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陵紀役
天伣徽音在,龍飛故劍亡。兩宮儀裴亹,七萃淚淋浪。郁律川原勢,低徊葆吹長。東行三百里,何處白云鄉。
帝子華年小,初弦寶月沈。端嫻三肅禮,憫動六宮深。徒殯飛秋雪,迎神下彩禽。松楸依在咫,慈孝萬年心。
閤事疏朝請,君恩許看山。日銜宿星去,神拂鳳皇還。望眼將連海,詩聲欲過關。云旗風馬隊,旬日夢魂間。
天伣徽音在,龍飛故劍亡。兩宮儀裴亹,七萃淚淋浪。郁律川原勢,低徊葆吹長。東行三百里,何處白云鄉。
帝子華年小,初弦寶月沈。端嫻三肅禮,憫動六宮深。徒殯飛秋雪,迎神下彩禽。松楸依在咫,慈孝萬年心。
閤事疏朝請,君恩許看山。日銜宿星去,神拂鳳皇還。望眼將連海,詩聲欲過關。云旗風馬隊,旬日夢魂間。
皇后美好的聲譽還在,皇帝卻已駕崩。兩宮禮儀莊嚴肅穆,禁衛軍士兵淚水流淌。山川地勢雄渾,儀仗的音樂聲悠長。向東行走三百里,哪里才是仙人居住的地方呢?公主年紀尚小,如月初弦月般消逝。她端莊嫻雅行三肅之禮,讓六宮之人深感憐憫。靈柩暫放迎來秋雪紛飛,迎神儀式中有彩禽降臨。松柏就在近旁,彰顯著萬年不變的慈孝之心。后宮之事使朝見稀疏,皇帝恩準能去看山。太陽帶著宿星離去,神靈乘鳳凰歸來。遠望之景似與海相連,吟詩之聲仿佛要越過邊關。如云的旗幟和如風的馬隊,多日來都在夢魂之中。
天伣(qiàn):指帝王的容顏,這里可引申為皇帝?;找簦好雷u。
龍飛:比喻帝王去世。故劍:指舊妻,這里可理解為皇帝的原配等。
裴亹(wěi):形容儀容舉止莊嚴美好。
七萃:指禁衛軍。
郁律:山勢雄偉的樣子。
葆吹:指儀仗中的鼓吹樂。
白云鄉:指仙鄉。
帝子:指公主。
初弦:農歷每月初七、初八的月亮。
三肅禮:一種禮儀。
徒殯:靈柩暫放。
松楸:指墓地的樹木。
閤事:后宮之事。朝請:朝見。
云旗風馬隊:形容儀仗隊伍壯觀。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確切知曉。從詩的內容推測,可能創作于某位帝王去世之后,涉及到相關的喪葬、祭祀等儀式,可能是作者親身經歷或見證這些場景后有感而發,詩中既有對皇家事務的描寫,也有對人物命運的關注。
這首詩主旨圍繞帝王去世及相關儀式、人物命運展開,展現了皇家的莊重與哀傷。其突出特點是語言典雅、意境深沉,運用多種意象和表現手法來傳達情感。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有廣泛影響力,但對于研究當時的皇家禮儀、社會文化等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此夜一輪滿,騷情不奈秋。月非人可掃,人與月俱愁。素魄憑誰問,寒光為底留。擬隨風葉去,還似雪花浮。竹影搖仍在,波明散未收。嫦娥如戲我,移照讀書樓。
皓色一輪滿,吟看獨倚樓。伊誰能掃月,使我不悲秋。處處寒光共,娟娟素魄浮。竹知空弄影,帚豈解驅愁。露重應徒灑,云行卻暫收。誰疑門外雪,謾欲課蒼頭。
一篇鄉黨盡威儀,
夫子尋常豈自知。
若使區區故如此,
其勞終亦不勝為。
上界回看縹緲間,
白云深鎖洞門閒。
清緣自笑吾真淺,
強為塵緣又出山。
勸汝一杯,關山迢遞,我馬崔隤。想玉堂金馬,曾同富貴,竹籬茅舍,也共塵埃。事過眼前,老來頭上,卿不見吾白發哉。故園好、更彩衣稱壽,何日同回。
天涯勸我寬懷。欠酒債、拔卿金雀釵。笑孔肩薄首,夫人書法,嵇心羊體,仙子琴才。道韞家聲,黔婁夫婿,此怨休將造化埋。六如偈,棒打開夢幻,新拜如來。
二月十五,瞿曇滅度。
文殊頓足普賢悲,外道拊掌波旬舞。
甜瓜徹蒂甜,苦瓠連根苦。
聚居小市辟荒陬,樹繞前街萬綠稠。
社酒醉紅田父面,桐花簪白女兒頭。
但從云水深邊住,不解兵戈大地愁。
此即桃源當日景,武陵何用泛扁舟。
彼蒼何忍濫相吞?
一夕生靈慟覆盆。
百里頹垣聲慘淡,
五更殘月影蒙昏。
多災國已傾全力,
未死人皆是幸存。
屏外幾回揩淚眼,
難民堆里認胡溫。
聞道青年會,
惟君最擅場。
我來尋后起,
爾竟作先殤!
孤露偏多難,
聰明總不祥。
無聊搔白首,
天道若茫茫!
門無賓客愧朋儕,冷淡何人諒此懷。
隨意作詩無唱和,等閒沽酒不安排。
每扶短杖行方穩,欲泛扁舟計未諧。
訪得廬山與彭蠡,不論晴日雜陰霾。
少岷清瘦近如何,云樹相思病轉多。
別后詩篇今幾帙,秋來風雨憶重過。
青春已負前年約,明月應憐此夜歌。
生事茫茫各萍梗,幾回搔首嘆蹉跎。
海尾江頭各自還,
車音繞郭覓溪灣。
倚墻花盡蜂猶戀,
隔院苔寒鼠亦閑。
放棹已迷桃葉渡,
讀書疑對敬亭山。
尊前老宿違摩腹,
唾落零晴斷雨間。
宮墻高大羨南雍,
何幸來游負笈從。
秋水芙蓉齊秀出,
春城桃李盡芳濃。
月斜正聽堂前鼓,
日暮無聞飯后鐘。
自笑不才逢際遇,
朗吟聊破寂寥中。
三年蔬水如君少,
一片天然孝子心。
昨夜三山明月滿,
不知甘露灑幽林。
宿云留暝色,細雨逼殘春。
芳樹看紅濕,垂楊亦翠顰。
高風吹燕翼,定水漲魚鱗。
漸恐年華改,桃源憶晉人。
空谷何曾出,深林但隱棲。
采樵探古穴,把釣傍清溪。
云氣侵衣重,山容入戶低。
只緣忘世事,不是慕夷齊。