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叢臺
趙王胡服定中山,自筑層臺縹緲間。
事往尚馀殘碣在,春來惟伴落花閒。
骎骎古陌青驪遠,累累空原綠樹還。
試向漳河一回首,祇今東去幾時還。
趙王胡服定中山,自筑層臺縹緲間。
事往尚馀殘碣在,春來惟伴落花閒。
骎骎古陌青驪遠,累累空原綠樹還。
試向漳河一回首,祇今東去幾時還。
趙王推行胡服騎射之策,奠定了中山之地,親自修筑的叢臺高聳入云,仿佛在縹緲的仙境之間。往事已過,如今只剩下殘破的石碑,春天到來,只有落花相伴。駿馬在古老的道路上疾馳遠去,空曠的原野上,綠樹成蔭。試著朝著漳河回首眺望,那河水向東流去,不知何時才能回流。
胡服:指戰(zhàn)國時趙武靈王為了國家的強大,推行“胡服”、教練“騎射”的政策。
中山:古國名,在今河北定州一帶,后被趙國所滅。
層臺:指叢臺,在今河北邯鄲市內(nèi),相傳為趙武靈王所筑。
骎骎(qīn qīn):馬跑得很快的樣子,這里形容時光流逝。
青驪:青黑色的馬。
漳河:水名,在今河北、河南兩省邊境。
此詩創(chuàng)作背景可能是詩人游覽叢臺時,面對曾經(jīng)見證趙國輝煌的叢臺如今的破敗景象,結(jié)合歷史上趙武靈王推行胡服騎射使趙國強大等事跡,有感而發(fā)。當時或許社會處于相對和平但也歷經(jīng)朝代更迭,詩人由此引發(fā)對歷史興衰的思考。
這首詩主旨是感慨歷史興衰。其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以景襯情,將歷史的滄桑感融入到自然景象之中。在文學史上雖不一定有重大影響,但展現(xiàn)了詩人對歷史的深刻思考和獨特的情感表達。
歸舟浪花白,行旅鬢毛蒼。天上君恩厚,江邊客思長。鷗迎回渚集,雁逐斷云翔。山黑猶含霧,林紅已被霜。雨懷辭白下,風憶過青陽。酒盡歡寧極,詩新興未央。茲行須紀勝,后會莫相忘。
為愛髯張亦癡絕,簿領塵埃多強顏。何如膝上王文度,轉(zhuǎn)憶江南庾子山。綠樹四鄰懸榻在,青溪千仞荷鋤還。風流耆舊凋零盡,莫怪參軍語帶蠻。
聞道玄成多相澤,箕裘四世業(yè)逾新。名家自產(chǎn)諸龍種,后乘寧驂八駿塵。談以縱橫銷燭短,身經(jīng)貧賤識情親。年來萬事捐都盡,獨有時名未謝人。
每憂吳會太繁雄,虜騎憑陵掌股中。若到新經(jīng)兵火地,莫將有限悼無窮。
浮云在空碧,來往議陰晴。荷雨灑衣濕,蘋風吹袖清。鵲聲喧日出,鷗性狎波平。山色不言語,喚醒三日酲。
昔爾先君子,卓犖有清識。芳懷薄蘭茝,高誼重金石。賦命何蹇屯,乃為屢空迫。一官在庠序,老大亦無益。今春我西來,相見敘疇昔。共游西湖濱,竟日隨杖策。曉云楚山青,夜月吳水白。重來今始秋,乃有死生隔。子幸繼高風,深慰我凄惻。云胡談論間,亦復嘆窮塞。懷哉騏驥姿,萬里汗方赤。終當踏康衢,未必困銜勒。愿子加自脩,文業(yè)嗣前德。
海門潮不至,昱嶺掩空關。龍隨白雁去,何時復南還。蕭蕭禁中樹,盡為樵牧攀。
輸稅地全無菽麥,入城人半是漁樵。度暑田夫作竹衫。
霧后飛來滿太空,巧將輕片舞條風。六花烹作六安水,瑞氣都留玉盞中。
今朝廬舍昨園田,人海洪波漫四延。耕地若非天上辟,來時真恐斷炊煙。
窮年厭喧囂,今晨愜游衍。豈伊清曠懷,直為朋知展。指涂陽已升,入谷光未顯。涉流既百折,尋山亦千轉(zhuǎn)。停策樹頻倚,攀林芳屢搴。路夷始出幽,山暝復凌緬。佛廬既棲薄,僧榻聊息偃。地僻心自怡,俗遠慮乃遣。明發(fā)有佳趣,勝處將歷踐。
處處言離亂,紛紛覓隱居。山林增氣象,城郭轉(zhuǎn)空虛。俠客思騎虎,溪翁只釣魚。諸生已星散,那得論詩書。
見知如實本無偏,一念癡生十二緣。從此彭殤齊不得,蘭亭禊帖漫流傳。
材官十萬凈蛟涎,賦客三千侍草玄。劍拂蒼龍淮海上,帆飛青雀潞河前。中郎論豈當年秘,太史書寧百代傳。妒殺南樓弦管夜,胡床相對月華圓。
冬里有春一味清,不因風雪不知名。問渠知己有誰在,月在天心人在庭。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