將侵震,王氣西南莫向坤。湖海元龍饒俠骨,上書曾著幾千言。
劍眉山鼻戟如須,生面麒麟可即圖。
渭水師臣為后輩,金城老將作前驅。
掃清君側誠難事,恢復遼陽豈廟謨。
當享何煩三嘆所,秋風吾已穩菰蘆。
夜淚闇銷明月幌,
春腸遙斷牡丹庭。
人間此病治無藥,
唯有楞伽四卷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